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前書法家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的字,筆畫瘦勁挺拔、輕重相濟、結體修長妙巧,布局動靜呼應、連綿有序,非常耐看,越看越思越有味,令人叫絕,不愧為一代書法大家名師。
啟功先生認為田字格、米字格的中心,以及九宮格的中宮,并不是字的重心點位置。
啟功先生在其書法講座中談道,他通過對古人字的測量研究發現,如下圖所示将一個正方形的各邊進行13等分,其中,居于中間相互距離3格的4個交點所在的橫豎線段分别将正方形内每條橫豎線段劃分成5:8或3:5。他把這四個交點稱作漢字的4個重心點。并且說一個字實際上有4個重心點,掌握了這4個重心點,寫出來的字就好看(見《啟功教授講書法》視頻)。
首先,田字格、米字格的中心點,實際上是正方形格體的幾何中心點,也是衡量字在格體内寫得是否居中的标志點;九宮格的中宮是一個居于格體最中間位置,且面積為整個格體面積九分之一的正方形,而不是一個點。書法界傳統認為,這一區域是衡量筆畫結體的集中度的标志,并有“中宮緊收”或“收緊中宮”之說。
而啟功先生所說的四個點,因分别将橫豎線分成了5:8=0.625,或3:5=0.6。數值計算雖然準确,似乎接近于黃金分割0.618,但畢竟不是準确的黃金分割值。所以,這四個點并不是黃金分割點。
啟功先生在其書法講座視頻中為證明他的四個重心點論,列舉了“人”、“大”、“仁”、“戈”、“教”、“放”等字例,每字筆畫所在位置、結構劃分等與其4個重心點雖有所吻合匹配,但理用牽強,且難以讓人準确領會把握,并且沒有使人感覺到這四個重心點與字的重心有何重大關聯。下圖左邊是啟功先生演示4個重心點的效果圖,右邊是把規範楷體字放進他的格體劃分圖中的效果。
啟功先生所講的字有4個重心點,如果連接各點則形成了一個正方形,實際上與九宮格所講的中宮區域類似,隻不過是重點強調了中宮的四個角點。兩者都是相對于格體而言體現了漢字結體時筆畫相對集中布局和集中指向性的區域,但各占格體的面積分别為11.11%和5.325%,也有較大差異。
其實,一旦對格體确定了筆畫相對集中區域,也隻有把字寫得具有一定大小的規定時才有意義。如果在格體内寫的字大小不一樣時,那麼字的實際筆畫集中區也會随之發生變化,那麼,格體固定的筆畫集中區便失去了參考意義。
本人在研究漢字構形規律和發明設計漢字間架結構全息測定圖時,特别設定了在正方形格體(稱作字間框)内書寫面積占格體面積50%大小的字,此區域叫字區框(或字區圖)。并且發現在字區框内有一邊長正好和字區框邊長成黃金分割比的菱形被橫豎畫引導線正好分成九個平行四邊形,字的筆畫結體則主要集中在這一區域内。因此,把這一菱形區叫做漢字結體主體菱形九宮區。其中間一宮成為漢字結體時筆畫避讓、指向性區域,故稱其為字的中宮,而非格體的中宮。
在這樣的設定下,字區面積占格體面積的50%;筆畫結體主體區的面積約占字面積的38.19%;字的中宮面積約點主體區的16.67%,約占字區面積的6.925%,約占格體面積的3.429%。相對于九宮區的中宮以及啟功先生的四重心點所構成的面積要小得多,但更加符合漢字結體的實際規律。
如下列字筆畫結體的主體區域以及筆畫變形性避讓,都吻合了測定圖中的主體區和字的中宮。
所以,啟功先生所講的四個重心點并非字的重心問題,而是體現字結體集中度的“中宮”問題。
那麼,漢字的重心到底是什麼,又将如何确定呢?
