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孔子對因材施教的體會

孔子對因材施教的體會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5-16 02:37:57

幾千年來,教育的知識和工具一直在疊代翻新,但教育思想卻似乎一直保持着恒久不衰甚至曆久彌新的價值和魅力。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今天的我們就能更好地從被尊為“萬世師表”的孔子這裡受益。

作為傳統中國教育的圖騰級人物,孔子的教育思想早已融化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裡。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提倡個性化教學、以學為本、學主教從的今天,更具有老樹綻新花的豐富内涵。

孔子對因材施教的體會(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1

1、何為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教育者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體差異、具體情境(包括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出發,進行有差别的、針對性的教育。因材施教有時側重發揮學生的長處,有時側重于彌補學生的短處。

孔子認為人與人之間是“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說,在大的人性方面,人與人的差别是很小的,之所以後天差别巨大,主要是由後天的習俗懸殊造成的。

那麼塑造習俗的根本力量又是什麼呢?一次,弟子冉有問一個國家溫飽解決後該做什麼,孔子回答:“教之”。目睹社會“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夫子憂從中來,而他改變這種症狀的途徑除了從政就是收徒講學。即使進入仕途,主宰一方,他心心念念的也是怎樣施行仁政,教化蒼生,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他對教育改變社會的推崇。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的隐含前提,實際上是認為隻要教育得當,每個人都有成聖成才的潛質。這個教育理念,用孔子的話說就是“有教無類”。這在那時的教育界是很前衛的;即使在今天,也毫不過時。

當時社會盛行的是“學在官府”,這意味着如果你不是官家子弟(像我這種寒門子弟),受教育的大門基本就向你關閉了。而孔子收學生不分貴賤,不看地位,不分種族,不分國界,所有人隻要給一定的“師禮”都可以來聽他講課,比如,他的學生,來自貴族階層的有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等;出身闾巷人家的有顔回、曾參、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以國别而論,來自魯國的有顔淵、冉求,衛國有子夏、子貢,宋國的有司馬耕,吳國的有子遊,楚國的有公孫龍等;以天資而論,天生魯鈍而成大器的學生有高柴和曾參等。弟子們的背景如此複雜,夫子還高舉“有教無類”的旗幟,着實是一大創舉。而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具體的落地途徑就是“因材施教”。

孔子對因材施教的體會(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2

2、夫子如何“因材施教”?

  • ⑴一樣的問題,不一樣的回答

孔子善于因材施教的一大體現就在于,面對不同弟子的同一個問題,給出的回答都是有差别的。之所以有這種差别,是因為夫子夫子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充分考慮到了弟子的實際情況。

同樣問“聞斯行諸?(意為:有意義的事,明白以後應該立刻行動麼?)”,孔子對子路說“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對冉有則說“聞斯行之(意為:有意義的事,明白以後應該立刻行動麼?)”。見此。弟子公西華糊塗了,問孔子:“先生說有父兄在,不能沖動;冉有來問,先生卻說不能猶豫。這是什麼意思?”

孔子回答:“冉有懦弱小心,所以要激勵他的勇氣。子路勇猛冒進,所以我讓他謙退。”

短短一兩句話,孔子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兩個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并給予了不同的指導,不愧是因材施教的高手。

再如弟子們問仁,孔子對顔淵說“克己複禮為仁”,對樊遲說“愛人”,對司馬牛說“其言也認”,對仲弓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子張說“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于天下為仁矣”,對子貢則說“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回答雖然不一樣,但都是針對弟子的疑惑而回應,可見聖人之教,随材而教,活潑潑,不死守教條。

即使是同一個學生,不同的時段或場合,夫子也會有不一樣的點撥。比如樊遲問仁,夫子除了說“愛人”外,在有記載的另外兩個地方又有不同回答,一次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另一次是“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子弟問政、問孝,夫子也從學生實情出發,問同答非,卻是“對症下藥”,活像一位包治百病的老中醫。

  • ⑵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培養方向

除了問同答異,孔子因材施教的另一大體現是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培養。

孔子的教育分為德行、言語、政事和文學四科,身邊的弟子都可以學習,但夫子并不要求弟子門門精通,而是各有側重。如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等弟子以德行著稱;宰我、子貢等弟子以擅長辭令享譽四方;冉有、季路等弟子精通政事;子遊、子夏等弟子則以文采聞名遐迩;……總之,在夫子的門下,學生們一方面共同進德修業,一方面又各學所長,這與夫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實踐是分不開的。

