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西秋雨不斷,西北地區東南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持續出現降雨過程 。據中央氣象台預報,9月15日至16日,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7日之後,華西地區又将有一次較強降水天氣過程。哪些天氣系統影響華西地區的降雨過程?中國氣象報記者專訪了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符嬌蘭。
符嬌蘭表示,近期我國有兩輪較強降雨過程,降雨集中期分别在15日至16日、17日至20日。其中,15日至16日,降雨集中在西北地區東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四川盆地中東部和南部、重慶西部和南部、貴州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7日至20日,降雨過程從華西地區開始,由西向東影響我國,西北地區東部、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南西部、黃淮、華北、東北等地将先後出現中到大雨;其中,陝西、四川盆地、河北、河南、山東、遼甯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
符嬌蘭說,近期華西地區的降雨過程,與幾個天氣系統有關。首先是環流形勢特點為東高西低,即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于西風帶高空槽的下遊。較為活躍的高空槽,将槽後的北方幹冷氣流向南輸送;而總體偏北偏強的副熱帶高壓将暖濕氣流向北輸送,緻使冷暖空氣交彙于華西等地,給該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
此外,前期台風“燦都”在東部海域回旋,有利于副熱帶高壓位置穩定、高空槽東移緩慢,雨帶因而滞留少動。這一環流形勢會導緻15日至16日四川盆地等地降水持續。
随着西風帶高空槽東移發展,17日至20日,雨帶就開啟自西向東的移動模式,影響範圍廣,降水強度強。
而這種東高西低的環流形勢,也是華西秋雨的常見天氣背景。
符嬌蘭說,華西秋雨是氣象學上的說法,民間也有不同的稱謂,陝西一帶稱“秋淋”,貴州叫“秋季連陰雨”,四川更形象喊“秋綿雨”。華西秋雨是夏秋季節轉換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移、冷空氣南下,冷暖氣流交彙阻滞于我國西部地區,帶來綿綿多雨的特殊天氣現象。華西秋雨通常出現在甘肅、陝西、四川、貴州、湖北、湖南、雲南等省份。
陰雨寡照是華西秋雨的顯著特點,雖然降水強度不大,但由于雨日多,所以累積雨量較大。考慮到近期多個天氣系統相互作用較為複雜,也需留意局地強降雨。
華西秋雨常影響川西高原、陝甘甯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地區等地,這些地區地質條件特殊,應注意連陰雨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農業方面,也應加強農田排澇降漬、清溝理墒,抓住陰雨天氣的間歇期,及時收割、晾曬成熟作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