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順應四季的養生法則

順應四季的養生法則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24 03:28:21

順應四季的養生法則(順應自然天人相應)1

“天人相應”的思想早在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巨作《黃帝内經》裡已有明确記載。《素問·寶命全形論》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即說明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天地自然的四時陰陽變化必然影響到人的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四時陰陽是指春夏秋冬的陰陽消長過程,這一變化是促使萬物表現出生、長、化、收、藏的生态過程的根本原因,萬物都不能違背這一自然規律,人的生活起居和養生活動也都必須與四時季節相适應,四季采取不同的養生法。下面就簡單地介紹四季養生法。

一、春季養生

順應四季的養生法則(順應自然天人相應)2

春為四時之首,此時天氣逐漸回暖,萬物生機回歸,草木萌芽,蟄蟲警醒,自然界生機勃勃,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此時的養生原則為“春三月應夜卧早起,松弛心胸,于庭間散步,順應春生之氣。”也就是說在春季的三個月裡,我們要遵循春季生物鐘的作息規律,晚睡早起,暢達胸懷,樂觀向上,晨起後可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舒緩柔韌的活動,勿作劇烈運動,勿使疲勞,保持身體勃勃生機興旺向上。中醫學認為,春季氣候的特點是“乍暖還寒,陽氣生發”之時,此時食養的原則為“減酸贈甘以養脾氣”,宜用辛溫之品以順春生之氣。因為春令易使肝氣旺,肝旺容易克脾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入肝可助肝氣,故春季應減少酸味,不使肝氣過旺而保護脾氣。“甘”味入脾,多食甘味食物可助長脾的功能,從而抵禦肝氣的可能侵犯,故春季宜減酸贈甘,防患于未然。此時我們可用疏肝理氣,味辛性溫的陳皮平肝熄風,味甘性微寒的白菊花及味甘性平的谷芽柔肝和脾。他們都是很合時宜的食養食品。另外,如馬蘭頭,草頭,蓬蒿菜等都有良好的清肝明目的作用。荞麥,荠菜,菠菜,芹菜,莴筍,茄子,黃瓜,蘑菇等也有良好的清解裡熱、滋養肝髒、潤肝明目的作用。同時根據氣溫的變化,食物由溫補、辛甘逐漸轉為清淡養陰之品。早春飲食取溫避涼,可适當吃些香椿,菠菜,蔥,韭菜,荠菜等偏溫補的蔬菜,應少食黃瓜,冬瓜,綠豆等性涼食物。仲春飲食宜辛甘,可适當吃些山藥,紅棗,蜂蜜等平補脾胃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以免傷及脾胃。晚春飲食宜清補,可以适當選擇甘蔗,荠菜,百合,鴨肉,苦瓜,紫菜,綠豆等平補食物,少食辛辣,黏冷,肥膩之物。必須注意的是,春季又是一個易發過敏性疾病的季節。故凡患如哮喘,花粉熱,出疹性皮膚病等過敏性疾病以及腎水不足、肝陽上亢的冠心病、高血壓患者在春季裡應忌食“發物”,如蝦,香菜,鲫魚,春筍等,以免它們趁“春生”之機誘發疾病。

有些人在春季裡易“上火”,經常出現舌苔發黃,口苦咽幹,口腔潰瘍等情況,此時可吃些敗火的食物,如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胖大海茶,蓮子心泡水等。

有些人在春季有“春困”之感,人易疲勞,精神不振,此時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蔔,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複精力,清醒頭腦很有益處。

二、夏季養生

順應四季的養生法則(順應自然天人相應)3

夏季臨至,陽氣鼎盛,萬物繁茂,暑熱延綿,雨水普降,此時的養生原則為“夏三月應夜卧早起,不怕陽光,不怕出汗,使陽氣宣洩于外,順應夏長之氣”。也就是說夏季要晚些入睡,以順應陰氣的不足;要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要适當的運動,不怕出汗,使陽氣宣洩于外。夏季的食養原則為“減苦增辛以養肺氣”。因為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五行學說認為,夏季心火當令,心火過旺易克伐肺金,燥熱傷肺,因此飲食要增辛。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苦味食物盡管有清熱瀉火、定喘洩下等功用,但會助心氣而制肺氣,因此不建議過多食用,以免心火過旺。而辛味入肺,所以夏季盡管天氣熱,人們也可适當多吃辛味食物,如蔥、姜、蒜等。民間也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處方”的說法,可起到發散、行氣、通竅、化濕等功用,可補益肺氣。

在初夏之時要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這對以後炎熱酷暑的身體能量消耗提供足夠的營養。

仲夏之時人易大量出汗,會流失大量水分和無機鹽,故要多吃清熱解暑、無機鹽含量多的食物,如鴨肉、鵝肉、鲫魚、瘦豬肉、豆類、香菇、平菇、銀耳、薏米、百合等。也可吃些綠豆粥、荷葉粥等,起到祛暑生津功效。