孔子有位熊學生叫宰予,個性很張揚,愛問問題問得夫子很頭疼。比如他當堂發問:"有個人掉進井裡了,另一個人看見了,他是救人還是不救人好。救人他自己會死,不救會被人說見死不救。怎麼辦?"孔子聽了很不高興地回答:"為什麼要跳下去救人呢,他可以在井邊救人,但不能盲目跳下去,人可以被欺騙,但不可以被無理愚弄。"大概,夫子是覺得自己被這熊學生給“愚弄”了才說這一番話。如果說宰予愛問是情有可原,理所應當,該上課時在家睡大覺,那就太不把老師當回事兒了。難怪一向脾氣溫和的孔子大罵宰予“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朽也”。但就是這樣一位曾讓夫子氣急敗壞的學生,最後他的宗門地位卻為“孔門十哲”“言語”科之首,可見夫子對熊學生,生氣歸生氣,完了還是會因材施教,悉心栽培的 。

孔子對因材施教的體會(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3

  • ⑶因材施教,把握好度

孔子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教育弟子,都非常注重中庸,也就是說,他注重凡事有度,力求恰到好處。當弟子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時,孔子說:"師也過,商也不及。"弟子再問"然則師愈與?"夫子就說"過猶不及”。

孔子教育弟子很講方法,其目的也是為了把握好教育的度,否則,過度教育或放任不管,都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子路是個很粗狂的人,不善彈琴。孔子就笑他說,“子路,你彈瑟還沒有入門呢!”這話傳到其他學生那裡,學生們就有點瞧不起子路了。孔子看到這種情景,就補充道:"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你看,這樣一方面肯定子路的水平,一方面又指出不足,可見他對學生感受的照顧既走心,又高水平。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是本着知人論世的中庸立場。這不同于“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自私圓滑,而是不露痕迹、春風化雨般地為對方着想。這種因材施教的做法,沒有極高的智慧境界,是不可能駕輕就熟的。

3、夫子為什麼能因材施教,培養衆多傑出弟子?

同為開宗立派的大師,老子雖為道家聖人,墨子雖為墨家宗主,韓非子雖為法家祖師,但他們親傳的有分量的弟子卻寥寥無幾,甚至就根本沒有弟子。當時與儒家并稱于世的墨家,在墨子去世後便漸漸寥落,而儒家在孔子去世後,仍有子夏、曾子、子貢等一幹弟子傳承儒門衣缽,夫子的教育之成功由此可見一斑。

孔門弟子三千,而能培養出影響時代的“七十二賢”人,不能不說是教育史上的一大成果(奇迹)。對比一些老師教學一輩子,卻一個有社會影響力的學生都培養不出,夫子的教學就更屬難能可貴。許多教育者可能會問,我們也想像夫子一樣因材施教,但沒有這個才華,怎麼辦?其實,在這方面,像夫子一樣努力和認真,也許都不用拼才華。

老師(管理者)要讓學生(員工)信服,一般而言,不外要做好四點:一是才學過硬,二是道德高尚;三是善于教學;四是關懷學生。對照這四點,我們可以發現,夫子每一條都對的上,而且每一條都做得像教科書一樣好。

  • 才學過硬

正所謂學高為師,夫子雖然不會炫耀自己有多博學,但如果他學識不高,又怎能讓他的“三千弟子”信服?這些弟子還不是一般的學生,他們中多的是從政、經商或學術方面的人才,所以不難揣測,能做他們的老師,起碼是那個時代的通才。照此而論,孔子倒是名副其實。包括禮樂射禦書數在内的“六藝”孔子都是當時的能手。

今天,雖然老師不必在所有方面都精通,但起碼要精通專業知識。作為老師,你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碗水。所以在這個強調“終身學習”的社會,不僅學生要努力學,老師也要不間斷地學。賢如孔子年過半百尚且還在“韋編三絕”鑽研《周易》,普通人怎能随便學學就能好呢!

