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楊醫生。一個專注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管理的普通醫生。
運動是可以幫助我們控制血壓的,這點我想很多高血壓病人應該是都知道的。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提到,有氧運動平均降低收縮壓3.84mmHg,舒張壓降低2.58mmHg,所以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周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4~7天,每天累計運動時間30~60分鐘。但是有些高血壓病人卻發現自己在運動之後血壓反而變得控制得不穩定,這是怎麼回事?
通常情況下,我們大多數人的血壓是在上午處于全天血壓最高峰的時段,特别是早上6~10點鐘的時候,就是處于我們全天血壓最高的時間段。每天下午4~6點也有一個小高峰,隻不過沒有上午的那麼高,但是這個時間段也血壓高峰時段。晚上的平均血壓通常比白天的血壓要低10~20%,這種血壓波動類型我們稱為杓型血壓。少部分人可能會出現晚上的血壓不下降的情況,我們稱為非杓型血壓;如果晚上的平均血壓比白天的血壓低于20%以上,我們稱為超杓型血壓,如果晚上的平均血壓比白天的血壓反而更高了(>20%),我們稱為反杓型血壓,
如果我們高血壓病人正好在血壓高峰時間段運動則有可能反而會引起我們血壓的一個劇烈波動,從而不利于血壓控制。尤其是早上這個時間段是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峰時段,尤其需要注意避免。所以,提醒大家應該盡量避免在這兩個時間段進行運動,尤其是劇烈的運動危害更大。
在血壓低谷時進行運動是最好的。根據血壓波動的特點,建議高血壓病人在我們睡完午覺起來或吃完晚飯之後,這兩個時間段進行運動。如果血壓過高(180/110mmHg及以上)不宜進行運動。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時不要太過劇烈,因為運動太過劇烈會使心率過快,一般中等強度的運動是最适宜的,比如快走、慢跑、遊泳、打羽毛球、打籃球、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保持運動時心率在120~150次/分鐘,這樣的運動才更加有利于我們血壓的控制。
還有在運動的時候注意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時間,運動前有準備運動,運動後有放松運動。運動過程中也要注意觀察自己有沒有胸悶、心慌等不适的感覺,如果有的話就要立即停止運動。有的高血壓病人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高,那麼在運動前最好做一次運動評估,看看适合做哪種運動,做多長時間的運動。
#慢性病那些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