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教育部門教學質量提升計劃

教育部門教學質量提升計劃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7 10:44:26

教育部門教學質量提升計劃?一、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2022年工作計劃》提出的各項任務和目标,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線,以強化教學管理為抓手,以推進課程改革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标,強化責任意識,團隊意識,研究意識,充分發揮教導處、教研組的研究、指導和服務的職能,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努力開創我校教學教研工作新局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教育部門教學質量提升計劃?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部門教學質量提升計劃(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工作計劃)1

教育部門教學質量提升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2022年工作計劃》提出的各項任務和目标,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線,以強化教學管理為抓手,以推進課程改革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标,強化責任意識,團隊意識,研究意識,充分發揮教導處、教研組的研究、指導和服務的職能,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努力開創我校教學教研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扭住一個中心—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我們要将“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尋求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全面提升教和學的水平。

  1、落實好當堂達标、單元過關和各年級教學質量檢測,及時進行質量分析,并定期進行教學調度。監測結果将作為教育決策和指導學校、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認真抓實、抓好。

  2、切實提高畢業班教學質量。本學期将落實畢業班的階段考試制度,由教研組安排好畢業班教師的輪流命題工作,并要做到及時認真批改,及時正确評價。同時大家要積極共同研究探讨畢業班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效使用教學資源,盡力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堅持“課堂抓主流,課外抓輔導”的做法,加大畢業班的培優補差力度,因人而異,講求實效,确保畢業班三率(單科及格率、全科及格率和綜合比率)均位居全縣前列。

  (二)突出兩個重點—課改實驗和校本研修

  1、深入實施課改實驗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要把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心任務,穩步推進新課程實驗工作。

 (1)繼續做好新課程教材的學習培訓立足校本,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組織教師參與學習培訓;繼續組織教師參加各級與課改實驗工作相關的業務培訓與教學研讨活動,同時也要創造條件,邀請專家到我校講學,進行課堂教學引領。

 (2)強化“五個一”的新課程教師成長檔案制度。每位教師都應在教學業務檔案中建立“五個一”(讀一本好書;寫一篇有質量的教學反思/論文;編一份較高水平的期末考試卷;設計一節優秀教案;上一堂優質課)的教師專業成長專檔。該專檔作為學校教學常規檢查的必查項目之一。

 (3)舉辦新課程教學現場研讨會,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發揮課改基地校和“龍頭”學校的示範和輻射作用,整合資源,讓資源利用最大化。積極開展新課程标準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40分鐘即時效率。注重發現典型,總結經驗,及時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2、深入開展校本研修

  科研是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的重要途徑。本學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兩大工作:

  (1)深化校本研訓,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以不會的随時向會的請教,熟練得教不熟練,以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為途徑,努力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和能力;以課堂教學為抓手,以課例為載體,教師分層(實踐型、成長型、研究型)制定專業成長計劃,教研組整合教師專業成長計劃,提出針對性較強的校本教研計劃,并積極落實到位;繼續開展骨幹教師薦讀活動,積極倡導教師将理論學習與自己的教育行為結合,努力開展“同課異構、同課走班”“個案研究、叙事研究”等日常性行動研究,繼續開展優秀論文、案例和優質課評選活動,努力提高校本教研水平。

  (2)加強過程性管理,紮實推進各項課題的研究進程。

  兩個省級“十一五”陶研立項課題要按計劃規範實施,保質保量做好這些課題的過程性工作,積累好原始資料,并舉行一場有水平的成果推廣研讨會,征集一批優秀課題論文、案例、設計等進行彙編。縣級“十一五”第二批課題要認真做好第三階段的研究(結題研讨),要努力讓課題研究引領一批青年教師,錘煉一批骨幹教師。

  (三)搭建三個平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堅持以人為本,研訓結合,以研促訓,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1、學習交流平台—“骨幹教師每周薦讀”和校刊《橋風》的定期出版。這是一個融自主學習反思與同伴互助于一體的平台,讓廣大教師互學共進。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教育教學的故事、論文、經驗等都在這裡交彙、碰撞,引領教師吸取教育前沿理論,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

  2、專業引領、帶動平台—骨幹教師講學(經驗講座或課堂教學展示)和“走出去”“請進來”的專家講學。本學期,要大力挖掘校本資源,充分發揮現有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骨幹力量的引領作用,開展課堂研讨、專題講座、教師座談等校本培訓活動。

  3、教學展示平台—教師教學崗位技術練兵比賽、課改“龍頭”校的課題(專題)研究暨課堂教學開放活動及各種優質課優秀論文評選活動。本學期要針對本校實際,結合教育局及教師進修學校評優活動,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相應的評選活動。

  (四)強化四項工作,确保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1、加強教學常規教研與管理,努力在管理的科學上求突破。

  (1)從備課(提高有效性)、上課(體現時代性)、作業(加強精選性)、輔導(注重及時性)、評價(倡導發展性)等環節入手,修訂、完善科學化、人文化、精細化的教學管理體系,為教學工作高效、有序運行奠定基礎。各校要結合教師績效考核,嚴格教學常規“月檢”制度,積極開展自查整改和評比活動,使每一名教師紮紮實實做好應該做好的本職工作。

  (2)嚴格執行省頒《課程計劃》,要開齊學科,開足課時,保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順利實施。中心小學将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教學常規檢查,加強教學“五環節”落實情況的檢查,做好過程性的文字記載、情況反饋,整改跟蹤等,不斷規範教學管理,全面落實《課程計劃》,保證教育教學有序運轉。

  2、加強教學常規監控與評價,努力在評的科學上求突破。

  (1)嚴格考試管理,強化過程性評價,突出評價的發展功能,小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實行日常評價與期末綜合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成績評定實行等級制。

  (2)考試的綜合比率(及格率、優秀率和鞏固率)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上級主管部門考核我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影響社會與家庭對學校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考核教師教學業績的重要指标之一。對于綜合比率較差的班級,學校将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教學調研與監控指導。

  3、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努力在研的特色上求突破。

  (1)發揮備課組的職能作用,備課組要加強組内研究,使備課組活動落到實處;又要注重組外交流,使教研組活動求得實效。工作中要不斷閱讀、不斷學習,學理論文章,學他人實踐,勤記錄:做好文摘;善分析:理好所得。

  (2)本學期要繼續完善“教研日”制度和健全片區聯校教研網絡,重新調整校際教研組,紮實開展教科研工作,每次活動做到“四定”,把握“研究”: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以研興教。

  4、加強學生素質的培養,努力在基礎加特長上求突破

  (1)全面貫徹執行《XX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計劃(試行)》,保證開齊學科,開足課時,特别要關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2)切實做好“XX杯”作文競賽、數學競賽、六項技能競賽、綜合知識競賽以及美術、書法等競賽的培訓工作,争創佳績。

《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工作材料》感興趣的朋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01.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工作方案

02.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年工作方案

03.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04.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年工作方案

05.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工作計劃(1)

06.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工作計劃(2)

07.學校教學質量提升計劃

08.畢業班工作方案

09.學校中考備考方案

10.中考正常發揮的三十六計

11.抓好常規管理是學校辦學質量的生命線

12.中考百日沖刺動員會上的講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