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家樂旅遊模式

農家樂旅遊模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21:47:45

農家樂旅遊模式?近年來鄉村旅遊持續發展,在帶動脫貧緻富、留住農村人口、改善人居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然而,各地跟風上馬鄉村遊項目的同時,部分地方鄉村旅遊由于前期規劃不當、缺乏運營管理人才等因素,出現千村一面、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現象,引不來客流,浪費了資源,也挫傷了當地村民的積極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農家樂旅遊模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農家樂旅遊模式(部分農家樂變農家愁)1

農家樂旅遊模式

近年來鄉村旅遊持續發展,在帶動脫貧緻富、留住農村人口、改善人居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然而,各地跟風上馬鄉村遊項目的同時,部分地方鄉村旅遊由于前期規劃不當、缺乏運營管理人才等因素,出現千村一面、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現象,引不來客流,浪費了資源,也挫傷了當地村民的積極性。

專家及業内人士建議,發展鄉村旅遊不僅要埋頭苦幹,還需有關部門合理引導、科學規劃,在基礎設施建設、從業人員培訓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助力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遊成富民支柱産業之一

近年來,脫貧攻堅讓鄉村水、路、電、網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欠發達地區鄉村旅遊發展提供堅實基礎,農家樂數量、熱度持續攀升。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内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農家樂”的企業有19.4萬餘家,其中超11萬家企業成立于5年内,75%以上農家樂企業為個體工商戶。據貴州旅遊協會鄉村旅遊與民宿發展分會會長吳比介紹,目前貴州民宿客棧總量超一萬家,3500多個自然村寨發展鄉村旅遊。

疫情帶來的不确定因素也讓農家樂成為短途遊熱門選擇。重慶市農家樂與鄉村旅遊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國慶節假期,全市鄉村旅遊行業遊客接待量達2173萬人次,同比增長10.2%;綜合收入達33.75億元,同比增長13.2%。

鄉村旅遊已然成為部分地區富民新支柱産業。

重慶市武隆區後坪鄉曾是深度貧困鄉,随着脫貧攻堅深入推進,當地基礎設施不斷提升。借助山區優勢,後坪鄉大力發展高山避暑遊,年接待遊客2萬餘人次,農産品供不應求,帶動戶均增收1500元。

鄉村旅遊的發展還推動了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甯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是移民村,曾經村民亂堆、亂放、亂建現象嚴重。自2017年自主發展鄉村旅遊以來,永新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如今道路平整、綠蔭成行,并在财政支持下進行了污水管網建設,去年全村農家樂收入近70萬元。

此外,鄉村旅遊發展在傳承弘揚民俗文化、吸引人才回歸鄉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鄉村旅遊産業也在不斷升級。北京部分鄉村旅遊從業者表示,在農民為主體、社會資本廣泛參與下,鄉村旅遊已從零星走向集群,從農家樂、漁家樂發展為農業嘉年華、農業主題公園,已成為融合一二三産業與生産、生活、生态的大産業。

“千村一面”有隐憂

有些地區發展鄉村旅遊冒進跟風,造成千村一面、難引來遊客,巨額資金“打水漂”;一些農家樂易受季節等自然因素影響,具有脆弱性;還有部分農家樂面臨基礎設施不完善、村民服務意識與能力不強、專業運營管理人才缺乏等問題。

造成這些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前期缺乏合理規劃、冒進投資,導緻同質化競争嚴重、經營内容單一。不少地區鄉村旅遊發展較為粗放,打造景點以種植花草、建設觀景台為主;服務僅限于提供餐飲住宿、棋牌K歌,不但缺乏吸引力,還易形成農戶間不良競争。

國慶節假期,重慶酉陽、武隆、沙坪壩等多個區縣紛紛推出以粉黛亂子草為特色的鄉村旅遊,但一些遊客表示,這類“網紅花”看過一次就再無吸引力。不少古鎮也缺少對本地特色文化的發掘,充斥各地都有的小吃和工藝品店,商業氣氛過濃,遊客很難找到鄉愁。

“客人普遍反映,農家樂周邊可玩景點和設施太少。”重慶市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村民趙本林說,傳統農家樂賣點主要是農家菜、季節性采摘、打麻将等,但如今客人還有垂釣、露營、研學等多元化需求。

——一些地區農家樂易受地理位置、季節等因素影響。江西新建區南矶鄉地處鄱陽湖南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每年秋天,數以萬計的越冬候鳥來此栖息,吸引遊客來看湖、觀鳥。南矶鄉黨委副書記萬輝說,幾年前,為引導漁民轉産發展生态旅遊,鄉鎮政府組織漁民外出參觀學習,并為每戶補貼資金,全鄉農家樂一度多達60多家,旅遊業成為鄉鎮主要産業之一。

