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全集》、“人教部編版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均有收錄
【作者簡介】
蘇轼,字子瞻、和仲,号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luán)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轼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創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蘇轼于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畫所寫的題畫詩。
【字詞解釋】
惠崇:福建建陽僧人,宋初九僧之一,能詩能畫。《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
蒌蒿(lóu hāo):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種類。《詩經》中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蘆芽:蘆葦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魚的一種,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髒有劇毒。産于我國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産卵。
上:指逆江而上。
【原文翻譯】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
鴨子在水中嬉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滿是蒌蒿,蘆葦也開始抽芽,
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實戰演練】
1.《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中描寫的景物有動有靜,其中動态的景物有哪些,靜态的景物有哪些?
答:動态的景物有河豚和鴨,靜态的景物有竹子,桃花,蒌蒿還有蘆芽。
2.《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這首詩自然表達了作者對春天來臨的喜愛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詩詞賞析】
這一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轼以其細緻、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全詩春意濃郁、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詩人蘇轼提出的“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東坡題跋 》卷五《書摩诘藍田煙雨圖》)的理念,在他的這首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