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說說十二生肖中最後的一個“亥豬”。
甲骨文豕字的寫法
亥:在古代,“亥”字就是豬,「豕」字的變體,這兩個字容易混寫,“亥”的最初含義就是由“豕”引申而來的,“豕”像是一隻側躺着的豬形,橫線代表着豬頭,側着彎彎的脊線和四肢甚至尾巴都一應俱全。“亥”的本義就是豬,“豕”在民間的含義還有一種是代表着植物的根莖,現在“亥”後借指地支最末的一位,常用來指代十二生肖中的豬。
豬為六畜之一,中國人與豬的關系非同一般,人們的肉食大部份來自豬。豬的一身是寶,供人采用。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豬更是與億萬農民有着不解之緣。豬是先民最早馴化飼養的家畜動物。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曾出土一件外壁兩面分别刻畫着一隻豬的豬紋陶缽,為研究家豬的馴養過程,提供了寶貴的物證,彌足珍貴,陳列于浙江省博物館。
河姆渡文化的豬紋飾陶具
從出土文物來看,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以天幹、地支計紀歲的方法。幹、支先用來紀日,後來發展為紀月、紀年。民間的說法就是,二十一點至二十三點,這個時間都是豬開始進夜食的時間,主人被豬拱槽的聲音攪醒了,要想豬肥,就得夜半起身給它添食,在農戶給豬的飼料中,主要都是草根與植物的塊莖。
亥時,自然與豬相連,于是有了「亥豬」。
豬都是财富的代言人
自古以來,作為一個以農耕社會為主要形态的部落和人群,豬是财富的象征,人們以豬的多與寡來衡量家庭的富裕程度。
自先秦以來,中國古人就有“視死如視生”的觀念,認為人逝靈魂可升天,而青者,“與天同色”,故視青色玉為尊。玉則是古人認為最高潔之物,便以“玉”侍神,用作與神溝通的媒介。大量主人生前使用的玉器和死後陪葬的玉器,我們也稱之為冥器,便成為後世考古挖掘的重要證明物證。
玉握是漢朝貴族逝後握于手中的器物,玉葬器之一,古人認為人逝後也不能空手而去,必須要有一種能代表财富的器物握于手中,如同逝者随手帶着财富,在另一個世界享用。
在新石器時期,古人是以獸牙握于手中;到了商周時期,握數枚貝币,因那時的古人認為貝是财富的象征,至漢代則出現了以“握豬”為主的喪葬習俗。“握豬”顧名思義本身是豬的形象,其使用的方式是握于往生者的兩手之中,但是由于死者身份地位的等級差别,握豬的材質也有分别,一般來說玉制的握豬相對于其他石質的握豬而言更加高貴。在漢代豬是财富的重要象征,豬也是一個富足家庭中所必備的家畜。玉豬便成了漢朝王候貴族逝後随帶的玉器,故在漢朝高規格的墓葬中必備玉豬。
漢代 玉豬握件
這件漢代的玉豬出土于山東省莒縣劉官莊鎮齊家莊村漢墓,現藏于莒縣博物館。長10.4、高2.6、寬2厘米。乳白色帶翠綠沁色,器物采用圓雕的方式簡潔做出,後人将這種方法簡稱為“漢八刀”,就是磨制的力度和痕迹剛勁有力,如同用刀劃刻出來的一樣,這裡八是個複數,不代表隻有八個磨痕。
豬作卧狀,兩端平齊,頭伏于前足上,後足前屈。凹線刻目、嘴和額。下颌下、尾上各有一小穿孔。
到了後來,豬在現實中可能也沒有想到去年的一場豬瘟讓它的身價立刻扶搖直上,在去年的年末,成為人們茶桌飯後的主要話題。
不過,說起跟豬有關的話題,最感人的可能還是《啥是佩奇》的一個小短片。
去年突然間朋友圈都在轉發《啥是佩奇》,我當時看完後也轉發并寫了一篇感悟。
影片中,住在鄉下的爺爺聽到孫子想要佩奇,卻又不知道佩奇是什麼。
為了搞懂啥是佩奇,爺爺戴上了老花鏡,翻開了字典。
可是,字典裡也沒有佩奇的解答。
楊大哥告訴他,佩奇是一個女主播;長的漂亮,
隔壁小賣鋪老闆說佩奇是洗發水,可以搭護發素
下象棋的老爺爺說配棋是一種棋,沒有下過,
還有人說李佩奇是他的名字....
最終,在老三媳婦的幫助下,爺爺才知道“佩奇是一頭豬,粉紅色的小豬。”
一心想讓孫子高興的爺爺犯了難,難道要把家裡的小豬刷成紅色?
後來,老三媳婦又告訴他:“佩奇是假的,動畫片,是長得像鼓風機的豬。”
最終在老三媳婦的指導下,爺爺敲敲打打,焊接了好幾遍,終于把孫子想要的“佩奇”做出來了。
有人說,看完這部片子之後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因為自己的家人,也是這樣笨笨的,卻又那麼執着、那麼用心、那麼深深深深地愛着自己。
我們都把最溫柔的一面拿出來展示給外人,卻把最暴躁和情緒的一面發作給了自己的家人。
我們一直想着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卻不知我們最大的事業實際上就是家庭的和諧和穩定。
首都博物館的十二生肖玉雕
好了,十二個生肖的故事,今天也是最後的一個,用亥豬作為結束,也是一種寄托和祝福,
讓大家肥豬滿圈,在家裡吃的豬腦肥腸,可不要忘記鍛煉身體,記得給遠方的父母打一個電話。
十二時辰的十二個字,
十二隻動物十二個畫面,
祖先的智慧和經驗,讓我們受益至今,
一幅簡單的十二生肖畫面,
竟是記述并描繪了一幅夏日的古代農家生活作息圖!
就連自然景觀也曆曆在目,可謂言簡意赅。
人類文化的意義就來源于生活,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傳承下去。
如果覺得文字有趣,請點擊關注,謝謝!
(部分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