在物理學、建築學、數學等知識領域裡為了研究物體或圖形的勻稱、平衡與穩定性,都講重心以及重心的确定問題。而且,對于獨立的物體或組合體、獨立的圖形或組合性圖形,都隻能有一個總重心。而且,對于非規則的物體或圖形可利用懸挂法來确定其重心。
組合的物體或組合的平面幾何圖形的重心是由分物體或分圖形的重心,按照理學二力平衡原理求重心一樣。
回過頭來,還是說一說以頭朝上站立姿态示人的漢字,既不能傾斜,更不能颠倒。為了使字能夠寫得方正、工整、勻稱、平衡、穩定,人們總在研究漢字的重心問題。甚至有人說,當左右、左中右結構型漢字各部分的重心在一條水平線上時,字就穩定。或者說當上下、上中下結構型漢字的各部分的重心在同一豎線上時,字就穩定……那麼,到底是怎樣的呢?
漢字是由基本筆畫構成的偏旁構件排列組合在一起的線條體形态,既不是物體,無質量和重量可言,又不是象數學中的幾何圖形那樣具有規則性和封閉性,那麼又将如何看待漢字的重心以及平衡和穩定性呢?
首先,正如前面所講,獨體字隻有一個重心,而合體字可以看作是由各偏旁的分重心再組合成一個總重心。
人們對漢字的重心感和穩定性認知體驗,其實往往是通過漢字裡的中豎性筆畫或上下相關交點所在直線的垂直程度,以及字下部筆畫的支撐性來獲得的。而平衡性則以中豎性筆畫左右兩邊的筆畫組成的對稱感,以及從左右偏旁或字頭、字中、字底恰當的比例組合所帶來的勻稱感來感知體驗的。
如“中”字的重心和穩定感是由豎畫的垂直度來決定的,而平衡感則是由豎畫切割“口”所得兩邊的部分是否具有左右對稱的效果來看待和感知的。同時,對“口”處于豎畫線上的什麼位置來決定字的勻稱感。如果豎畫寫得不居中或不垂直,便會給人以重心不穩的感覺;如果“口”被豎畫分割得左右不勻等,則會給人以字不平衡的感覺;如果“口”位于豎畫線靠上、正中或靠下位置,都将使字看起不不勻稱。當我們把“中”字放進全息測定圖中時,便可以感知其重心、平穩及穩定性。
再如簡簡單單的規範手寫體的“十”字,豎畫可寫得正好過橫畫的中點位置,以表現其具有左右對稱之美。豎畫還要寫得被橫畫分割為上下呈黃金分割關系,使其呈現上短下長具有科學的視覺審美,同時也體現了漢字上密下疏的構形特點,從而使其重心穩定、勻稱而平衡。将其放入全息測定圖中,可以明顯看到其優美的構形特點:豎畫與幾何中心豎線重合,橫畫被豎畫分成左右對稱;橫畫靠上,接近于主體區上三宮的下邊線,其重心穩定、結構勻稱而又平衡。
下面結合全息測定圖,對各種結構類型漢字的重心及平穩性加以分析探讨。
首先看具有對稱特征的獨體字。如有中豎性筆畫,但不帶捺畫的“申、甲、由、王”等字,以及有中豎性筆畫,但帶有捺畫的“木、未、米、來”等字。均可以把中豎性筆畫作為其結構重心所在的直線。
當我們把它們放進全息測定圖中時,可以發現:沒有捺畫的對稱性獨體字的中豎畫與幾何中心豎線重合,以充分顯示其對稱性。而有捺畫的對稱性獨體字,因捺畫的伸展彰顯了字的左收右放效果,因此它們的中豎畫有所左移,恰和具有左收右放象征意義的結構中心豎線重合。
所以,我們談論字的重心所在的位置時應該有兩層含義。一是幾何中心豎線隻是字在格體居中位置時,把字左右均分的界線标志;而結構中心豎線實際上是漢字左收右放的界線标志。而且,當具有對稱效果的獨體字中沒有捺畫時,其中豎性筆畫則與幾何中心豎線重合,以反映字的對稱性;當獨體字中有捺畫時,其中豎性筆畫則與結構重心豎線重合,以充分體現左收右放的效果。
