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縣以寶山鎮為中心的湑水河兩岸從1949年至今,先後十五次出土殷商青銅器,數量達680多件,主要為兵器,酒食器和祭祀禮器次之。百分之九十九的青銅器上沒有文字,僅有三件有銘文,其中兩件器物銘文相同。銘文分别是“銅山父已”圓罍和“亞伐”方罍。
要揭秘這些銘文含義及其後面的曆史故事,先得弄清楚這些青銅器罍的功用和年代。
“銅山父已”圓罍,1992年在城固縣陳邸村出土,通高42.8厘米,口徑18.7厘米,腹徑35.3厘米,腹深38.3厘米,圈足19.6厘米,重9506克。罍内壁底處有“銅山父已”銘文。這四個字,“銅山”是地名,“父”乃父親,“已”是人名。
查史料得知,銅山屬夏代大彭氏國管轄(今江蘇徐州下轄的銅山區),因境内微山湖中銅山而得名。
夏代大彭氏國(彭祖封國),“地産堅金”,其以冶鑄貨币、銅器名重天下。商王武丁四十三年(公元前1207年),征伐滅其國,在銅山鑄造了一批實用盛酒器圓罍,以紀念父親神靈的護佑之功。在甲骨文中,“父已”指武丁的父親小乙(又稱後祖乙,亞祖乙,商代二十二代國君)。
1976年10月在城固縣寶山鄉蘇村肖冢出土商代銅方罍兩件(另一件在洋縣博物館),因有銘文“亞伐”兩字,故名“亞伐方罍”,通高51厘米、口縱12.9厘米、口橫15厘米、腹深39厘米,重15.9公斤。
亞,甲骨文中,原稱商王朝主管軍事的武官,或商王朝治下地方方國的首領為亞。但這裡亞特指商代二十三代國君武丁,有甲骨蔔辭:“……亞祀父已……”可證;伐,即征伐。這件亞伐方罍酒器應是商王武丁,為紀念父親神靈護佐其征伐西羌、東夷、鬼方拓疆擴域之事而鑄造的。
“銅山父已”銅罍和“亞伐”方罍,作為商王武丁曾鑄造擁有的酒器,為何會遺落在漢中城固呢?這是因為武丁中興,征讨四方,到其末年,商王朝的統治範圍西至陝西,原來控制漢水流域的巴人已向武丁稱臣。
漢中盆地地理位置特殊,是控制西南最好的地方。北有秦嶺,南有巴山,駐兵易守,進兵難攻,在曆史上是軍事必争之地。戰國時,秦得漢中,滅楚又滅蜀,以霸西南。
因此,武丁在漢中盆地中部的城固設立了重要軍事據點,以此控制西南各族。這時,商王武丁将酒器罍賜給派往軍事管理城固的皇族使用,周武王滅商後便遺落在城固,被數千年歲月封存,直至重見天日。
來源:城固宣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