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深有感觸,我反思了一下,發現我這人總是喜歡把還沒發生的一點小事預想得非常壞,想各種可能發生的情形,上各種平台搜集相關的信息。但其實,事情真的很簡單,真的沒有想象那麼複雜,路就在眼前,到了它發生的那一刻才知道是如此的自然。
說白了就是在不斷内耗,既浪費時間還讓自己心情不好,并把壞情緒表現在臉上,傳遞給身邊人。内耗,即個人的内部消耗。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在這快速發展的經濟、無比密集的人流、無處不在的競争中,大多數年輕人都會陷入或輕或淺的内耗之中。
什麼是内耗?簡言之,就是即使一天什麼都沒幹,也感到身心疲憊,處于一個十分焦慮的狀态之中,對什麼都提不起精神。繼而,這種心理狀态影響到個人行為,從而導緻懶惰、頹廢、失眠等。
那為什麼會内耗呢?根據個人經驗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害怕别人的目光和評論,害怕成為焦點。大多數喜歡内耗的人通常性格也會比較内向,不太會與人交流,當自己身處在被陌生人包圍的環境中往往會感到十分焦慮。這種情況多般發生在需要在衆人面前說話或與領導老師前輩交流的時候,如做pre,答辯,報告等場合。他人的目光對内向人來說簡直如同利劍,直戳心髒。那為什麼會害怕别人的注視呢?其實是因為過于在于他人的評價,高度敏感,往往會過度腦補别人不經意的一句話,解讀他人的言語,從而導緻内心十分不安。如此,在人際關系中一直處于一個緊張焦慮的狀态中。
二、對未來的不确定。很多時候,内耗型人格的人常常在做某件事的時候瞻前顧後,害怕選擇錯誤。例如,就自身親身經曆而言,被社會推着考了研,考上了我卻一度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真的正确,每天擔心自己三年後畢不了業,找不到工作,更害怕辜負家人的期待。這種情況往往都是由于想得太多太遠而導緻自己精神壓力大。尤其在這個競争如此激烈的社會中,當身邊同齡人都無比優秀的時候,很多人會産生一種同輩壓力,不斷地進行自我否定。其實,這本質上是因為沒有弄清楚一個問題:究竟想要什麼?因為沒有目标,更顯得像一隻無頭蒼蠅到處亂竄。
三、其實,再深究一下,本質上是因為不自信。内耗型人格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喜歡自我否定,并喜歡追求完美主義。我們總是能說出别人身上的優點,卻不能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總是不滿意自己。
那麼如何拒絕内耗呢?
一、站起來,接納自己!對人際關系感到害怕,其實大部分時候都是自己想得太多,導緻會産生别人都在盯着你的錯覺。其實,沒人會一直注意着你!就像你一樣不會一直注意别人一樣。想清楚這一點,那就大膽地站起來吧!不要縮着!我一直喜歡告訴自己:沒什麼大不了的,總會過去的!批評表揚都是身外之物,不要讓一時的沮喪或興奮打破生活的節奏,我們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人無完人,不必要求自己在方方面面都表現地如此完美;緣分也是如此,不必渴求每個人都會喜歡自己。
二、明确自己的目标!即使不能明确知道未來幾年内的目标,但最少今天要做什麼我們可以确定一下,内耗一般是因為想得多做得少。讓自己忙起來吧!人不能閑的,“閑”真的能“發慌”。目标要有,不必要求它多麼的宏大,普普通通具體的目标就好了。
當然,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從現在開始吧,不要讓自己一直處于焦慮的狀态的中,不能讓人的價值就這麼被消耗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