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語:品過了“山光悅鳥性,禅房花木深”後,也想品一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吟唱過“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後,也想讀一讀“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欣賞了“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後,也想聽一聽“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初心文學』筆者應文友要求,寫一期關于“邊塞詩”欣賞的文章。從柔情似水到鐵骨柔情;從山水田園到黃沙漫漫,看看邊塞文人是怎樣詩意的生活的。
邊塞
今天要寫的他叫岑參,是天寶三載的進士。也就是這一年,李白被賜金放還了。岑參他曾經也有顯赫的家世,太宗時功臣岑文本是他的太爺爺。但是到了岑參這一代的時候,家道早已中落,所以岑參早年孤貧。俗話說:“自古雄才多磨難,纨绔子弟少偉男”,岑參他自幼年就跟着哥哥讀書,遍覽典史,後遂成就了這樣一位大詩人——岑參。
岑參雕像
岑參工詩,極為擅長七言歌行。中學時代,我們就學過了他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是一首特别具有代表性的邊塞詩。詩人生活的西域八月就開始飛雪,本來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苦寂的軍旅生活,應該演化出諸多的愁苦與鄉思來。但是,筆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就說過唐代是一個浪漫的朝代,岑參當然也是一位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邊塞詩人。
八月飛雪算得了什麼,“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就是一夜春風,萬樹梨花開的事兒麼。看看這意境、格調頓時上升了一大截子,這種想象能力沒有點浪漫主義的情懷,是不可能寫的出來的。所以,這句也就成為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千樹萬樹梨花開
今天,筆者要寫的這個故事是有關于岑參的另外一首邊塞詩,這首詩的詩名叫《逢入京使》。寫這首詩的時候,是詩人出任西域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老相識而寫下的。這首詩特别能反映出岑參這個人的性格特點,而且讀罷全詩還能體會到铮铮鐵骨後的俠骨柔情。
前面筆者講到,岑參幼年貧苦,從兄讀書。後來,當然是學有所成,與天寶三載這年進士及第。而這一年岑參正值而立之年,可謂算得上是春風得意呀!中了進士之後,自然就不一樣了,在京城長安也買上了房,也娶上了美若天仙的妻子。就算是在今天,這也是許許多多出生寒門讀書人的美好理想,并不斷在為之奮鬥……
這樣看來好像人生是達到了巅峰,可到了天寶八載這年,岑參就接到朝廷的任命書。皇上大大要調任他去安西任職了,要說那個時代臣子也是相當忠誠,岑參當然也是如此。他接到任命書後,毫不猶豫的丢下了長安的嬌妻,去擔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這一年,詩人剛剛三十四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歲,就與妻子分離,西出陽關,遠赴安西。
西出陽關無故人
說這個安西就是今天的新疆境内的庫車縣,岑參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獨自一個人騎着馬,行走在這茫茫黃沙之中,當然會思緒萬千。他回想起自己前半生功名不盡如人意,無奈之下現在又出任塞北,自然會有一份惆怅。
就這樣走着走着,往前面看從對面好像走過來一個人,在這茫茫黃沙道中遇到一個人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一件事啊。兩人走近一看,竟然還是老相識。這時候的岑參騎在馬背上再也掩飾不住内心的愁苦,不禁眼淚直流。兩人立馬相談,互叙寒溫。這才知道對方是要回京述職的,我才剛剛來這鬼地方,他卻是回京離開這鬼地方了,想想心裡自然不是滋味。
馬上相逢無紙筆
既然,他是要回長安的,那就請他幫我給長安的妻子捎一封家書回去吧。但是,在這茫茫黃沙道中,又在馬上相逢,沒有準備筆墨紙硯,沒辦法就讓他給我帶首詩給我的妻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逢入京使》(岑參)
我們今天來看看,這才叫盛朝的男人,在這種情境下,如果沒有親身體會是很難與詩人内心産生情感的共鳴的。我們一起來體會一番,當你一個人騎在馬背上,在這黃沙莽莽的沙漠中不知道走了多少天,突然黃沙莽莽深處迎面走過來一個人。你騎在馬背上大聲喊道:“喂!你到哪去啊?”那人說:“我回長安哦。”“哦,你回長安啊,那麻煩你給我長安的家人帶個信啊。這馬上相逢我也沒有紙和筆,你就告訴他們,我沿途一路都好。”
俠骨柔情
寫到這個地方,筆者就特别的佩服岑參,在這個鬼地方碰上了一個回長安的老相識,還說讓他給家人帶個口信,要是我就跟他一起回去算了。所以說這首邊塞詩,雖沒有英勇殺敵的壯烈場面,但是這裡有铮铮鐵骨的忠貞,也有俠骨柔情的溫柔。
岑參的俠骨柔情也是盛唐詩歌另一種美,他的故事你們喜歡嗎?
曆史文章鍊接:
1.《“人不輕狂枉少年”,通過這些詩詞帶你看看古人有多狂》
2.《「金龜換酒」——喝到斷片為止,他們的故事說給我們聽》
3.《這個自認為有仙氣的李太白,他的浪漫幽默你懂麼?》
喜歡初心文學的文章,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轉發、打賞。
撰文:鴻泥 ‖ 編輯:奁内钗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告知删除。 ‖ 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系本頭條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