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北極渦旋異常偏強

北極渦旋異常偏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4:42:30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在海洋中尺度渦對障礙層及海表溫度的影響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尺度渦是海洋中半徑為幾十至幾百公裡的旋轉流體。北半球順時針旋轉的渦旋稱為反氣旋渦(逆時針旋轉則稱為氣旋渦),反氣旋渦内近表層海水輻聚下沉而具有較高的海表溫度,因此常被稱為“暖渦”,這些渦旋能夠促進海氣熱量和水汽的交換,有利于雲和降水的形成,對局地海洋環境變化和海氣相互作用過程有重要影響。

研究人員在分析孟加拉灣中尺度渦特征的過程中發現,該海域反氣旋渦内海表溫度在冬季的時候明顯度低于周圍水體(平均約0.7℃)(圖1),主要原因是孟加拉灣近表層海水鹽度較低,鹽度的垂向變化在海水層化中起主要作用。反氣旋渦内輻聚過程使表層暖水下沉(同溫層加深)的同時,近表層淡水的聚集使混合層變淺。因此,混合層以下、同溫層以上的障礙層厚度增加(約50%,達近50米)(圖2),該障礙層會阻礙熱量的垂向傳輸,在冬季海表失熱的情況下,渦内變淺的混合層使海表溫度降幅大于周圍水體。這一過程會抑制海氣熱量和水汽交換,同時将熱量存儲于障礙層内(出現高達1.1℃的次表層逆溫現象),利于春季海表的迅速增溫。該現象可能普遍存在于冬季海表鹽度較低的海域。該研究結果可為更準确地評估中尺度渦在調節海氣相互作用過程中的貢獻以及改進海氣耦合模式提供參考依據。

相關研究成果以Anticyclonic Eddies Enhance the Winter Barrier Layer and Surface Cooling in the Bay of Bengal為題,發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上,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員何慶友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員詹海剛為論文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中科院等的支持。

北極渦旋異常偏強(研究發現反氣旋渦造成海表降溫)1

圖1.冬季孟加拉灣中尺度渦内平均垂向溫度、鹽度和密度東西剖面

北極渦旋異常偏強(研究發現反氣旋渦造成海表降溫)2

圖2. 冬季孟加拉灣中尺度渦影響上層海洋層化結構及海氣相互作用示意圖。圖中左側為氣旋渦(Cyclonic eddy),右側為反氣旋渦(anticyclonic eddy);Div.:海表輻散,Conv.:海表輻聚,Evap.:蒸發,MLD:混合層深度,ILD:同溫層深度,BLT:障礙層厚度;青色代表冷而淡的近表層海水,品紅色代表障礙層内暖水,藍色代表深層冷水

來源: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中科院之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