對稱性的獨體字如果有兩條中豎性筆畫,且無捺畫存在,那麼它的重心線仍與幾何中心豎線重合,而兩豎畫則與幾何中心豎線對稱布局。如下列例字
中間沒有豎畫的對稱型獨體字,同樣以幾何中心豎線作為結構重心所在的直線。如下列例字。
對于中間有豎畫且豎畫右邊存在筆畫或構件,或右邊筆畫重于左邊的不對稱的獨體字,其重心仍可看作在幾何中心豎線上,但由于橫向性筆畫的左低右高之勢并沒有使中間的豎向性筆畫線向左偏移過多,大部分情況下與結構中心豎線重合或仍與幾何中心豎線重合,或者居于兩者之間。如下列例字。
豎向性筆畫線左邊有筆畫構件的非對稱形字的幾何重心所在直線,仍以幾何中心豎線為标準,但因橫畫的左低右高,使得存在于豎向性筆畫左邊的筆畫構件的獨立可視性存在效果比較明顯,則使豎向性筆畫遠離幾何中心豎線,而與右宮的左邊線靠近或重合,但不會超過右宮左邊線。如下列例字。
象“丁、了、子、孓”等帶有豎鈎的字,其重心也視為在幾何中心線上,字的穩定性需要靠豎鈎去決定和調節。豎鈎采取了稍有彎孤的形狀及鈎的粗壯結實,增強字下部的張力使字顯得靈活平穩。特别是“了、子、孓”的橫折畫與豎鈎畫的交點處位于上二宮下邊線,而使其上下比例協調,美觀好看。
沒有中豎畫及捺畫的非對稱形獨體字,其結構重心所在的直線依然為幾何中心豎線,相關點、交點會在幾何中心線上。如下列例字。
有撇捺畫的非對稱型獨體字,結構重心線在結構中心豎線上,且相關交點則微偏幾何中心線以左些。如下列例字。
對于有撇畫存在,并向右下方傾斜的獨體字,其重心點仍在幾何中心豎線上,并在斜中求正。如“夕”字有撇和橫撇兩個斜勢筆畫,它們的傾斜程度一定要得當,既不能斜得太輕,也不能斜得太過。一旦掌握不好,字則失去穩定感。例字如下。
對于向左下方傾斜的字,一般都以斜鈎或橫折彎鈎構建了字的斜勢,如“飛”、“氣”、“戈”等,其重心所在的直線仍以幾何中心豎線為準。橫折彎鈎以橫的向右上方傾斜和折的内收而形成一種堅實構架,彎鈎部分則彎中有豎及内收以及鈎向豎直而具骨力強勁之感,使字顯得斜的豎挺穩當。帶斜鈎之字,雖斜但橫畫亦斜,且有其它點畫配重,或有撇畫及其它部件在左下部作輔助支撐,而使字穩定。如下列例字。
象“毛、屯、也、甩”這樣帶有豎彎鈎的字,除豎彎鈎外的其餘筆畫的布局都偏左上,字的結構重心線可視作與結構中心豎線重合或有所偏左,而由豎彎鈎畫的彎鈎部分的寬闊而彎中見平,彎平自然過度,正如有人形容的象平底鍋般平坦且舒展,穩穩托起整字。其實,我們仍然可以把幾何中心豎線看作是字的重心所在的直線。
(2)上下、上中下結構型字的重心及其平衡、穩定性
上下及上中下結構型字的平衡性,表現在字頭、(字中)、字底的寬窄高低占位之勻稱、協調所呈現的優美配比關系,以及在對稱之感中又表現出左收右放、上密下疏、中緊外松的審美效果。
如“多”字,如果上下構件的大小占位關系不夠協調,或間距不當,都将破壞字的審美。
上下結構型字的穩定性,表現在上下各構件的結構重心要落在同一豎線上。如“意”字,如果各部件的結構重心未在同一豎線上,存在多重心現象,字便失去穩定感。
因為幾何中心豎線是格體及字間框的中等分豎線,因此,對于上下及上中下結構型字而言,各構件的重心仍然都落在幾何中心豎線上,便有了穩定性。但對于有撇捺畫存在的字,因捺畫所特有的伸展性,使字在結構上則多以結構中心豎線為标準,某些中豎性筆畫或某些關鍵交點會落在結構中心豎線上。
