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知行合一三大核心

知行合一三大核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09:21:29

知行合一三大核心(蘇格拉底的知德合一和的知行合一)1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甚至把這四個字當做座右銘來踐行自己的人生。

作為儒家思想傳統的發展,王陽明從程朱理學的格物緻知向外求,回到了心學裡的向内求。

所謂知行合一,這個“知”,如果沒有“行為”來配合的話,這個“知”就不落地,不切實際。

反過來那個“行為”如果沒有“知”作為基礎的話,那個“行為”就不能堅持,不能長久。

這裡的知和行,是相互配合着一起探索着一個人的自我,去尋找儒家最高的追求——緻仁,緻聖之道。

而且這個知和行,也很符合中國哲學的模糊性,并沒有去給你清晰定義,知是什麼,行的邊界又是什麼。

模糊性同時也意味着普适性,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西方哲學則不一樣,作為知和行這種經典的概念,蘇格拉底在兩千年前也讨論過這個問題。

不過他說的是知德合一,知是認知,德是德行, 知德合一是蘇格拉底的招牌理論之一。

一個人如果知道什麼是德行,他才有可能有真正的德行。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什麼是德行,卻又碰巧做出了德行,那隻是運氣,不持久,也沒有意義。

比如孝順,如果你知道孝順而沒有去做,代表你沒有真正的知道孝順,那個“知”,隻是腦袋裡面聽說過,書本上看到過,你沒有真正了解孝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反的,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什麼叫孝順,也許偶爾可以做出孝順的行為,但那是碰巧,為什麼?

因為他并沒有真正了解孝順的重要性,他就不會堅持下去。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這裡的知行合一雖然是修行儒家至高境界的方法,也是追求心中“善”的方法,但是其實在“知行合一”這個理論背後,并沒有特别規定這個“行”必須得是善。

而蘇格拉底不一樣,他的知德合一裡,德行就是善,是一個公民應該做的善。

并且他還給這些德行做了分類:一類是一個人生而為人應該有的行為,一類是一個人按照他的職責應該有的行為。

前者是你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你應該有什麼德行的修養?

後者是你作為一個公民,一個法官,一個士兵,你應該有什麼樣的德行?

每一次蘇格拉底和人談知德合一的時候,被人都會覺得很簡單,因為大部分人都會理解德行就是第二類行為。

但是真正的難點,其實是第一點,你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你的人性裡應該擁有什麼樣的善?

這個善,就是蘇格拉底另一個招牌金句——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過,而人性深處那個善,那個應該做什麼的“知”就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事情。

也是從這個觀點裡,蘇格拉底還說了一句現在依然流行的話——無知是最大的惡。

知才能獲得人性那個善,那麼無知自然也就成為了惡。

通過這個推論,蘇格拉底還說過,沒有人是故意為惡的,他們隻是錯把惡,當成了善,一個搶劫犯去搶銀行,并不是說他知道這是錯的,而是他覺得錢就是最大的善,那麼去争取自己的善,就是善。

從這一點上,蘇格拉底和王陽明其實是一個思想。

蘇格拉底說,他并不能給别人帶來善,而是像個助産士一樣,幫助别人生出智慧,從而讓他自己找到自己的善。

王陽明也有過一個例子,王陽明讓一個小偷脫光衣服,小偷不願意,于是王陽明說為什麼小偷會羞愧,因為他内心還是有善的,這個善是可以通過良心來自我激發的。

王陽明想要去表達,真正強大的人,懂得用良心激發人性最大的善意。

從對善惡的理解上,蘇格拉底的知德合一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背後都有一緻的想法。

不過蘇格拉底的強大理性也會有些缺陷,比如忽視了感性的作用,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一時沖動做出來的,這些感性下的沖動并不代表着我們不“知”。

隻是“知”的力量,在感性大腦面前,就是個弟弟。

所以,王陽明的心學,提出來時已經是快2000年後了,相對來說會更完善,也更能考慮人性中感性的力量,所以反而更适用于這個時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