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海鮮水産批發市場?車流如織,燈火通明,,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上海最大海鮮水産批發市場?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車流如織,燈火通明,
沉寂了近半年的江陽水産品市場
昨天重新開市,
上海人的“海鮮聖地”又回來了!
夜幕降臨,人氣漸旺,一車車活魚活蝦進場,一家家經營戶回歸,來自長三角各個城市的采購商也重新聚在這裡,要把全球各地的水産品帶回去。“活起來”的水産批發市場,為許多人帶來希望。
隻做批發,不接待散客
8月中旬以來,上海進一步有力有序推進農貿市場的複商複市,要求各區在落實各項防疫防控措施基礎上,及時恢複批發市場和菜市場的經營,應複盡複。昨天,“大江楊”、“小江陽”兩個水産品批發市場重新開市。
下午5點,海岸君在江陽市場1号門看到,為了把好“入口關”,保安人員在入口處一一查驗“兩碼”,即健康碼和“一碼通”。“所有進入市場的人員需要出示‘一碼通’,并查驗健康碼和48小時核酸陰性報告。”海岸君在保安的手持PDF上看到,當日已掃碼517人,其中23人的健康碼“不合格”。“主要是超過48小時了,在門口就把他們勸退了。”
“一碼通”則需要提前申請。經營戶填寫并提交《江陽市場複市商戶從業人員備案表》之後,才能在“江陽一碼通”小程序中找到自己的信息,然後再填寫商鋪号、住址等信息,經過工作人員審核,才能賦碼。海岸君了解到,目前江陽市場已取消零售業務,不接待散客,隻允許完成登記并賦碼的經營戶、采購商入内。
此外,工作人員告訴海岸君,目前市場僅恢複了部分經營面積,尚未全部開市。“疫情防控很關鍵,我們先開一部分市場,再逐步推進。這兩天,很多經營戶也在打掃衛生,清洗魚缸,消毒店面,聯系客戶,做好各種準備工作,要把生意重新做起來。”
複市首日,老客戶就來了
作為全國水産品的重要集散地,上海的江楊、江陽、東方、上農批、嘉燕等五大水産市場的年交易量近90萬噸,總交易額260多億元。其中,長三角客群占了大頭。江陽市場複市首日,就有一批長三角采購商聞訊而來。
“我是從南通過來的,怕路上堵車,下午就到了。”龍福水産的戴雲龍站在停車場裡,旁邊停着一輛冷鍊車。他告訴海岸君,水産批發市場最熱鬧的時候是半夜。因為是老客戶,他無需進入市場接貨,而是在晚上8點後,合作多年的經營戶就會陸續把甲魚、鳗魚、桂魚等鮮活河鮮送出來,裝車後連夜開回南通,再批發給當地的水産經營戶。
“我這輛車是南通到上海的專線,除了大年三十不跑,其他時候天天兩地來回。”他說,今年3月到7月,是從業20餘年以來第一次“暫别”上海。“沒法到上海進貨,隻能跑去杭州,但那裡的水産批發市場規模比較小,品種買不齊。”重回江陽市場,戴雲龍最期待的是“穩定”,希望疫情不再反複,生意能夠安穩。
在他的隔壁,停着一輛杭州來的貨車,裡面裝着一筐筐的甲魚。石海蛟騎着電動平闆車,從市場裡趕來,一個擺尾穩穩地停在了車廂後,方便對方将甲魚卸下來。“我們是前兩天接到的複市通知,當然很開心啦,休息得太久了!”口罩遮不住眼角的笑紋,他告訴海岸君,為了順利複工,他天天都去做核酸,還要提供老家的核酸證明,再申請“一碼通”。
“除了做好各項防疫措施,這兩天還忙着給客戶打電話。”他說,疫情期間,不少客戶等不到他們的回歸,轉頭找了新的供應商,如今為了搶回老客戶,自然要多打電話,聯絡感情。“今天是第一天複市,我們隻進了平時三成的貨量,慢慢來,相信隻要品質好、服務好,老客戶會回來的。”
經營帝王蟹、珍寶蟹、斑節蝦、鮑魚等高檔海鮮的老康,則對複市充滿信心。“我的老客戶基本都回來了,他們看中江陽市場的品種齊全,當然還有多年合作帶來的信任和默契。”
“從一條泥鳅到一隻帝王蟹,都能在這裡買到。”站在人來車往的檔口前,老康望着燈火通明的市場,眼神堅定:“上海擁有兩個國際機場、擁有這麼多國際航線,世界各地的海鮮全都有,一手貨源的價格也是最低的。再加上周邊交通發達,城市配套到位,上海從前是全國水産品的最大集散地,以後也會是。”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張钰芸
圖 片 | 張钰芸
編 輯 | 陸佳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