對于上下結構型字的字頭、字底的科學合理、勻稱協調地占位,可按過撇捺畫交叉點的橫畫引導線、上下三宮的上下邊線、結構中心橫線、幾何中心豎線為界進行上下劃分,大體可分為五種占位法。現運用結體主體區外染色法表示字頭和字底的占位,并參照幾何中心豎線或結構中心豎線等觀察字的結構重心線。
①以過撇捺畫引導線交點的橫畫引導線為界的上下結構型字。此類占位法的字較少。
②以上三宮下邊線為界的上下結構型字。這類占位法的字較多。例字如下。
③以結構中心橫線為界的上下結構型字。這種占位法的字最多,可稱占位之最。這也充分說明了漢字上密下疏的基本構形特征,以及結構中心橫線的價值意義。例字如下。
④以幾何中心橫線為界線的上下結構型字。此類占位法的字并不多。
⑤以中宮下邊線為界的上下結構型字。此類占位法的字也非常少。
我們可以看到,當字中沒有撇捺畫時,其上下構件的結構重心線同在幾何中心豎線上;當字中有撇捺畫時,其上下構件的結構重心線一般都同在結構中心豎線上。
若從書寫角度劃分上中下結構型的字,其字頭、字中、字底構件各異,構成成份比較複雜,也有多種占位法。同樣,當字中沒有撇捺畫時,各構件的結構重心同在幾何中心豎線上;當字中有撇捺畫存在時,其各構件的結構重心則多與結構中心豎線重合。現對各種占位情況舉例如下,可自行觀察分析。
根據以上展示的字例可知,上下及上中下結構型字的上下各構成要件的結構重心同位于幾何中心豎線上,或同位于結構中心豎線上,字的重心穩定。至于其平衡性、勻稱性、協調性,則由各構件相應的寬窄和高低科學合理的比例占位來決定。
(3)左右、左中右結構型字的重心及其平衡穩定性
左右及左中右結構型漢字,各偏旁構件在組成成字時會因中緊外松的構形需要,而使筆畫産生相應的避讓穿插變形,但是各偏旁的原結構重心線可視作保持不變,形成以結構中心為支撐點的杠杆平衡。
如由“口、十”組在“葉”時,左右偏旁都發生了筆畫避讓變形,此時,可視其原重心線及重心位置不變,連接兩個偏旁重心點的成字則形成以結構中心為支點的二力平衡。
再如由“王、木、木”組成合體字“琳”時,三者的筆畫都有避讓式變形,但各自的重心線都仍然保持着原來的狀态不變,三個重心都位于過結構中心的同一直線上,結構中心成為三力平衡的支點。結構重心成為“琳”字的總重心,結構中心豎線成為“琳”字的總重心線。
再如由“口、其、斤”組成“嘶”字時,亦然。
所以,當左右及左中右結構型字的各偏旁構件的重心形成以結構中心為支點的二力或三力平衡态勢時,字則具有平衡性,結構中心豎線則為字的結構總重心線。
其實,左右及左中右結構型漢字的左右或左中右偏旁在排列布局時,既有各自大小不同的占位,還有高低、遠近的講究,從而使字看起來整體平衡協調美觀,但我們根本無法去諸個進行測量計算,借助于全息測定圖進行觀察分析各偏旁的占位和布局規律,卻是一個簡單易行的好辦法。
經全息測定圖的測定發現,很多偏旁在構字的過程中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形态和位置,我們把這種偏旁叫做剛性偏旁。而有些左偏旁則根據右偏旁的不同,其占位也随之發生改變,我們把這種偏旁稱做柔性偏旁。
而且發現左右型結構漢字中,左右兩個偏旁以結構中心豎線為界的占位法最多,共有近30個剛性偏旁所構成的字中大部分都是這種占位法。充分說明了結構中心豎線占位法,是左右結構型漢字中最廣泛采用的一種占位布局方式。同時,也表明了結構中心橫豎線的确是反映漢字上密下疏、左收右放基本特征的标志線。
