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殳,會意字,讀作shū。甲骨文大緻有兩種字形:①手持長柄橢圓頭的工具,橢圓頭中有包裹物,有的字形還畫出包裹繩,有的把包裹橢圓頭簡化為橢圓形;②手持中間相連背向彎曲的工具。金文字形合并了甲骨文的兩種字形且線條化。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殳。投和杸的初文。讀音來源于獵具投出時發出的聲音。本義投擲頂端拴有石球的木棍打獵。
在采集狩獵的石器時代,原始人最初是用手臂投擲石球襲擊獵物的。後來,因為人們發現,在使用木棍頂端有石球的獵具時,會抛得更遠,把獵物傷得更重,所以就很喜歡這種獵具,推而廣之。人們把木棍頂端有石球的獵具用符号記錄下來,演變成殳,這就是殳字來源。
這種石球,在距今約10萬年的丁村人文化遺址和距今約4萬年的許家窯文化遺址都有發現,最大的重1500克,最小的重100克。
這種木棍頂端拴石球的原始獵具,後來發展出了多種獵具甚至武器以及體育器材。直到今天,我國一些少數民族還用作獵具,如,蒙古族的“布魯”,納西族、普米族和彜族的飛石索,還有絆獸索。冷兵器時代的武器大錘,就是這種獵具演化來的。現代體育運動鍊球,可能源于飛石索。
從甲骨文的第二種字形看,可能是手持回旋镖,即飛去來器。
《說文解字》認為,“殳,以杸殊人(用杸打死人)也……從又幾聲。”本義和析形都不确切。
曾侯乙墓出土的殳,是兩種有長柄的青銅兵器,分為兩種:一種殳頭為帶有三棱尖刃的銅套,上有銘文自稱殳;另一種僅有銅套,墓中竹簡稱之為晉。殳的長柄為包裹竹皮的八棱木棍,即所謂積竹木柲[bì],末端通常有鐏。據《周禮》記載,殳柄長一丈二尺。
這種投擲打獵的獵具,後來用于戰争,引申為武器。①《周禮·夏官·司馬·司戈盾》: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頒之。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盾(司戈盾掌管戈盾之類的兵器而負責頒授,祭祀時,就授給旅贲氏殳和王族故士戈盾以保衛王)。②《詩經·國風·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我夫執長殳,給王做前鋒)。
由于殳經常被君王的護衛使用,後來演變為宮廷的儀仗禮器,稱作殳仗。
古代兵器或觚[gū]形物體上刻畫的文字,因為有一定規律,被稱為“殳體”。如,殳蟲(秦書八體的殳書和蟲書的合稱)。
由于殳作了偏旁,其投擲之義便再加扌,寫作投。而殳的獵具、兵器之義便加木字旁,寫作杸,與殳同音,讀作shū。《說文解字》:杸,軍中士所持殳也(杸是軍士使用的兵器殳)。
杸的另一個讀音為duì,古書上指一種樹,或許是用來制作殳柄的樹幹。
《韓詩外傳》卷十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齊桓公出遊時遇到一個男子,穿着寬大的長衣,走路有些拐瘸,手拄着桃木做的殳杖。桓公感到奇怪,就上前詢問。那男子說:“這個殳名叫戒桃。桃與逃諧音,有逃亡之義。我每天看到桃殳,就小心謹慎,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所以,用亡國的祠社來警示諸侯,用桃殳來警示平民百姓。”桓公聽了很高興,就讓他上車。第二年正月開始,所有平民百姓都開始拄桃殳。
這個故事或許是現在桃木拐杖的來源。
殳姓,或許是發明獵具殳的氏族。他們把殳作為氏族的圖騰标識,稱為殳氏。傳說炎帝後裔伯陵三子名叫殳,是箭靶的發明者。古代箭靶寫作矦,即侯。因此,這個記載可能有誤。或許他是殳的發明者,所以人們叫他殳。當然,有可能他發明了殳,并且做一個靶子,練習投擲獵具殳,以便更準确地用殳狩獵。
據文獻記載,殳姓來源有:
1.出自姜姓。相傳,炎帝神農氏的子孫伯陵的第三子殳,是箭靶的發明者。帝堯封他做殳侯,賜他以殳為氏。
2.出自有虞氏。舜為部落首領時,有虞氏族人殳斨[qiāng]為舜的大臣。殳斨的後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為氏,稱為殳氏。
3.出自兵器。古代時,每年第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盛大慶祝活動,有殳仗隊和兵甲遊行接受檢閱。每隊各設有将軍一人指揮隊伍。所謂殳仗隊,即後來的儀仗隊。殳仗隊将軍的後代,就以兵器殳為氏。
如今殳姓人口約9萬,屬于罕見姓氏,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第458位。
詩曰:
殳本投擲一獵具,
演變發展成武器。
桃殳選用桃木做,
老人拄它避邪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