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報道,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于當地時間5月16日淩晨在曼哈頓的家中逝世,享年102歲。貝聿銘的建築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巴黎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美國搖滾名人堂、中國銀行總行和蘇州博物館等。他擅長以三角形、圓形和方形等簡單幾何形狀布局為基礎,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1983年,貝聿銘獲得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獎,也是第一位獲得該獎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評審團在給他的評語中寫道,“貝聿銘給予了我們本世紀最優美的室内空間和外部造型。”
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1935年,貝聿銘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建築學,因無法習得教授的古典繪畫技巧而轉學至麻省理工學院,并在1940年取得學士學位。1948年,他在獲得哈佛大學建築學碩士學位後不久,就被房地産巨商威廉·柴根道夫聘用,負責監督柴根道夫旗下韋布―納普建築公司的建築設計,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建築生涯。
當時,大多數哈佛的同學主要都在設計别墅,但貝聿銘很快便開始設計高層建築。他設計的第一個項目海灣石油大廈(Gulf Oil Building)成為了亞特蘭大的地标建築。以這段經曆為跳闆,貝聿銘在1955年與亨利·科布、伊森·倫納德共同成立了貝聿銘及合夥人建築師事務所,但在成立初期,主要仍在為柴根道夫的公司做設計,直到1960年柴根道夫的商業帝國遭遇财政危機時,事務所才找到理由成為一家完全獨立的公司。這一時期,貝聿銘的作品以其網格混凝土外牆為特點,包括1963年完工的紐約基普斯灣廣場(Kips Bay Plaza)、1964年完工的費城社會山塔(Society Hill Towers)和1967年完工的紐約銀塔(Silver Towers)。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此後,貝聿銘的作品更具雕塑性,如1967年落成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這座位于科羅拉多州的建築以雕刻式幾何學為特點,是貝聿銘第一個被普遍認可的項目,美國《新聞周刊》稱其為“突破性的設計”,這座建築也成為他往後被稱為“幾何學魔術師”的轉捩點。
貝聿銘設計的最著名的建築之一為位于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東館。這座建築采用玻璃和大理石構成的棱角結構與三角形的設計方案,與周邊環境和諧一緻,被譽為美國70年代最成功的建築之一,時任美國總統卡特也稱贊其是“公衆生活與藝術之間強烈聯系的藝術象征”。貝聿銘也被《紐約時報》資深建築評論家譽為當時最傑出的設計師。許多評論家認為,貝聿銘超越了現代建築随意、冰冷的風格,創作出了一座大膽的紀念性建築,溫暖,甚至令人振奮。
但貝聿銘最出名的作品當數他設計的巴黎盧浮宮金字塔,貝聿銘曾說,“如果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沒有做錯,那就是盧浮宮”。
1984年,為紀念即将到來的法國大革命200周年,時任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親自委托貝聿銘在這座曾經的法國王宮前進行擴建工程。但作為國家級的标志性建築,對其進行現代化擴建引發了巨大争議,金字塔方案公布後,很多人質疑,玻璃的設計會破壞這座數百年曆史的古建築風格。但在1989年,塔高21米,底寬34米,四個側面由673塊菱形玻璃拼組而成的玻璃金字塔最終建成。最後,這座設計長達13年的建築被巴黎人認可,在幾年之内,玻璃金字塔便成為巴黎的地标性建築之一。這不僅展現了貝聿銘的設計才華,還體現了他的耐心與毅力,他因而赢得了世界性的廣泛聲譽。
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貝聿銘曾表示,盧浮宮關乎建築,更是對一個文明的表達。玻璃金字塔提供了一個擁有曆史價值和比喻意義的象征性入口,寓意連接現代與古代。而這種現代與傳統的碰撞,也體現在貝聿銘其他的設計之中。作為華裔,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東方與西方的交融與跨越。
1917年4月26日,貝聿銘出生于廣州。次年,父親貝祖贻出任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總經理,1927年,父親調職至上海,貝聿銘在香港與上海度過了自己的童年與少年時代。這段成長經曆被認為影響了他融合自然的空間理念。他的建築常常用内庭将内外空間串聯,從而使自然融入建築。
