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14:48
80後的農村小夥伴們,暑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到野外親近大自然。大自然帶給大家歡樂,同時也暗藏着許多危險。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兩種危險的小動物,洋辣子和螞蟥。
洋辣子學名褐邊綠刺蛾,各地的方言叫法不一,我們鄂北老家話講洋拉子。
夏天,我們都穿着短袖短褲,隻要人的皮膚碰到它的毛,它的毛刺就會殘留在皮膚毛孔裡,毛刺上的毒素會讓你一個星期痛苦不堪。剛開始很疼,像火燒過一樣,過了大半天,才會緩解。但這才這是剛剛開始,疼過之後就是癢,癢比疼更難受,你要是沒注意碰到了,或是撓了一下,會讓你大罵自己手賤。
洋辣子
它們還總是喜歡躲在樹葉的背面,不仔細看是看不到它們的。特别是一種叫木子樹的樹上,基本上每一片葉子後面都會有一隻或更多的洋辣子。所以我們見到木子樹,都是避之不及的,但是有些小樹苗是很難引起注意,一不小心腿掃到上面,那就自認倒黴了。
木子樹葉
棗樹上也多得要命,這是我用淚換來的教訓。外婆家院子邊有棵大棗樹,棗快成熟了,我嘴饞爬上去摘棗吃。等我爬到樹上才發現,樹葉上好多小小的洋辣子,我進退兩難。盡管我小心翼翼,但身上還是被刺了三四處,嘴饞的教訓。
有一次,我在外面解手,但是沒有帶紙,所以就扯了一片楊樹葉子解決。解決好後突然感覺屁屁上好癢,再看那楊樹葉上,有一隻豌豆大小的洋辣子。還好不大,毒性很小,不過也讓我難受了一兩天,那兩天真是體會到了坐立不安的感覺。
陸上一霸洋辣子,水中一霸是螞蟥。在不流動的水域,如池塘和小水溝,稻田裡,都有螞蟥存在。螞蟥咬人不疼,跟蚊子叮差不多,所以自己很難發現被吸血了,一般是身邊的人捉醒。
螞蟥
我們小時候抓到螞蟥,如果離家近,就扔進煤爐,讓它火化。如果在外面,就找一根小木簽,從它的肛門插入,一直插到從口出來,給它翻個面。然後把木簽插在土上,讓太陽曬幹。螞蟥是越小的越危險,小的會鑽到人體内,不容易被發現。而大的很容易發現,而且最大的那種螞蟥,我們叫牛螞蟥,它不吸人血,聽說隻吸牛的血,我們經常拿來玩。它的身體收縮的時候,像一個小球,很好玩。
牛螞蟥
我有一次去池塘摘野生菱角吃,齊腰深的水。我摘了一個,感覺我的小雞雞怎麼癢癢的,一開始沒在意。過了好一會,還在癢,我用手摸了一下,吓我一跳,一條螞蟥更吸在我的包皮尖上!我趕緊跑上岸,扯掉螞蟥,血流了好久才止住。
第二天醒來,那地方腫了,像一隻花苞一樣,尿尿都困難。于是我跑到村衛生室,女村醫給我抹了點紫藥水。第二天算是消了腫,但是會時不時地癢,撓也不好撓。幾天後我又跑去摘菱角,結果又被吸了,還是在原來的地方。我算是真服了,真怕了,從此再也沒去摘菱角了。
們慢慢長大,這兩種蟲子也越來越少了,各種農藥殺蟲劑,讓很多昆蟲已經滅絕了。現在的洋辣子,己成了人們桌上的一道菜,我真是佩服現在的人,啥玩意都敢吃。螞蟥也有人工養殖的了,成了藥材。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呀。
洋辣子成了一道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