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最好的運動是走路

為什麼最好的運動是走路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10:43:22

為什麼最好的運動是走路(把走路當做運動也是門學問)1

有人說:“走路是最好的運動”,是不錯的。不過“閑庭信步”式的走路怕是不行的。走路作為運動應該“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且要達到一定的量。若能持之以恒,對中老年人來說,也是适合的運動,對無運動基礎的中老年人而言,則可能是最好的運動。

為什麼最好的運動是走路(把走路當做運動也是門學問)2

法國的大思想家伏爾泰說過;生命在于運動。其實運動是世間萬物的基本規律,生命當然也不例外。生物體的生命生生不息,“不息”,就是動。不過這裡要讨論的是人體的體育運動。

●最近我國北方某大城市調查:該市18歲至79歲的常住人口中體重超标的占36.5%,達到肥胖标準的占21.1%。常看到媒體報道,在一些欠發達國家,人們骨痩如柴,當看到他們因為消瘦而顯得大、因為饑餓而無神的眼睛時,我們常常慶幸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國民總算衣食無憂了。不過曾幾何時,我們的人民1/3以上已經超重了,十個人裡就有兩個胖子。不單是胖的問題,血脂異常的人竟占了一半以上(50.5%)。結果更麻煩了,據該市衛生行政部門調查:成人中患高血壓病的占33.8%、患糖尿病的8.9%。一個超過1/3,一個幾近1/10。這一連串的數字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事實:超重、肥胖招緻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即醫學上稱為“代謝綜合征”的一系列病症。

為什麼最好的運動是走路(把走路當做運動也是門學問)3

●那麼為什麼會超重、肥胖的呢?固然,這事與遺傳有點關系,但主要的還是在于“多吃、少動”。如今經濟發展,生活改善,多吃些營養豐富的食物有益健康,但過猶不及。攝入過多,消耗不掉,便會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内貯存。于是導緻超重、肥胖。這裡又涉及到一個“消耗不掉”的問題。如今不但生産勞動多已機械化、自動化,即使日常生活也是出門有汽車、上樓有電梯、燒飯有微波爐、洗衣用洗衣機,幾乎凡是費點力氣的活都由這些機器代勞了。這個“多吃少動”的問題如何解決?少吃點,是提倡的,但節食的空間終究有限,再胖的人飯也還是要吃的,中老年人還得多注意些營養,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也非健康之道。多動,倒是應該可以做到的。可惜的是,據該市的報告說該市缺乏體力活動的人占51.3%。雖不能說這些問題都是因此造成的,但缺少體力活動确也應該對此事負相當的責任。

為什麼最好的運動是走路(把走路當做運動也是門學問)4

生産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已經不可回逆。上班不能不乘車、不然會遲到;上高樓全靠走、對膝關節不好;洗衣全手工、沒那工夫。所以增加體力活動的辦法應該是體育運動。

體育運動依目的分,可分為競技體育與健身體育,民衆所需要的自然是健身體育。依運動部位分,可分為全身運動與局部運動,民衆健身應多做全身運動,使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活動起來。因此,打球、體操、遊泳、打拳、跑步等等都是很好的健身運動。據說,遊泳最好,所以西方富裕的人家都有自家的泳池。打球需要有對手,也需要有設備、場地。打拳、做操,有點空地就行。跑步也是一種很好的全身運動。對于缺少運動基礎的人、尤其是對中老年人而言,其實走路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走路,是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人的一生也不知要走多少路。隻是現代許多人不怎麼走路了,這才想起走路的好處。走路是生來就會的、不用請教練,除了需要一雙适合的鞋,走路無需設備、條件。所以有人說:“走路是最好的運動”。不過,我以為應該說:對缺少運動基礎的中老年人,走路可以說是最适合的運動。

要強調的是:若将走路作為運動,也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方才有效。“量”和“效”的統一,是基本的科學原理,沒有量、就不會有效。對于健身運動,常提到的“量”的要求,有“三、五、七”之說:即每次運動應不少于30分鐘、每周運動不少于5次、運動後每分鐘心率相當于170減去年齡。我以為這對于健身運動應達到的“量”,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表述。每次30分鐘,是對運動量的基本要求,由于健身運動一般皆較緩和,因此需要稍長的時間方能達到鍛煉肌肉、增加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之目的。每周至少5次,是說運動是應該持之以恒的,隻有堅持不懈方能有效。運動後心率的限定是雙向的,太低、運動後“面不改色、心不跳”,說明運動量太小,作用不大。太快、說明運動過于劇烈,“上氣不接下氣”,身體反而缺氧,于健康無益。這個“170減年齡”,因人而異,應該說是很科學的,當然,隻适用于沒有嚴重疾病的人群。

對于中老年人而言,中等速度走30分鐘,約為5000步左右,最近有研究認為每天走路達到7000步左右最為适合。因此若是體力較好的人,每天這樣走40到45分鐘,也許更好些,或者在中速行步的過程中斷續地做幾分鐘的快走,再或者除鍛煉身體的走路以外,再多一些日常生活的走路,如去超市購物、整理花園、打掃房間等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走路屬于有氧運動,運動學家還認為中老年人最好再增加一些鍛煉肌肉的“對抗運動”,如用拉力器、啞鈴、彈力帶等的鍛練,與走路互相配合,則是更好了。

糖尿病專家說預防糖尿病的方法就隻兩條:管住嘴、邁開腿。其實,預防肥胖、預防血脂異常、乃至預防高血壓的法子也是這兩條。甚至治療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除了服藥之外,也要這兩條。

“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每天至少走上30分鐘,達到心跳快點起來、出點汗,隻要能持之以恒,一定有益健康。

為什麼最好的運動是走路(把走路當做運動也是門學問)5

本文轉自公衆号:醫學科普與文藝創作

作者:楊秉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