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個月在上海電影節,有一場電影看得最歡騰。
晚上11點的場,座無虛席。
電影片尾字幕一出,不少影迷激動大喊:“牛逼!!!”
中國影迷太喜歡。
豆瓣上打出了8.7,是阿莫多瓦所有電影中的最高分。
是最好的一部嗎?
未必。
但卻是他對自己人生和作品的一次全面回顧。
榮耀背後,全是痛苦的虱子。
《痛苦與榮耀》
Dolor y gloria
最直觀的感受是。
阿莫多瓦老了。
這個世界影壇最會拍LGBT題材的導演,從禁忌和奇情的前鋒退下。
轉而用一種更溫和的語調,将以往熟悉的元素重新彙編。
△ 《關于我母親的一切》《欲望法則》《對她說》
《痛苦與榮耀》誕生于阿莫多瓦的70歲,是他的第21部電影。
看海報,形影相吊。
前面清晰的形,是阿莫多瓦鐘愛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憑借這片他捧得戛納電影節影帝。
背後分明的影,熟悉的影迷都能看出來,就是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本人。
意圖再明顯不過——
導演将自己的痛苦與榮耀,投射到電影的幕布裡。
沒有刻意的煽情,沒有失真的色彩。
隻有一位飽受孤獨和病痛的高齡導演,關于童年、關于欲望、關于電影的喃喃獨白。
我的所有電影都代表我,但是這一次我走得更遠,在其中的是我的靈魂。
故事從一場身心俱疲的老年危機開始。
大導演薩爾瓦多,一把年紀,偏偏沾上了毒品。
因為他太痛苦了。
有生理上的——
失眠、耳鳴、慢性咽炎……身上沒有一處是好使的。
醫院裡拍的CT,眼花缭亂。
人上了年紀,活成一本豐富的醫學病例。
△ 字幕來源:彎彎字幕組
還有精神上的——
恐懼、焦慮,交替發作的抑郁症……
他把自己泡在泳池裡,沉在一種無處着力的空虛中。
五十多歲,老了嗎?
那隻是20年前的阿莫多瓦吧。
所以在憐憫中,亦有一絲調侃。
到底是哪一種痛苦讓他越過雷池?
電影沒明說。
Sir猜,是孤獨。
作為知名導演,薩爾瓦多粉絲衆多,卻孑然一身。
電影裡有這樣一幕。
深夜,睡前,他在書上劃下一段話:
孤獨一直與我相伴
我無法将它從心裡驅散
我倆之間的距離近得不能再近
可各自都在自己的世界裡
再細品,不難品出文字裡的況味:
這份孤獨,跟愛情有關。
薩爾瓦多年輕時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無疾而終的戀情。
兩人一見鐘情,卻因為對方沉迷毒品分手。
他還把這段感情寫成小說,陰差陽錯拍成了舞台劇。
名字就叫做,《上瘾》。
公演那天,滿場。
觀衆席有個男人,全程沒鼓掌,卻哭得最厲害。
不難猜,他就是《上瘾》的男主原型。
因為這出戲,失聯多年的兩人搭上了線。
“重溫一下舊日吧。”
兩位50多歲的昔日戀人執手相看,擁抱,激吻。
分别之後,薩爾瓦多把剩下的海洛因倒進馬桶。
時隔多年,這一次,愛終究戰勝了瘾。
故事先說到這,我們暫時從電影抽身,回到現實。
導演阿莫多瓦在采訪中說,這段情節确實有真實做引。
我确實經曆過一段被抛棄的愛情,那是破碎的。當你必須與一個你仍然愛的人分開時,那是不自然的。
但關于吸毒、戒斷、重逢、熱吻,都是虛構出來。
兩個50歲的男人熱情洋溢地接吻的場景,我覺得很美——我從來不敢如此親密。
為什麼這麼拍?
