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頭發有什麼變化?人有多少根頭發?估計大多數人搖頭,這……怎麼數得清啊,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媽媽頭發有什麼變化?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人有多少根頭發?估計大多數人搖頭,這……怎麼數得清啊!
杭師大東城二小的學生,卻能說出這個數字。寒假裡,學校四年級組布置了一項特别的數學作業——給媽媽數頭發。昨天開學報到,學生都帶上自己的作業——一項項“數頭發”的實驗報告,絕對讓人腦洞大開。
都有哪些辦法?
短發媽媽多用面積法 長發媽媽多用紮辮法
直接測算
最容易想到 近半人采用此法
在四(1)班,最普遍的是“面積測算法”,全班學生近一半都用這個辦法。以學生陳悅的報告為例,她準備了尺子、小皮筋、一平方厘米紙片。
第一步,用尺子從媽媽額頭的頭皮根部開始量到後腦勺頭皮的根部,量出34cm;再用同樣的方法,從左耳到右耳頭皮根部,量出26cm,算出頭皮的大約面積:26×34=884平方厘米。
第二步,用一平方厘米紙片在頭皮量出一平方厘米的頭發,用小皮筋紮好,數出一平方厘米約有175根。計算得出:884×175=154700(根)。
頭發平分
讓媽媽紮滿可愛的小辮
用這個辦法的學生也不少。道理很好理解,就是不斷把頭發平分,一直紮小辮、紮小辮。
以學生王宇璇的報告為例,實驗器材很簡單:一堆牛皮筋。第一步,先把媽媽的頭發平均分為2份,其中一份用牛皮筋紮起來。第二步,把剩下沒有紮牛皮筋的頭發又平均分成2份,以此類推。直到可以數清頭發的根數為止,一共分了14次。第三步,最後一次數的頭發根數為23根,用23乘以2的積再乘以2,連續乘14次,結果是188416根。
當然,辮子的分法有很多,像甘濤旭同學,先把媽媽的頭發用梳子均分成28份,再取出其中一份,把這一份平均分成6份,這一小份數出來是700根。計算:700×6=4200(根),4200×28=117600(根)。
方格測量
借助小方格 讓頭皮面積更準确
頭皮形狀畢竟和長方形不同,簡單用長乘寬來算面積,誤差可能會大,好幾位同學想到了畫小方格來估算頭皮面積。李楊浩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實驗過程:
第一步,在A4紙上畫好每格為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把其中一個小方格镂空。第二步,拿畫好小方格的A4紙在媽媽頭上筆畫一下媽媽的頭皮大概面積是520平方厘米。第三步,取一縷媽媽的頭發塞滿镂空的一平方厘米的空洞裡,把頭發填滿空洞為止,數一下空洞裡有230根頭發。第四步,把媽媽頭皮的面積乘以空洞裡頭發的數量得出媽媽頭發數量,520*230=119600(根)。
用布轉移
用這個辦法的 隻有一位學生
這個辦法,看起來有點複雜,是盧廷軒同學設計的,他巧妙地用布作為中間算面積的“橋梁”。
第一步,用剪刀把布剪成媽媽的頭型。第二步,把40厘米*40厘米的紙畫好,裡面每格為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第三步,把布蓋在方格紙上,描繪布的外形,把邊界上的格點用黑筆描出,把内部的格點用紅筆描出。第四步計算,用畢克定理求布的面積:(20/2 703-1)*1=712平方厘米,也就是媽媽的頭皮面積。第五步,再數,媽媽的頭發1平方厘米有140根,計算得出712*140=99680(根)。
數學拓展作業演變成親情作業
孩子在頭頂摸來摸去 讓媽媽特别溫暖
看到學生交上來的實驗報告,東城二小校長鄭君輝馬上就在微信朋友圈曬了出來:孩子們腦洞大開,基礎實證的研究,贊!她說,學校各年級組都根據孩子年齡特點,設計了綜合性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副校長徐益萍是四(1)班數學老師,昨天她一直和學生在交流這個作業。“盡管學生的方法不是最嚴密的,但思考過程很有意義,我們數學組老師特意去網上查過,人的頭發一般在8萬到10萬之間,學生的估算結果還是比較接近的。”
讓老師們驚喜的是,在做的過程中,這份數學作業融入了很多親情。“昨天交流時,有學生說發現了媽媽有不少白頭發,太辛苦了。有的說,數完後幫媽媽一起洗頭發了。”徐老師說,家長們也給她發來信息,四年級的孩子漸漸長大,和大人會有距離感,而數頭發時孩子在頭頂摸來摸去,感覺特别溫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