香港中銀大廈,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貝聿銘在1974年回到中國,參加美國建築師協會組織的一場文化交流。他毫不猶豫地批評中國的建築,認為中國建築受蘇聯建築影響太深而變得平庸,他發表演講希望中國關注自己的傳統建築風格,而非盲目追随東歐風格。
1978年,貝聿銘拒絕了一個在故宮附近設計高層酒店的邀請,他擔心這種高度的建築會破壞城市的空間布局。他選擇到遠離市區的香山設計香山飯店。
貝聿銘認為,香山飯店的設計必須體現中國建築藝術的精華,因此借鑒了古典的園林與江南民居。最後的建築将幾何現代主義與中國傳統建築元素相結合,采用了玻璃天頂,将日光引入内廷,而布局方式則是一系列不規則的院落,主體後是曲徑通幽的中式園林。
貝聿銘在中國設計的另一座著名建築,是香港中銀大廈。1982年,中國銀行在香港籌建總部大廈,作為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貝祖贻之子,貝聿銘自然地接過了中銀大廈的設計。由于大廈由三角形和菱形構成,也遭受到了阻力。笃信風水的香港人擔心,大廈的尖角會帶來噩運。但大廈最終還是落成,并有70層樓,高100米,是當時香港的第一高樓,也是當時除美國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築物。
1990年5月,中銀大廈落成後,貝聿銘宣布退休,但此後他仍然參與了一些小型項目的設計,如蘇州博物館。1999年,貝聿銘受蘇州市政府委托開始設計蘇州博物館,最終在2006年落成。這個設計融合了貝聿銘的現代美學與中國傳統理念,選用了粉牆黛瓦的江南傳統建築元素,但在建材上卻選用了鋼材與玻璃,并融入了他慣用的幾何語言,以幾何造型為主,體現了東方與西方美學的交融。
博物館始終是貝聿銘青睐的設計對象,在《貝聿銘全集》的序言中,貝聿銘曾經寫道:“我最感興趣的,一直是公共項目,而我認為最好的公共項目就是博物館,因為它是一切事物的總結。盧浮宮關乎建築,但更是對一個文明的表達。我總能從博物館的建造中學到很多,如果不學,我就無法設計。從我在哈佛大學時期師從格羅皮烏斯的第一個項目,到我最近的作品,博物館一直都是我的主題,不斷地提醒着我,藝術、曆史和建築确實是合為一體、密不可分的。”
“重新審視天際線和創造标志物的建築師”
貝聿銘反對對建築潮流的簡單二分法,他曾表示,關于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讨論并不重要,這是個次要問題。比起建築被設計和建造的風格,更重要的是社區,“它對生活有何影響?”
但評論界對貝聿銘的描述與定義并不會因此停止。貝聿銘的建築設計被描述為徹底的現代派風格,2002年,傳記作家卡特·懷斯曼稱貝聿銘是“仍在實踐中的晚期現代主義中的最傑出的一員”。1983年,他獲普立茲克獎的評語則寫道:“貝聿銘給予了我們本世紀最優美的室内空間和外部造型。然而,他作品的意義遠不止于此。他始終關注建築周邊的環境。他拒絕将自己局限于狹隘的建築難題之中。四十年來,他設計的作品既有工業、政府和文化建築,也有中、低收入住宅。他對于材料的娴熟運用達到了詩一般的境界。通過他的敏銳和耐心,他将不同興趣和領域的人們吸引在一起去創造出和諧的環境。”
玻璃金字塔,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貝聿銘逝世後,多家外媒發文悼念他。《紐約時報》評論貝聿銘“是一名少見的能同時吸引房地産開發商、企業界領袖和藝術博物館董事的建築師之一,他所有的作品,從商業摩天大樓到藝術博物館,都代表了前沿與保守之間的謹慎平衡。”
半島電視台的一篇報道評價,貝聿銘以鋒利的線條和鮮明的結構打造了現代建築設計的獨特品牌,他的作品以強有力的幾何形狀和宏大的空間為世界各地的景觀增添了優雅,他在曆史的基底上融入了現代性。該報道還引用建築評論家、作家保羅·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的話稱,貝聿銘能用創新的事物突破極限,同時讓很多人産生興趣,因此,他能設計出像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那樣的建築物,既前衛,又受歡迎。
今日美國的報道稱,貝聿銘現代主義的摩天大樓改變了世界各地城市的天際線,報道引述美國國家建築博物館的首席策展人霍華德·德克爾的話稱,貝聿銘的建築幾乎對當地城市的環境都産生了影響,“當我們看到年輕建築師對現代主義重新探索時,人們開始關注貝聿銘的作品、他所表達的那種平衡,以及他去掉不必要的東西以揭示本質的方式。”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貝聿銘是一個重新審視天際線和創造标志物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遍布全球,遠遠不止于文化中心、摩天大樓和豪華酒店,他還設計了學校、醫院、市政建築和住宅項目。
作者 吳鑫 實習記者 聶麗平
編輯 張進 校對 翟永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