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會有性别,在生理上為什麼隻有兩種性别呢?
關于性别的問題,今天我們詳細了解一下。
性别的重要性其實主宰性别的基因在大多數生物體内都能找到,這意味着“性别”對于生物至關重要,然而你有沒有發現,性别其實非常浪費能量。
一些沒有性别的生物,如:一些病毒和細菌,它們依靠自身就可以繁殖,不需要将能量浪費在尋找配偶、求偶上,隻需要自己就可以繁殖出後代。
不僅如此,無性生殖意味着能将自我100%遺傳給下一代(不考慮基因突變)。
然而生物演化出性别之後,要浪費能量尋找異性,還要浪費大量能量獲得對方的歡心,即使能求偶成功,也不能将自己的基因100%遺傳給下一代,隻能傳遞50%。
奇怪的是,雖然無性生殖更方便、更簡單,但大多數生物依然選擇了有性生殖。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要通過有性生殖?實際上,正是因為性别的出現,人才可以成為人。
假設,人類有兩個種群,這兩個種群的人口一樣。
在實驗的剛開始,這兩個種群都能更好的繁殖後代,而且無性生殖的群體繁殖速度可能更快,這是因為他們不需要尋找配偶,因此無論年齡有多大,長相有多醜,脾氣有多古怪,隻要他們具備生殖能力,他們就可以通過自我繁衍出下一代,而且他們下一代的基因和他們完全一樣,相當于他們的克隆體。
但是有性生殖的種群就不同了,他們中有的人找不到配偶,有的人在尋找配偶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因此他們繁殖的速度較為緩慢。
此時,這兩個種群都能生活的很好。直到有一天,地球的氧氣含量提高了5%,以及一種新病毒的出現。
此時,這兩個群體都不能很好的生存,可能會出現大面積死亡。
然而,一些極其幸運的個體可能會恰巧由于基因突變,能夠适應這種環境。但由于人類采用DNA作為遺傳物質,而DNA發生基因突變的概率非常低。
由于無性生殖不能基因重組,所以無性生殖的生物,需要連續兩次基因變異才可以生存下來。有性生殖的個體可以基因重組,因此每個生物隻需要1次基因變異就可以生活下去。
而基因變異的概率非常低,大概10萬個-1億個生殖細胞中,才會有一個生殖細胞發生基因變異,因此有性生殖比無性生殖活下來的概率,高了10萬-1億倍。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适者生存,我們明顯可以知道,有性生殖活下來的概率更大,因此大多數生物都保留着有性生殖的特征。還有一些生物保持有性生殖 無性生殖的方式,隻有極少數生物保留着無性繁殖。
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種性别的生物,最多的生物可以擁有7種性别,但總體而言,兩種性别是最簡單、最高效的繁殖方式。
實際上多種性别的生物也是存在的,隻不過比較少。再加上雙性别的繁殖方式,是最節省能量,同時後代差異不那麼大的交配方式,因此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雙性别。人類之所以也是雙性别,原因也是如此。
人類之所以會有性别,是因為有性生殖可以保證後代基因多樣性,能夠積累有利的基因突變。然而性别越多,雖然有利于基因交流,但不利于個體尋找配偶,而且還可能因為基因交流過快而導緻生物滅絕。
所以人類的繁殖方式是兩性之間的有性繁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