因為遺憾。
生活中的阿莫多瓦,是一個特别害羞的人,他錯過很多,也失去很多。
他說隻有在文字、電影裡,他才放得開。
一絲不挂,自由自在。
《痛苦與榮耀》就是一部赤裸且肆意的自傳性電影。
阿莫多瓦将回憶、内心一刀刀剖開,在電影真實與虛構裡療愈痛苦,縫補遺憾。
愛情,隻是其中一部分。
有更早的“不良教育”。
因為有音樂天賦,加入了唱詩班。
還有“關于我母親的一切”。
電影的第一個畫面,就是母親在河邊洗着衣服,身上馱着年幼的薩爾瓦多。
兒子依戀母親,母親全心愛着兒子。
但母子之間,卻是兩條河裡的兩片葉。
母親被生活壓彎了身子,兒子卻擡頭向往天空。
小時候,因為家裡窮,母親希望薩爾瓦多上免費的神學院。
薩爾瓦多不願意,奪門而去。
成名後,母親想搬來和薩爾瓦多一起住。
薩爾瓦多以“生活方式不同”拒絕。
當然,這些也都是阿莫多瓦的真實經曆。
虛構的地方在于,他借電影,說出了那句“抱歉”。
很抱歉
我沒有成為你想要的那個孩子
我僅僅因為做自己而辜負了你
真的很抱歉
以及“欲望法則”。
懵懂的薩爾瓦多最初的欲望。
對男人。
一個炎熱的午後。
薩爾瓦多在熾烈的陽光下讀書,被曬到中暑,上床休息。
家裡的泥水匠幹完活,想就地洗個澡。
半睡半醒之間,薩爾瓦多瞥見泥水匠的身體。
泥水匠洗完,讓薩爾瓦多遞條毛巾。
當泥水匠毫無保留地出現在他面前。
他被擊中了。
毛巾脫落,暈倒在地。
阿莫多瓦個人非常喜歡電影裡的這場戲。
它拍的是欲望,卻幹淨透明。
它拍出一個男孩的欲望初次覺醒時,千鈞一發的微妙和沖擊。
你會發現,這一幕幕,都是阿莫多瓦過去作品的回響。
△ 《不良教育》《關于我母親的一切》《欲望法則》
毫無疑問,《痛苦與榮耀》是阿莫多瓦最私密的作品。
卻依然能打動許多人。
這是一個絕對坦誠的創作者,在自我獻祭之後,與觀衆産生的共振。
無關性别、無關性向、無關身份。
但最讓Sir動容的地方,是電影裡的那些“對她說”。
這個她,不是某個人。
而是電影。
痛苦與榮耀的根源。
阿莫多瓦借角色之口,說出了自己對電影至情至性的告解和告白。
他從小就愛上電影。
對電影的概念總是聯結着夏夜的微風。
巨大的一面牆,刷成白色,電影就投映在上面。
尤其記得那些有水的電影。
聽到潺潺水聲,孩子們就忍不住想撒尿。
所以他童年的影院,聞着永遠是尿味。
後來他遭遇創作瓶頸。
寫不出東西,拍不成電影。
但沒有電影,他無異于行屍走肉。
角色名薩爾瓦多,在西班牙語裡,是“拯救者”的意思。
電影,就是阿莫多瓦的拯救者。
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危機催生了這部《痛苦與榮耀》。
他在電影中放下了很多遺憾和心結。
到最後,還是放不下電影。
最後,Sir想用阿莫多瓦的一段話結尾。
談他與電影。
年輕的時候,他想征服電影;
可到老了才發現,自己不過是電影的囚徒。
電影對我來說是超越職業或者工作的,電影定義了我的生活方式。
像一個電影囚徒一樣地生活。我關注健康、減肥、保持最佳狀态,這一切主要是在為我的下一部影片做準備。
我完全投入到電影吸血鬼的懷抱裡,清醒地沉迷于對它的追求之中。
如今,除了拍電影之外,在生活中,我形單影隻,龃龉前行,隻有我的貓、我的魂、電影與我為伴。
吾之所求,僅此而已。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