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俄天然氣供應量

中俄天然氣供應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4 18:10:00

中俄天然氣供應量?2014年5月21日,中國、俄羅斯簽署高達4000多億美元天然氣大單的消息讓全世界為之側目,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俄天然氣供應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俄天然氣供應量(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仍拉鋸)1

中俄天然氣供應量

2014年5月21日,中國、俄羅斯簽署高達4000多億美元天然氣大單的消息讓全世界為之側目。

雙方簽署的協議稱,從2018年起,俄開始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30年。但最核心的協議價格并未公開,盡管有消息稱最後敲定中方向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成本略低于目前向土庫曼斯坦經中亞管道進口的成本,以350美元/千立方米的到岸(下同)價格買進,比由海路進口的成本低40%。但來自中國石油方面的消息人士稱,俄羅斯希望達到380美元甚至更高,而中國希望不超過300美元,因此,俄羅斯賣給中國的天然氣價格目前仍在談判階段,并未最終敲定。

“如果從簽訂中俄天然氣管道修建備忘錄的1994年算起,談判周期長達20年。”天然氣行業分析師燕立敏表示,就經濟因素看,在吞并克裡米亞及俄烏沖突不斷進而引發俄歐關系緊張等大背景下,俄國資本大量外流,經濟局勢舉步維艱,獲得中國大筆外彙,對俄改善經濟狀況非常重要。燕立敏稱,俄氣入境意味着外部較高成本的潔淨資源将促使中國能源結構調整加速升級,特别是天然氣價格即将全面上漲。

而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等業界專家看來,中俄4000億美元天然氣大單落成背後,實質是包含了一攬子的方案和計劃,這意味着不僅僅中國和俄羅斯會從中受益,即便與俄羅斯關系趨于緊張的歐洲國家和日本,也可能會從中獲益——日本目前在以接近500美元的到岸價格從俄羅斯獲得天然氣,烏克蘭獲得俄氣的價格也高達480美元。

俄羅斯為什麼選擇中國

衆所周知,俄羅斯是能源大國,是世界天然氣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産量居世界之首,油氣财富占到俄羅斯一半的聯邦預算收入和GDP的20%,能源對于俄羅斯經濟發展乃至國家興衰舉足輕重。

《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發現,2005年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量為1561億立方米,到2013年已經增長為2049.11億立方米,主要出口德國、法國、意大利、土耳其等歐洲國家,以及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資料顯示,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已有近30年的曆史,如今俄天然氣出口量的84%輸往了歐盟國家。另一方面,石油黑金并沒有助推俄羅斯經濟快速增長,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以來,克裡米亞及烏克蘭沖突使其進一步雪上加霜,再加之俄羅斯與西方發生嚴重對立,其向東看的戰略意向更加明顯。

“俄羅斯經濟的絕大多數收入來源于能源産品出口,由于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不斷,俄羅斯利用天然氣作為政治手段,對烏克蘭和歐洲進行施壓,這表明依賴于單一交易夥伴的風險是極大。與此同時,俄羅斯與歐盟在烏克蘭問題上發生矛盾。這一政治矛盾,導緻歐洲購買俄天然氣的意願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直接影響到俄羅斯對歐盟的能源貿易,中國成為新戰略買家的意義得到加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與中國簽署大單,也确保了俄羅斯的經濟穩定。”燕立敏對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由于南海問題,中國與美國以及歐盟的關系相對尴尬,簽署大單彰顯出中俄友好鄰裡關系,有力地強調和鞏固了雙方的立場和地位。”燕立敏稱,地緣政治是最後達成協議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中俄都是大國,且兩國都處于複興發展階段,此次合作完全符合中俄兩國長期的戰略發展需要,是中俄兩國建立全面能源合作夥伴關系、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又一重要成果。

廈門大學能源研究者林伯強則認為,俄羅斯因為與西方關系僵持,所以現在急于向西方表白,告訴西方“你這麼制裁我沒有用,你不買我的氣或者我不賣給你,我轉手就可以給其他人”。而對中國來講,天然氣本身缺口比較大,再加上霧霾治理的大量需要,必然是希望俄羅斯的天然氣趕快進來。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基本上都是對俄羅斯能源的制裁,制裁了俄羅斯能源也就等于制裁了俄羅斯整個經濟發展。中國急于進口俄氣,其實俄羅斯更急。”林伯強表示。

有專家指出,中俄圍繞天然氣價格問題博弈已經長達20年。早在1994年簽署修建天然氣管道備忘錄時,俄羅斯就希望中國能夠拿出接近于歐洲國家的出價,但對中國而言,沒有動力接受俄羅斯的漫天要價。

4000億美元天然氣大單背後,是俄羅斯天然氣産量仍在激增,而願意出高價的歐洲買家越來越讨厭俄羅斯将石油天然氣資源作為政治籌碼的交易方式,這導緻俄羅斯不得不擔憂天然氣資源有朝一日會賣不出去;另一方面,中國尋求俄羅斯的天然氣資源已經長達20年,與此同時,中國也一直在提升天然氣開采量,并在探索頁岩氣、煤層氣等境内新的資源。武建東、高世憲等多位國内能源專家表示,俄羅斯此刻選擇中國,對雙方都利大于弊,乃至對世界能源供應格局,也将産生積極影響。

中國的胃口有多大?

一說到進口,人們馬上會聯想到石油。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對原油的對外依存度節節高攀,從十年前的不足30%已經高企到了眼下的接近70%。

那麼,當下中國天然氣的進口局面又是如何?