在全息測定圖中,通過豎畫引導線以及過撇捺畫引導線與橫豎畫引導線、結構中心橫線、幾何中心橫線、圓的交點等能夠比較容易找到各偏旁重心所在直線較準确的位置。并發現左右結構型字的左偏旁重心所在的直線有如下左圖中所示的五種情況,右偏旁重心所在的直線有如下圖右圖中所示的6種情況。這種尋找判斷左右偏旁對應的重心線所在位置的方法簡單直觀,這也是全息測定圖又一強大的功能體現。
在全息測定圖中,我們通過以同一左偏旁構成的不同例字來觀察分析左右偏旁的占位規律,以及左右偏旁重心所在的直線位置。同時,還可以判斷哪些偏旁是剛性偏旁,哪些偏旁是柔性偏旁。
下列各字的左偏旁是剛性偏旁,并用紅線标注了和偏旁重心所在的直線。
下列各字的左偏旁也屬于剛性偏旁,對字的左右偏旁占位以及各偏旁重心所在直線不再一一标記,請自行觀察、分析判斷。
下列各字的左偏旁屬于柔性偏旁,會随右偏旁形态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另外,象歹字旁、矢字旁、舌字旁也是柔性偏旁。
左中右結構型漢字各偏旁占位情況比較複雜,但基本保持着中間構件的占位相對較密集,左偏旁占位小于右偏旁占位狀态,充分反映着漢字左收右放、上密下疏和中緊外松的形體特征。各偏旁重心所在直線,可按上面的規律在全息測定圖中尋找,現舉例如下,請自行觀察分析。
以上我們根據全息測定圖的定位與測定優勢,通過大量的字例展示了左右、左中右結構型漢字的偏旁構件的各種占位,以及高低遠近布局情況,反映了不同偏旁構件在漢字構形中的勻稱性組合規律。
至于左右及左中右結構型漢字的穩定性,則完全取決于偏旁的重心是否穩定,隻要把各偏旁的重心保持好了,且能夠使各偏旁的重心連結經過結構中心,那麼字就穩定了,也具有平衡性了,字也就美觀好看了。
(4)包圍結構型漢字的重心及其平衡穩定性
包圍結構型字分全包圍結構和半包圍結構,半包圍結構又有三包圍結構、兩包圍結構。
全包圍型漢字,以方框形緊緊包圍結體主體九宮區為特征。框呈上下長稍大于左右寬的豎長方形,四角頂點幾近共圓,框正則字正,框正内正則字的重心穩定。字的幾何重心線,仍和幾何中心豎線重合。框内部分的結構重心線與獨體字的結構重心線類似,若有豎向性筆畫時,自然也以豎直為正。以下字例展示仍不再作标記提示,相關結體規律,請自行觀察分析判斷。
各種三包結構型漢字的三包框仍以包圍結體主體九宮區為特征,框的四個頂點共圓。上左下三包框下邊的橫畫部分長且平于框上邊的橫畫,以使字具有穩定性;左上右及左下右三包框的右包邊下端低于左包邊下端,而使框具有強大的支撐性,方顯框正,框正内部構件正則字正。被包部分的結構重心所在直線,仍以獨體字的方法判斷。
例字如下,請自行分析研究。
左下右三包圍結構型漢字,以左下右包主體九宮區、上托九宮為特征。左右必包其内,上可超出九宮區,下不低于九宮區下邊線,以托住托起為宗旨。其結構重心線與幾何中心線合一。
上左兩包圍,以橫畫和豎撇畫或撇畫組成,由于撇畫向左下方的斜勢,使字的左上部侵入九宮區之内,故字的右下角則會超出九宮,方顯字正與重心穩定。
以上,我們利用全息測定圖對大量的字例測定展示,使我們直觀感受到了各種結構類型的漢字的形體特征和結構狀态,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可進一步分析和總結出漢字的基本結體規律,可為習字提供許多有益的構形指導和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