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08:14:47

2018-10-11 11:3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周升蓉 特約記者 沈維君 編輯 陳嘉男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諸暨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1

上世紀80年代,人們的出行方式主要是步行或是騎自行車。記者 楊迪爾 攝

從自行車出行到轎車普及,從排長隊乘公交車到手機一點叫到網約車,從咣當咣當的綠皮火車到風馳電掣的動車……改革開放40年來,與全國各地一樣,諸暨市民的出行方式有了巨大進步。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諸暨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2

五洩鎮西皇村村民楊新偉今年49歲,是一個個體經商戶。他年輕時,在一家企業做電焊工,騎着自行車上班。“1992年,家裡買了輛鈴木王摩托車,速度比自行車快多了,那叫一個潇灑!”楊新偉說。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諸暨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3

2000年,楊新偉家買了一輛大衆桑塔納。“那時桑塔納算是最好的轎車了,一般結婚的婚車都是用的面包車。”翻着有些發黃的相冊,楊新偉回憶道。

随着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市民像楊新偉家一樣,告别了自行車和摩托車,将私家轎車作為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諸暨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4

記者 郭斌 攝

2016年12月8日,往返于諸暨和杭州的“西施号”通勤列車開通。“西施号”早晚各兩趟,每車次可乘坐1020人左右。諸暨至杭州東均為24分鐘,杭州東至諸暨為25分鐘。“西施号”的開通,給在兩地就業、創業的市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杭州一家設計公司上班的諸暨姑娘陳曉,平時租住在公司附近的小區,自從“西施号”開通後,回家更方便了。她說:“周一早上坐通勤班次上班也來得及,能在家度過一個完整的周末真是太棒了!”

從11月開始,陳曉往返諸暨和杭州将增加一個選擇。諸暨至濱江(杭州)城際公交預計11月1日正式投運,每天20個班次往返諸暨和杭州。這是繼杭州至店口城際公交開通後的又一條新線路,溝通了諸暨城區、城西和蕭山、濱江,實現了與杭州地鐵線路的無縫銜接,加快了諸暨“與杭同城”的步伐。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諸暨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5

低碳達人俞衛民騎着公共自行車上下班。記者 周升蓉 攝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諸暨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6

2017年8月,市區新增6條公交線串聯行政服務和商場超市,并投運54輛高檔新能源公交車。記者 駱少華 攝

這幾年,“保護環境,低碳出行”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公交車和公共自行車成為減少碳排放、綠色出行的新寵,成為越來越多市民出行的工具。俞衛民就是這樣一位低碳達人,他每天上下班都是騎公共自行車。目前,全市有210條公交線路,150個公共自行車服務站點、3000輛公共自行車。

交通出行方式的改變,是道路、橋梁、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帶來的。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諸暨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7

上世紀90年代初的茅渚埠橋。(資料圖片)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諸暨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8

2018年10月8日傍晚,茅渚埠橋,私家車與電動車有序通行。記者 周升蓉 攝

過去,城區隻有一座太平橋,如今,十橋飛架浣江。暨陽街道袁家村村民蔣永春今年59歲,他說,上世紀80年代,茅渚埠橋是城北方向通往市區的重要橋梁,橋很狹窄,過橋的時候,經常需要推着自行車才能走。1994年4月,新茅渚埠橋通車,開車都很方便。現在,這座橋又有點擁堵了,聽說要改造,希望能夠為我們老百姓出行帶來更多便利。

2004年8月起,我市實施鐵路改線移站及配套設施等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同時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啟動中心城區、六大組群間的快速通道建設,完成十二都至店口公路工程,實施楓橋至店口快速通道建設,構建市域“半小時交通圈”。現在,全市絕大部分鎮鄉開車到市區都不出半個小時。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諸暨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9

上世紀80年代的紹大線。(資料照片)

慶祝改革開放40年鏡頭(諸暨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10

寬闊美麗的紹大線。 記者 駱少華 攝

今年1月1日淩晨,紹諸高速公路諸暨延伸線正式通車。由于諸永高速與杭金衢高速于2005年就在諸暨直埠樞紐相連,所以紹諸高速公路諸暨延伸線的開通,在諸暨境内形成了一道76公裡的蝶形繞城線,這意味着諸暨成為全國首個擁有繞城高速的縣級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