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出自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詞《木蘭花·拟古決絕詞柬友》,全詞: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骊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楞伽,音léng qié,亦作“楞迦”,梵文音譯。楞伽山,在古師子國,今斯裡蘭卡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納蘭性德,為清代康熙皇帝重臣納蘭明珠的長子,原名納蘭成德,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年少聰穎,飽讀詩書,拜學者徐乾學(清初大儒顧炎武外甥)為師。康熙十五年(1676年),納蘭性德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康熙愛惜其才,留他在身邊,授三等侍衛,不久後晉升一等侍衛。納蘭性德曾多次随康熙出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納蘭性德抱病與好友聚,醉後不起。七日後,溘然而逝,虛齡三十一歲。
“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适用;宋詞适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緻”(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詞,清新隽秀、哀感頑豔,有南唐後主李煜遺風。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性德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康熙十六年(1677年),盧氏難産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 并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悼亡詞的一個高峰。
納蘭性德的詞作,現存300餘首,悼亡詞之外,其内容還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等不同方面。《木蘭花令·拟古決絕詞柬友》是一首描寫愛情的經典詞作,其中的句子,也多被後人引用。
1. 木蘭花(令),原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全詞共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
拟古,(詩文)仿效古人的風格形式。《決絕詞》,古詩文中的一種形式,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态與之決絕。如漢樂府民歌《白頭吟》(傳為卓文君所作),唐代元稹創作的《古決絕詞三首》等。柬友,給朋友的信劄。
2.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
上阙意譯:相愛的人,如果如初識時那麼地深情、那麼地投入,怎麼還會有後來的背棄呢?輕易的變了心,卻還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使用了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班婕妤(婕妤是宮中嫔妃的等級稱号),西漢才女,漢成帝劉骜的妃子,遭到趙飛燕的嫉妒、殘害。班婕妤寫有五言詩《怨歌行》(《團扇歌》),以秋扇閑置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劉孝綽的五言詩《班婕妤怨》點明“妾身似秋扇”,後來的人們遂以秋扇喻女子被棄。
3. “骊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意譯:與你像唐明皇和楊玉環一樣,有過生死不離的誓言,即便馬嵬訣别,也不生怨。可是你怎麼又能比得上唐明皇呢?他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在生死離别之後,仍然念念不忘舊情。
下阙引典唐明皇和楊玉環的故事,并借用了白居易《長恨歌》裡面的詞句。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712年至756年在位,“安史之亂”退位為太上皇,谥号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後世稱其為唐明皇。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對唐明皇和楊玉環的故事,作了生動的描寫。“安史之亂”,唐明皇于馬嵬坡無奈賜死楊玉環,楊玉環死前曾言“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唐鄭處誨《明皇雜錄》(成書于855年):“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人斜谷,屬霖雨涉旬,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還化用了唐代詩人李商隐《馬嵬二首》其二裡的句子“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薄幸,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
1. “新裂齊纨素,皎潔如霜雪。裁作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飙奪炎熱。棄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絕。”(班婕妤《怨歌行》)
2.“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蔔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無複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李商隐《馬嵬二首》其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