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漢族的一種傳統民間活動。元宵節起源于漢代。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人們慶祝這一點,也是慶祝新年的延續。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自古以來就伴随着許多習俗;吃元宵:意味着團圓、和諧、美麗,日子越來越繁榮;
一起來欣賞古人描寫元宵節的詩句:
三五月華新,遨遊逐上春,
相邀洛城曲,追宴小平津。
樓上看珠妓,車中見玉人。
芳宵殊未極,随意守燈輪。
----唐·陳子昂《上元夜效小庾體》
這是初唐之時,元宵夜相聚宴飲的習俗,火樹銀花,寶馬香車,再加上美酒佳肴,歌舞絲竹之美景。
月色燈山滿帝都,
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唐·李商隐《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晚唐時期,元宵之夜,人們為了賞燈觀景,盡情地享受這歡樂的時光,都傾室而出,老百姓們或一家一戶,或三五成群,形成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流;很多達官顯貴,駕着各種華美的車輛,一排排、一串串,擠滿了條條大道,車辇所過之處,飄來陣陣濃郁的幽香。詩人據想像,極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熱烈氣氛。
月滿蓬壺燦爛燈,
與郎攜手至端門。
貪看鶴陣笙歌舞,
不覺鴛鴦失卻群。
天漸曉,感皇恩,
傳宣賜飲酒杯巡。
歸家恐被翁姑責,
竊取金杯作證明。
----宋 · 佚名《鹧鸪天》
這是北宋元宵節,元宵節不僅時間延長了(五天),而且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燈籠更是大大地超過了唐代,又新增了煙火、燈謎等花樣,确實盛況空前。元宵節期間,皇帝與民同樂共觀燈火,與近臣宴飲。尤其是宋徽宗趙佶,每年元宵夜親自上宣德樓觀燈并賜酒給樓下的仕女。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唐伯虎《元宵》
這是唐伯虎在元宵節所作,也交代了在元宵節這天的期許,在這如此美妙的元宵節如果不盡興遊玩,開懷大笑,怎麼對得起這樣的吉日良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