除了學識,孔子的綜合素養(或者說智慧)更是他的學生所無法望其項背的。單就仁義而論,他承認不如顔回;就口才而論,他承認不如子貢;就勇敢而論,他承認不如子路;就莊重而論,他承認不如子張。為什麼弟子們還忠心耿耿地跟随他學習呢,夫子在《列子•仲尼》和《說苑•雜言》中這樣給對此充滿疑惑的子夏解釋:“顔回是很講仁義,但不太懂得變通;子貢呢,确實有很好的口才,可是往往又不夠謙虛;子路的勇敢是沒得說的,但他不懂得有時候需要退讓;子張雖說很注意莊重,但是他有些孤僻,跟人合不來。他們都各有自己的一些長處,但也有自己的短處啊!所以他們都願意再學習學習,來提高自己。”孔子能這樣指出學生各自的優缺點,并令他們由衷信服,可見其智慧之圓融,難怪顔回驚歎老師的學問與德行:“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雖欲從之,末由也矣。”(意為:對于老師的學問與道德,我擡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我努力鑽研,越鑽研越覺得不可窮盡。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後面。……雖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卻沒有前進的路徑了)

  • 道德高尚

孔子不是因為要教書育人才道德高尚,他本人一直就是名副其實的君子。如果他隻在學生面前才高尚,我們完全可以懷疑他隻是為了扮演好老師這一角色;如果他表裡不一、道貌岸然,我們可以說他是僞君子。但孔子教學的一大特色就是以身作則,率性而為。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君子坦蕩蕩;……孔子對弟子說這些話,既是在教育弟子,也是他自我修煉的結果。

哪怕在小孩子面前,夫子遇到無法回答的問題(如兩小兒辯日,樊遲問種地種菜之類的事),他也不會搪塞或不懂裝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夫子如此真誠的品德,當面對的是學生時尤其難得。

老師有才華,學生未必會喜歡;但老師若德高望重,學生就會打心裡敬重,哪怕學生的才能已經超越了老師。子貢是孔子最會經商的弟子,據說富可敵國,還做過魯、衛兩國的相國,當時許多人認為他的賢德已經超過了他的老師。但他卻說:“能得夫子之門而入的,也許很少吧。……他人的賢德,就好像丘陵一樣,還可以找到辦法逾越過去,而孔子,就像日月一樣,是找不到辦法去超越的。”

夫子的學生,無不感佩于老師德行;即使一時有疑,最終也會為之動容。《中庸》上說“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它的理想人格就以夫子為參照。

  • 善于教學

優秀的老師除了需要德才兼備,還必須循循善誘,否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就沒法落到學生身上。而在這方面,孔子則是庖丁解牛式的教育高手。他這些教學理念和方法,早已超越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個國家:

學不躐等,要注重循序漸進,下學而上達;

學而時習之,便可溫故而知新,告諸往而知來;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才能聞一知十;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要學思結合;

博學于文,約之以禮,要博學多聞,但不能散漫無節;

知行合一,學以緻用……

當然,教育這項事業,方法誠可貴,熱愛價更高。夫子一直“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恐怕這才是他能循循善誘的法寶。

孔子對因材施教的體會(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4

  • 關懷學生

古人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在孔子與其弟子身上可謂再明顯不過。在那兵荒馬亂、禮崩樂壞的年代,講學并不像現在這樣方便,但縱使颠沛流離、遊走諸侯國間,師徒間也總能從容中道、不離不棄。

當弟子顔回不幸早亡,孔夫子悲傷得連呼“噫!天喪予,天喪予”,有弟子勸慰他,他卻說:“我不為這樣的人悲傷,還為什麼人悲傷呢?”要知道,兩年前夫子兒子伯魚去世的時候,他也沒有哭得這樣傷心。

講到這裡,孔子能因材施教的原因似乎更明朗了。都說“知子莫若父”,孔子與弟子們朝夕相處,每日坐而論道,行而踐道,生活上彼此照顧,追求上志同道合。如此情同父子,理根一脈,就不難想見,學生的一舉一動、一思一慮,他都會看在眼裡,想在心裡,愛在善誘裡。或許,這才是因材施教的最上乘功夫。

​願天下教育者(管理者)深省。

作者舒生,非著名90後廢才,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蘇格拉底的信徒,王陽明思想研究學者,哲學教育終生推廣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