盛夏之時人大量出汗,此時應多吃一些富含水分和鹽份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甘蔗、苦瓜、西紅柿、蝦皮、動物肝髒、豆類及其制品等。

需注意的是,由于夏季天氣炎熱,許多人喜歡大量飲用寒涼食物,如冷飲等,殊不知冷飲對于人體會有很大的影響,特别是對女性。美國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将人的大腳趾浸入4℃的冷水中,30秒鐘後即發現其鼻粘膜血管強烈收縮,而且分泌物中的抗體量急劇降低。胃粘膜的面積比一個大腳趾大幾十倍,顯然其對吃冷飲(冰)的反應要強烈的多,故此可導緻女性子宮内膜血管的強烈收縮而緻月經量銳減。我們自己的實驗研究也證明,如果給大白鼠每天喂一次冰淇淋,連續二個半月以後大白鼠出現大便糖稀,毛發蓬松,行動遲緩,不少生理生化指标出現異常。筆者在臨床上也經常碰到一些月經不調的年輕女性,詢問病史時都有貪吃冷飲的習慣,這實乃大忌也。

此外,“冬病夏治”是夏季食養的一大特點,一些患痼疾頑症者,年老體弱者應抓住“夏長”時節進行治療和食養,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種寒性體質和寒證病人刻在“大伏天”作溫補。另外配合内服中藥、針灸、穴位敷貼等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季好發疾病,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秋季養生

順應四季的養生法則(順應自然天人相應)4

“立秋”表示秋天的來臨,秋季曆經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秋令地氣清肅,金風送爽,萬物成熟,正是收獲的季節。秋季是處于“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氣溫開始下降,但“秋老虎”的氣勢仍可嚣張,多呈晝熱夜涼之氣候,氣候寒熱多變,稍有不慎,則傷風感冒,許多舊病也易複發,被稱為“多事之秋”。此時的養生原則為“秋三月應早卧早起,使心理平靜,不煩不燥,免受燥氣之侵襲,順應秋收之氣”。進入秋季,人們應早睡早起,早睡可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可舒達陽氣,保持神志安定,同時調節情志,放松心情,強調一個“和”字。秋天以燥氣當令,氣候幹燥,常常使人感到皮膚和五官幹燥,所以秋天的食養原則為“燥者潤之”、“減辛增酸以養肝氣”。酸可收斂肺氣,酸甘又可化陰,以滋益陰津;而辛味則會發散肺氣。故秋季應少食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物,适當多吃些酸味甘潤的果蔬,如秋梨、石榴、桔子、葡萄、猕猴桃、柿子等。也可多食用具有增液潤燥作用的食物,如百合、荸荠、山藥、甘蔗、銀耳等。在此季節,唯有痰濕内生者應喜燥惡濕,故人較為舒适,但氣血不暢,氣血兩虛和陽虛怕冷者雖不怕燥,但畢竟冬天即将來臨,寒涼肅殺之氣将至,所以也不能貪涼,如西瓜與梨等寒性水果仍不适食用,以免傷及脾胃之陽,這也是“養收之道”的重要内容。

此外,秋季要注意順應氣候變化,适時增減衣服。同時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有些心腦血管疾病容易在秋季發病,故在秋季要做好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四、冬季養生

順應四季的養生法則(順應自然天人相應)5

冬季天氣寒冷,冰天雪地,是生機潛伏、陽氣内藏的季節,此時的養生原則為“冬三月應早卧晚起,減少活動,養精蓄銳,順應冬藏之道”。冬季養生應注意斂陰護陽,盡量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使陽氣不受幹擾。同時不主張早晨鍛煉,避免劇烈活動,可适當的散散步,打打太極拳等。人體在進入冬藏時節,經過一年的消耗,人體在此時應進行休養,故冬季的食養原則為“減鹹增苦以養心氣”。冬季是進補的大好時節,進補時要順應自然,注意養陽。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冬季可多吃些溫、熱性質的食物,如雞肉,羊肉,牛肉,生姜,桂皮,花椒等食物以助陽氣,提高機體的耐寒力。同時冬季也要注意補肝腎,可食用黑芝麻,核桃,黑大豆等食物。

此外,冬至前後還可進行冬令進補,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開出不同的膏方,以達到調陰陽、補氣血、養五髒、祛病延年之效。正所謂“冬令進補,春天打虎”。

冬天由于驟寒,對人體心血管是一種強烈的惡性刺激,容易導緻冠心病的發生和複發,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所以要特别注意預防感冒,如遇到心前區疼痛時,要及時用藥(如麝香保心丸、複方丹參滴丸、硝酸甘油等)并及時到醫院就醫,以免耽誤病情,發生意外。

隻要我們順應自然、天人相應,注意四季變化,遵循四季養生特點和規律,瞬時調攝,就能健康長壽,“春秋皆度百歲”也。

順應四季的養生法則(順應自然天人相應)6

(艾草 重樓 附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