今年國慶節假期,南矶山鄉隻有數家農家樂還在營業。經營多年的向陽飯莊負責人萬訪華說,以前靠吃旅遊飯年收入5萬多元,現在維持生計都困難。

記者了解到,國慶假期,由于水退得晚,進出南矶鄉道路被水淹沒,村民和遊客進出需依賴班船、快艇等,而快艇由私人運營,往返程費用需約300元一人。萬輝說,交通因素限制了客流量,全鄉2019年居住人口有2000多人,目前僅300多人,部分人員放棄從事旅遊業,外出打工。“希望改善交通狀況,使得豐水期遊客自駕車也能開進鄉裡,同時有助于吸引外來企業建設旅遊配套設施”。

甯夏南部山區鄉村旅遊也嚴重受季節影響,夏季自然風光引人入勝,遊客爆滿、一床難求;冬季草木凋零、氣候寒冷,門庭冷落。

此外,部分農家樂欠缺标準化,服務品質低,基礎設施差。農家樂往往散而小,缺少相應行業規範,村民未經專業培訓,服務意識、能力欠缺,一些鄉村基礎配套設施尚不完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甯夏某地依靠古長城遺址發展農家樂,雖有二十餘戶參與其中,卻隻有一戶外觀整齊漂亮的人家遊客較多。有遊客反映,其他家衛生條件和服務水平讓人心裡沒底。由于農家樂地理位置特殊性,市場監管很難到位,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農戶坐地起價。

部分村鎮水路電網、旅遊公廁、停車場、醫療服務等基礎配套設施還難以滿足遊客需求。一些民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鄉村旅遊經營者多半路出家,缺少專業規劃設計和經營管理人才。從開發層面看,不少經營者對鄉村旅遊發展僅憑一腔熱情,缺少成熟想法,造成投資浪費,影響日後發展;從經營層面看,缺乏專業管理策劃團隊,營銷策劃單一低效,一線人員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此外,“工匠”“傳承人”“田秀才”“土專家”等鄉土人才也匮乏。然而,由于鄉村地域發展水平限制,專業人才聘用成本較高,勞動力市場也缺少相應人才。

鄉村遊有待“提檔升級”

針對鄉村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專家及基層人士建議,有關部門應通過加強政策支持引導、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力度、加快完善鄉村旅遊标準化體系等方式,全方位提升鄉村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水平。

浙江省湖州市人大代表翁建英建議,各地政府應提供包括信貸資金支持、綠色通道、稅收減免等在内的政策支持;以線路和示範點打造為抓手,着眼全域旅遊,保證交通幹道、重點景區到鄉村旅遊點道路通暢,形成以點連線帶面的鄉村旅遊環線。

專家還建議有關部門通過規劃引領,構建布局合理、多樣化發展的鄉村旅遊産品體系和多業融合發展的産業體系,引導形成競相發展、錯位發展、特色發展、綠色發展的鄉村旅遊格局。

中國旅遊研究院長江旅遊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羅茲柏認為,需進一步挖掘激活鄉村特色文化,提升核心競争力。同時,加強鄉村旅遊與體育、康養、教育等跨行業合作,配套發展輕體驗、輕探險等更具深度的鄉村旅遊模式,以提高鄉村辨識度。

一些鄉村農家樂已開始嘗試差異化發展。例如,永新村農家樂今年打造了“共享庭院”,農戶既保有私人庭院,又彼此連通,按“一戶一品”發展,遊客可自由穿梭,享受差異化服務。“這樣避免同質化競争,增強了吸引力,村民都能受益。”永新村黨支部書記李文彬說,今年國慶節假期,全村農家樂收入是去年同期的五倍。

新疆烏魯木齊縣抓住冰雪運動熱契機,在烏魯木齊通往天山大峽谷、絲綢之路滑雪場等主要景點必經之路上規劃農家樂,并配套建設民宿、徒步小道等基礎設施。“夏天的經營項目和其他民宿差不多,主要是冬天很有特點,會有雪友預定來我這裡吃住滑雪。”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雲杉民宿業主張翔說。

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各地在推進鄉村旅遊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較高,卻疏于人員培訓。”山東台兒莊古城旅行社總經理王文玲說。

專家建議,有關部門可加大對鄉村旅遊從業人員的标準化服務培訓力度,提高一線員工服務技能,增強管理人員專業能力;分層次組織部門或重點鄉鎮負責人、經營大戶外出考察學習,開闊視野、拓展思路,着力培養一批鄉村旅遊發展營銷人才和管理骨幹隊伍。

吳比認為,目前,各類院校大多面向傳統旅遊需求策劃培養人才,在鄉村旅遊高速發展期,需要旅遊行業協會、主管政府部門、相關市場主體加強協調溝通對接,做好人才培養和儲備工作。

此外還要加強監管,盡快完善鄉村旅遊标準化體系。有關部門應加強對鄉村旅遊市場秩序、食品衛生、飲水、消防、社會公共治安、道路交通、景區遊覽設施、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和規範化管理,配套完善醫療救助、應急救援等,提升鄉村旅遊服務質量和水平。(記者馬思嘉、周文沖、張漫子、程迪、吳思、邵魯文、林碧鋒、馬锴、陳愛平)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