國内知名油氣田開發專家、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郭新江指出,國内天然氣資源的對外依存度要遠遠低于原油,且目前最大的進口源是土庫曼斯坦,後者2012年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約為213億立方米,2013年則為250億立方米,總體看,土庫曼斯坦占據着中國進口天然氣資源的半壁江山。

盡管如此,天然氣僅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耗總量的4%,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19%,随着中國油改氣、煤改氣行業的發展,中國天然氣的需求必然會大大增加。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28.9%,環比2011年上升4.6個百分點,當年天然氣進口量(含液化石油氣)42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1.1%。

剔除土庫曼斯坦,中國還從卡塔爾、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在進口液化石油氣及部分液化天然氣資源。2012年,卡塔爾向中國供應了68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澳大利亞供應了48億立方米,印尼為33億立方米,馬來西亞則為25億立方米。

以上數據簡單疊加便不難發現,以上5個國家或地區向中國出口的天然氣(石油氣)總量達387億立方米,占據中國進口總量的91%強。

另一方面,天然氣以其潔淨、低排放等優勢在中國能源消費構成中占比正在一路上升。2000~2012年間,天然氣在中國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從2.2%提高到5.35%,提升3.15%,翻了一番還多。

來自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統計數據則顯示,2013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16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近14%,成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而未來數年,最低估計我國天然氣消費可能繼續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長。

而就中國的天然氣消費結構看,伴随工業企業尤其是發電企業使用清潔能源進程加速,城市用氣和發電用氣占比正在向70%的比例沖刺。

數據顯示,2012年國内天然氣産量10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天然氣進口量(含液化天然氣)425億立方米,增長31.1%;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471億立方米,增長13.0%。

這意味伴随天然氣消費結構顯著變化,中國天然氣需求的缺口正在急劇擴大。

燕立敏稱,預計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屆時,我國消費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天然氣的比重也會對應提高到15%。

“如果我國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則來自俄羅斯的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量也僅占比不到10%,仍然滿足不了中國胃口。”燕立敏稱。

這一趨勢預示,俄羅斯和土庫曼斯坦之外,中國未來仍需要不斷開拓新的天然氣進口渠道。

現實中,為了滿足自身需求,中國還在加速開拓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據中石化江漢油田一位核心人士透露,按照“十二五”完成65億立方米頁岩氣的計劃,僅中石化一家就可以完成35億立方米,隻要中石油、延長石油等企業加緊發力,則非常規油氣資源便可能突破“十二五”目标。

郭新江亦表示,俄氣入境催漲國内天然氣價格之餘,也會給國内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采者注入新的動力,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國内天然氣價格即将全面進入“3時代”

在巨大的需求缺口面前,有關提升國内天然氣價格的呼聲,則在中國石油等利益方的奔走下,已經持續了長達10年之久。

韓文科等能源專家表示:“可以肯定,國内天然氣價格必須上漲,但何時調整到位,我看2015年之前是不大可能實現的。”中國石油等國内天然氣的主導者一直在呼籲天然氣價格要與國際接軌。問題是,天然氣價格的構成遠遠要比石油複雜——後者已經形成了以布倫特原油價格為基準的世界價格體系,而天然氣最大的成本在于運輸——距離越遠,價格就越貴。

這便不難理解,為什麼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持續了長達20年之久。

韓文科稱:天然氣價格調整有利于調整國内能源産業和消費結構,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便按照俄氣2018年開始供應計算,則留給中國的國内天然氣價格調整時間也有長達3年之久。“現實中,從民生角度出發,國家也可能沿用補貼等方式,來減緩企業和民生壓力,然後逐步逐年調整到位。”他表示。

亦有媒體援引業内人士消息稱透露,國内天然氣價格改革将于2015年之前調整到位,屆時中石油将緩解、甚至徹底扭轉進口天然氣虧損的局面。

如果按照調整到位計算,則國内天然氣價格會全面進入每立方米3元以上的時代。就此消息,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不具名人士則認為完全不可能,“如果2015年之前調整到位,留給我們的時間隻有短短半年。”該人士稱。

但具有共識的是,中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主旋律,隻能是上漲。

“不管中國進口天然氣是不是來自俄羅斯,中國天然氣價格都在一直上漲并且會一直上漲。尤其是随着能源結構的轉型,中國天然氣需求越來越大,價格上漲是必然趨勢。所以說,4000億美元大單對中國天然氣價格改革進程的影響都不會很大。”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助理高世憲對記者說,高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在他看來,企業熱衷于表述的與國際價格接軌本身就是一個不準确的表述——什麼叫做與國際接軌?誰能代表國際價格?

早在2006年,在成都召開的一次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及中石油高層參與的小範圍石油天然氣價格培訓班上,上漲就成為主旋律。

也是那一時期,西氣東輸項目接踵開工,中國天然氣供應量開始出現井噴,中國石油等企業長期陷入價格倒挂的局面。

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天然氣上遊價格上漲了50%,而國内天然氣終端均價漲幅隻有24%。同時,在2010年~2012年間,中國進口氣價格上漲了68.6%,導緻進口氣國内銷價和進口成本倒挂價差超過1元/立方米。

重壓之下,國家決定從2013年7月10日起,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不作調整。此次調整後,天然氣平均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眼下工業用氣已經接近3元,商業用氣突破3元,居民用氣則接近2元,即便不考慮俄氣到岸後的我國境内管輸成本,俄氣到岸價格都已經接近2.5元。”郭新江認為,無論如何,在2018年之前,中國天然氣使用價格都會突破3元以上,工業用氣價格則突破3.5元甚至接近4元。

本網站全部内容版權歸中國經營網所有,并經中國經營報社獨家授權。

Copyright© 1985-2012 China Business Media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号:京ICP備05052919号-1 | 公安備案編号:1101085109 | 安全聯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