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率很高的中世紀,藝術家們為了表達對生命的敬畏,就誕生了新的“死神與少女”題材!
如古斯塔夫·克裡姆特所創作的《死亡和生命》,畫面上死神耀武揚威,在一側冷眼旁觀着活着的人們!也許在洋洋得意,也許在替她們算命,想着你們中哪一位會先來我這裡報道呢!
還有16世紀的德國藝術家漢斯.巴爾東.格裡安,他對巫術、魔法和死亡也十分感興趣。1510年年他創作的三幅《死神與少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畫面上有三個人,一個骷髅,代表着死神,三個人代表人生的三個階段:懵懂的少年,青春的少女,還有年老的婦人,少年無憂無慮盼望着長大,青春少女正在梳妝打扮,整理着自己的頭發,而老婦人正面臨着死亡的恐懼,用雙手擋開死神!而死神,則用一個沙漏為所有人的生命數着倒計時!
愛德華.蒙克一生面臨了很多不幸,母親、父親、妹妹的相繼離去,對他打擊很大,所以他對死亡也體會深刻,1894年蒙克創作了這幅《少女與死神》,所不同的是,畫面上少女與死神,是擁抱在一起!從這點可以看出來,蒙克就像畫中的少女一樣,不懼死亡,甚至與死亡為伍,因為他看多了身邊的死亡,所以才能如此坦然以對!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死亡也是一種解脫!
“死亡與少女”的題材,起源于中世紀的一種名為“骷髅舞”的藝術形式。“骷髅舞”表現了中世紀“死亡普遍性”的寓言,就是說不管人在生命的哪個階段、處在世界的哪個位置,不變的是死神都将永遠相伴!
骷髅舞提醒人們生命有多脆弱,現實生活中的榮耀是多麼沒有意義!無論你是傻子或是智者,乞丐或是國王,富有還是貧窮,在死神那裡都一樣!
這些藝術家們通過少女與死神的渲染,讓死亡表現得更加極緻、更殘忍!也有許多藝術家渲染了情,死神帶走少女,不止是帶走她的生命,也是為了讓她成為永遠的伴侶!
在曆代帝王将相中,即使你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即使你煉丹修道,也無濟于事,在死亡面前,誰都無能為力!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更注重于心靈的甯靜,死後的價值和意義!按照佛教的說法,死亡是涅槃,是靈魂的永生,是天堂極樂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