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外賀卡叫什麼

國外賀卡叫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4:21:18

國外賀卡叫什麼?新華社舊金山2月20日電 記者手記:傳情達意,曆久彌新——美國的賀卡文化,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國外賀卡叫什麼?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國外賀卡叫什麼(記者手記傳情達意)1

國外賀卡叫什麼

新華社舊金山2月20日電 記者手記:傳情達意,曆久彌新——美國的賀卡文化

新華社記者吳曉淩

在中國,近年來微信拜年日益流行,賀卡顯然已經過時。但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人們仍喜歡用賀卡互緻問候和祝福。

僅在剛過去的情人節,美國人就送出了1.45億張賀卡。在美國,賀卡和生活緊密相關,每年銷量達65億張。除了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這些重要節日的賀卡外,日常主題賀卡占到了一半以上。

美國賀卡的範圍很廣,稱作心意卡更為貼切。友人考取駕照、買輛新車、旅遊、搬遷、結婚、生子、升學、畢業、跳槽、退休、生病、亡故……生活中大小事基本都能找到合适的卡片表達心意。有的賀卡甚至沒有理由,就寫着:“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送這張卡片,就是想發給你。”

美國賀卡的分類極為精細。比如生日賀卡作為一個大類,有的不分年齡可以通用,但更多的則印着固定的生日年齡,從嬰兒到100歲壽星,特别是逢五逢十,都能對應找到合适的賀卡和祝詞。

卡片按所送對象不同更是分門别類,周全到極緻,拿送父母的賀卡為例,就分為親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教父母,甚至還有專送同性“父母”的賀卡。

卡片的内容也包羅萬象,就拿安慰人來講,文字風格或深情隽永:“給自己一些時間,就連太陽也有落山的時候”、“如果你力氣用完了,我這裡還有”;或正式莊重:“生活并不公平,不是你的錯,不該你受過!”;或诙諧幽默:“生活光明,生活灰暗,解決之道,吃袋薯片”、“想來想去,我隻能用比你過得更糟來安慰你”……必有一款适合消費者。被服務得如此周到,送卡人唯一需要做的大概隻剩簽名了。

一名業内人士解釋說:很多場合,人們言不由衷。很多時候,不知如何表達。即使知道,也可能難以啟齒。美國賀卡如此體貼備至,并不是為了迎合懶得書寫祝福的送卡人,而是希望讓卡片替人們說出最想說的話。

占美國賀卡市場份額四分之一的美國禮品公司最近推出的系列視頻廣告主題就是:用賀卡傳情達意。

年初,舊金山灣區米爾布雷的居民發現,小城唯一一家賀曼公司賀卡連鎖店貼出店主退休、關門甩賣的通知。那幾天,人們在店裡都會和店員聊上幾句,表達不舍,說些安慰的話,有人還為即将失業的店員介紹新工作,一名顧客甚至買了一張退休卡,希望店員轉交給店主。店員告訴記者,這家店鋪經營了10多年,帶給小城居民很多美好回憶。

賀曼公司占美國賀卡市場51%的份額。公司首席營銷官林賽·羅伊在情人節前接受采訪時說,受互聯網影響,“賀卡零售業面臨沖擊,需要順應時勢做出改變”。壞消息是,人們越來越多轉到網上購買和定制個性化賀卡;好消息是,人們仍然對紙質賀卡情有獨鐘,對電子賀卡不太“感冒”。

舊金山不久前舉辦過一場展賣老照片、明信片、畫報的“故紙”集市。在一張1918年的情人節卡片上,一名在歐洲作戰的美國海軍士兵讀信的圖片旁寫着:“德國人不會在意這張紙,但我在意,因為來自你。”百年前的話語依然動人。

賀卡的曆史要比100年久遠得多。美國賀卡協會官網介紹說,賀卡起源于中國古代新年送帖問候的傳統,現在成為全世界人們傳達情感的重要方式。美國家庭平均每年要購買30張賀卡,賀卡産業甚至沒有受到曆次經濟蕭條的影響。

在“隻擁抱創新”的矽谷,在“新新人類”中間,賀卡所代表的傳統價值也被珍視。一項調查結果出乎意料,伴随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千禧一代美國青年反而比長輩們更加接受紙質的賀卡。雖然習慣了使用短信和社交媒體溝通,對聊天軟件樂此不疲,但年輕人也更願意用紙張的質感來承載真摯的情感。現在,學生邀請同學去家裡做客時,不僅會遞上一張邀請卡,還會附帶一張感謝卡:“謝謝你能接受我的邀請。”

林賽·羅伊說,時代變遷,載體和形式無論怎樣變化,賀卡連接彼此經曆與記憶、心情與心意的内核未變。那些動人的生活日常,通過賀卡得以珍藏,經過時間的釀造,曆久彌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