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籍是什麼意思?貫籍,讀音為guànjí,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在戶籍簿上登記入冊指戶口冊;謂遷至新地經過一定時間,取得入當地戶籍的資格,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貫籍是什麼意思?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貫籍,讀音為guànjí,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在戶籍簿上登記入冊。指戶口冊;謂遷至新地經過一定時間,取得入當地戶籍的資格。
詞源由來:在古代,籍是指一個人的家庭對朝廷負擔的徭役種類,也就是指其所從事的職業,如“鹽戶”(專門為朝廷煮鹽以服役的)、“軍戶”等。北魏詩歌《木蘭詩》中花木蘭家就是軍戶,所以“昨日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同一種戶役的人戶都編入一份冊籍。貫指一個人的出生地,如“鄉貫”、“裡貫”。《隋書·經籍志》“其無貫之人,不樂州縣編戶者,謂之浮浪人。” 白居易《新豐折臂翁》詩:“翁雲貫屬新豐縣,生逢聖代無征戰。” 籍貫合在一起,指一個人的出生地(貫)和家庭徭役種類(籍)的登記文件。《魏書·景穆十二王列傳》:“太興弟遙, ……遷冀州刺史。遙以諸胡先無籍貫,奸良莫辨,悉令造籍。”不是說胡人沒有出生地,而是沒有注冊。《魏書·宦官列傳》:“石榮籍貫兵伍……”即其籍編于軍隊。 從魏晉時期開始,國家對籍貫加強掌控,以避免徭役和賦稅的流失。《魏書·食貨志》:“自昔以來,諸州戶口,籍貫不實。”指出當時籍貫的漏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