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何适
香港城市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博士
主要研究興趣:貨币政策(RMB利率、彙率等)、宏觀經濟和國際金融等
德國馬克的國際化是德國在戰敗後一片廢墟的條件下,經過半個世紀努力發展的結果.德國馬克國際化的成功經驗對人民币來說更為“勵志”、更有“借鑒意義”。
第一階段:1948年,馬克誕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遭受毀滅性的打擊,經濟崩潰、政治無話語權、領土被占領監管。戰後的德國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物價暴漲,民生凋敝。1948年德國國内鈔票發行量比1938年增加了13倍。在國際上,舊馬克雖然是清償貨币,但在貿易中卻被拒絕使用。
1948年6月20日,德國通過了《通貨法》來推行币制改革。同日,德國發行新德國馬克。經過此次币制改革,德國經濟基本穩定,并為後來德國經濟騰飛鋪平了道路。
新德國馬克是在極端惡性通貨膨脹的背景下誕生,這段慘痛的曆史對德國貨币當局後續的貨币政策帶來了兩大深遠的影響:第一、德國貨币當局把貨币穩定作為頭等大事;第二、德國貨币當局重視國内經濟發展。相比于後期的馬克國際化,德國貨币當局更注重貨币穩定和國内經濟發展。因此,在德國貨币當局對待三者的态度中,貨币穩定是排在第一位的,緊随其後的是國内經濟發展,而馬克國際化排在最後。德國這種“務實不務虛”的做法沒有“拔苗促長”,反而對後續馬克順利國際化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二階段:1949-1969年,馬克蟄伏期
在1951年之前,德國在歐洲支付同盟中一直處于嚴重的國際收支逆差。随着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德國經常項目上逐步變成順差。戰後早期,由于國際收支逆差,德國對外彙管理非常嚴格,實行貿易進出口許可證制度。随着國際收支的改善,德國也逐步放松外彙的管制。1954年,德國放寬了對非居民在德國投資的限制;1958年12月,德國馬克實現了經常項目的可自由兌換,但資本賬戶還存在一定的限制。此後,德國先後放開了資本項目下馬克在資本流出和資本流入方面的可自由兌換。至1984年12月,德國最終實現了馬克在資本項目上的可自由兌換。
随着國際貿易盈餘的積累,德國的黃金儲備也持續增加。至1969年,德國黃金儲備已遠超同時期的法國和英國。在1949-1969年間,德國馬克對美元名義彙率上升了約13%,也說明德國馬克在國際上的強勢地位。
第三階段:1970-1979年,馬克上升期
由于1960s的美元危機,越來越多國家的中央銀行采用德國馬克作為儲備貨币。1972年,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獎德國馬克納入國際儲備貨币。自此,德國馬克迅速成為第二大國際儲備貨币。
由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主要國家包括德國解除了與美元的挂鈎,并紛紛實行浮動彙率制。為了減輕彙率波動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歐洲國家達成彙率聯合浮動協議。雖然該協議執行不久以失敗告終,但為1979年歐洲貨币體系和歐洲彙率機制的創建打下了基礎。
第四階段:1980-1998年,馬克“穩定錨”時期
由于馬克币值穩定,并且在歐洲貨币體系下的“歐洲貨币單位”Ecu中有着權重優勢,名義上歐洲共同體成員國的貨币與Ecu挂鈎,但在實際運行中各成員國的貨币變成了與德國馬克挂鈎。因此,歐洲形成了事實上的“德國馬克區”,馬克成為了“錨貨币”。
1978年,由于伊朗政府動蕩而引起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德國面臨通貨膨脹和經常項目收支逆差的困局。為控制通貨膨脹,德國貨币當局采取了緊縮信貸、提高利率等措施。而歐洲貨币體系内其他國家更願意優先刺激經濟。此舉使初步運行的歐洲貨币體系面臨挑戰,然而,正是由于德國貨币當局的堅持和良好的聲譽,德國貨币政策理念被灌輸到歐洲貨币體系之中。
在1980-1998年間,德國經濟特别是國際貿易一直不斷增長,國際社會對德國馬克的信心也不斷增加,使得德國馬克在國際上地位穩中有升。在歐元誕生前,德國馬克是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國際儲備貨币。
事實上,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德國貨币當局由于擔心大規模的國際資本流動對國内經濟和貨币政策的不利影響,一直不主張馬克國際化。由于對德國馬克國際化的态度謹慎,從1958年開始經常項目可自由兌換,到1984年實現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德國馬克用了16年。80年代中期德國金融市場的長足發展使得德國能夠較好隔離外部沖擊,這也促使德國開放資本項目。
雖然經曆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兩德統一以及1992年歐洲貨币危機,總體來說,德國馬克國際化之路是比較順利。德國馬克成功國際化有賴于良好的國内經濟發展特别是對外貿易長期盈餘;歐洲貨币體系為試驗和推行馬克國際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德國貨币當局良好的聲譽為德國馬克赢得了信心。此外,德國貨币當局在對待馬克國際化一直穩紮穩打、“務實不無需”的做法也值得學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