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發現沒有?近兩年來,馬路上的新能源車一下子多起來了。據乘聯會統計,中國新能源車去年的市場滲透率為14.8%,這個數字今年很有可能會達到25%。而在我生活的上海,限牌政策導緻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比全國平均值還要高出許多。據我的不完全觀察,滬上的馬路除去各式綠牌網約車,新能源品類中的熱銷車型,比如特斯拉Model 3/ Model Y、蔚來ES6/EC6、理想ONE、小鵬P7以及比亞迪漢/秦/宋等等已是随處可見。有媒體統計,上海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今年上半年已經高達42.44%。難怪高架上放眼望去,幾乎一半都是綠牌。
新能源車保有量越來越大,有前瞻眼光和技術實力的輪胎品牌當然不會錯過好機會。近期,德國馬牌就在海南舉行了旗下新能源汽車輪胎eContact的上市發布會,老缪也有幸應邀去感受了一次圍繞eContact的沉浸式自駕體驗。
此次自駕車輛清一色為特斯拉Model 3,所配輪胎當然是本次活動的主角——eContact新能源輪胎。
換上新輪胎,世界安靜多了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安靜。開過電動車的朋友都知道,由于沒有了發動機機械振動産生的噪音,電動車的胎噪和風噪比燃油車更容易被感知到,所以電動車對輪胎靜音水平的要求是更高的。
eContact除了在胎面上做文章,比如隔斷式降噪器和細針花紋設計,部分型号的eContac輪胎内部還加裝了特别的聚氨酯泡沫隔層,從而進一步消除輪胎空腔噪音。而我開毛豆3的實際感受是,無論是在酒店内的低速蠕行,包括市區的中速行駛,還是在高速公路上急馳,eContact的安靜真的是始終如一。
此外,靈感來自高爾夫球的空氣動力學胎側設計也是這款eContact的特别創新之處,其基本原理是表面覆蓋有圓形凹坑的高爾夫球可以比光滑圓球飛行更遠的距離。因此,eContact胎側部分那些圓形凹坑并非單純為了美觀,其更大的作用是降低輪胎滾動時受到的空氣阻力,從而有助于延長續航。
濕地性能優秀,不打滑,刹得住第二個主觀感受便是濕地性能優秀。海南7月的天氣可以說是變幻莫測,往往前一秒還是睛空萬裡,後一秒可能就是傾盆大雨。濕滑路面對于電動車來說有兩大挑戰:一、由于電機發力特性跟發動機不同,電動車的起始瞬時扭矩比油車大得多,那麼急加速時輪胎會不會打滑?二、由于電池自重的原因,電動車普遍比燃油車更重,在摩擦力更小的濕地上能不能刹得住?
事實證明,德國馬牌在濕地穩定操控方面的表現向來是可以信賴的。eContact輪胎采用非對稱肋條設計,搭配刀刃式導流槽與斜面倒角設計,可以迅速排水,防止輪胎水滑,并帶來優異平穩的幹濕地制動。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相比對照組輪胎,eContact在80公裡/小時的時速下能将濕地制動距離縮短10.5米。
全系标配ContiSeal自修補,自駕旅行無懼紮釘據統計,國内在售的新能源新車當中有9成以上都不配備胎。為什麼不配備胎呢?我個人猜測主要兩個原因,一是減輕重量有利于提升續航;二是原先放備胎的地方可能被電池或者電機占據了。那麼問題就來了,新能源車的輪胎紮釘漏氣了怎麼辦?
針對大多數新能源車不配備胎的情況,德國馬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為eContact輪胎全系标配自家的黑科技——ContiSeal自修補技術。自修補的原理很簡單,大家注意看圖中的那一層黑膠,這是一層高粘性的密封塗料層,手摸上去感覺粘糊糊的。當直徑小于等于5毫米的釘子或異物紮入輪胎,密封塗料就會自動滲入縫隙,從而達到修補效果。紮釘後如果我把釘子拔了會怎樣?密封塗料會瞬間對缺口進行填充,因此同樣不會漏氣。事實上,如果你不仔細看,幾乎看不出被釘子紮過的孔洞在哪裡。
注意5毫米這個數字,它意味着,除了特别粗壯的螺絲或者異物,ContiSeal足以應付路面上的絕大部分紮胎風險。相比缺氣保用輪胎,即俗稱的防爆胎,ContiSeal自修補輪胎有兩個優點,一、不會因為要加強胎壁而犧牲舒适性;二、紮釘後的行駛性能跟正常輪胎一樣,不必像防爆胎那樣将時速控制在80公裡/小時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ContiSeal自修補輪胎被紮釘後,車主大概率是沒有感覺,而且可能也不會有胎壓報警,因此為了規避潛在風險,建議車主養成定期檢查輪胎的好習慣,如果發現紮釘情況,應該盡早到專業輪胎店做相應的處理。
說了這麼多,eContact的尺寸規格和适配車型有哪些?大家看這張圖一目了然。我在德國馬牌小程序上查了一下,目前eContact系列僅有一款235/55 R19的規格,售價為1149元/條。根據我的了解,德國馬牌預計每個月上市1-2個型号,所有規格全部上市預計要到明年2季度。
汽車電動化的大潮已是勢不可擋,看這情形,不光各家主機廠在卷,接下來輪胎廠商也要卷起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