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跻。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注釋
①選自《詩經·秦風》。兼葭(jiān jiā),蘆葦。
②〔蒼蒼〕茂盛的樣子。
③〔伊人〕那人,指所愛的人。
④〔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邊,指對岸。
⑤〔溯洄(sù huí)從之〕逆流而上去追尋。溯洄,逆流而上。洄,逆流。從,跟随、追尋。之,代“伊人”。
⑥〔阻〕艱險。
⑦〔溯遊〕順流而下。
⑧〔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遠卻無法接近。
⑨〔萋萋〕茂盛的樣子
⑩〔晞(xī)〕幹。
⑪〔湄(méi)〕岸邊,水與草相接的地方。
⑫〔跻(jī)〕(路)高而陡。
⑬〔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
⑭〔未已〕沒有完,這裡指還沒有幹。
⑮〔濱(sì)〕水邊。
⑯〔右〕向右迂曲。
⑰ 〔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白露落上變為霜。我所說的那個人,就在河水水一方。逆着水流去找她,道路阻礙又漫長;順着流水把她找,好像就在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上面露水還沒幹。我所說的那個人,就在河水水岸邊。逆着水流去找她,道路阻礙上坡難;順着流水把她找,像在水中小沙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露水還沒完全幹。我所說的那個人,就在河水水源邊。逆着水流去找她,道路阻礙又多彎;順着流水她找,又像在水中小洲間。
賞析
《蒹葭》出自《詩經·秦風》,是一首抒情詩。詩中寫深秋露重霜濃,水邊蘆葦蒼蒼,詩人冒着秋寒徘徊岸邊,思慕的人兒卻在水一方。詩人逆流而上去尋找,道路崎岖而漫長;順流而下去尋找,她仿佛又在水中央。伊人似近而遠,忽隐忽現,可望而不可即。
全詩分三章,采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兩句寫景,三四句點明主題——道尋“在水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繪追尋的情狀。這不僅使詩歌有一唱三歎、回環往複的美感,還起到了深化詩歌意境的作用。每章的開頭均以景起興,利用蘆葦、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種蕭索凄迷的氛圍,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見的怅惘心情。三章又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時空序列,“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變化,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執着;從上遊到下遊,從此岸再到彼岸,地點的變化,寫出了主人公不畏險阻地一再追尋、幾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蹤迹飄忽,難以尋覓。這首詩朦胧、含蓄,曆來被譽為情深景真、風情搖曳的好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