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隻迷路的東北虎跑進了黑龍江的一個村莊,一些接受采訪的村民紛紛表示老虎太可怕了,老虎太大了等等。
我們知道非洲有許多兇猛的野生食肉動物,獅子、獵豹、鬣狗等等在非洲大草原上角逐,但是在亞洲,老虎有點一枝獨秀。
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它們沒有碰到對手,在亞洲分布十分廣泛,存在9個亞種。
隻是随着人類科技的進步,其中三個亞種已經被宣布滅絕,而其他的基本也在動物園裡掙紮,所以我們對它們的印象有點扭曲,總感覺它們是“鐵憨憨”。
黑龍江這個村莊居民的感受才是真實的,老虎肯定很可怕,在很久以前它們肯定給亞洲居民留下一些深刻印象,我們骨子裡就是怕它們的;老虎也很大,特别是東北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老虎,身體就能長到3米長。
東北虎隻是它生活在中國的一個名字,它去了朝鮮就變成了朝鮮虎,而去了俄羅斯就變成了西伯利亞虎。
然而,有意思的是,就算老虎風靡亞洲,體型巨大,連人類都怕它三分,但是它們卻從來沒有征服過蒙古大草原。
當然,這不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在曆史長河上,老虎從來沒有去到内蒙古和外蒙古。
圖注:麝鹿
蒙古草原上的動物
既然蒙古經常和大草原聯系在一起,那麼這裡肯定是生活着一些食草的動物,除了野兔,野山羊等,還有幾種比較奇怪的,比如賽加羚羊——有點像外星生物,還有麝鹿,擁有劍齒虎一樣的獠牙。
圖注:賽加羚羊
不過,和非洲大草原相比,蒙古就顯得太貧瘠了,這裡的環境可以用極端來形容。
和非洲差不多,蒙古草原降水量非常少,但是蒙古的冬季卻有異常大風,這是這裡樹木稀疏的原因之一,非洲雖然也叫大草原,但是卻有着繁茂的相思樹和灌木叢。
在風化和侵蝕的作用下,蒙古的很大一部分土地都被沙漠化,主要分布在蒙古南部和西部,形成了一個曆史書上經常出現的沙漠——戈壁!
蒙古差不多55%的土地被草原覆蓋,主要分布在蒙古的中部和東部,但是這些草原上隻有大約6%擁有樹木。
圖注:戈壁古爾萬塞汗國家公園
蒙古樹木稀少也有人類活動的因素的,因為在蒙古曾經砍伐也是很嚴重的,這裡的條件恢複起來沒有其他地方快。
雖然非洲和蒙古一樣極度缺水,但是非洲并不缺少讓野生動物戲水去暑的池塘,而蒙古的缺水就真的是蓄水能力不行。
在蒙古這樣極端的環境下,哺乳動物雖然也來到了這裡,但是它們過得并不好,你會發現蒙古基本沒有大型捕食者,因為這裡實在太貧瘠了,食物實在太匮乏了。
食物的匮乏養不起老虎這樣的大型肉食動物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你會發現這裡并不缺少捕食者,其中也包括了貓科動物——雪豹和兔狲,隻是雪豹生活在更高海拔,而兔狲和家貓一般體型。
圖注:兔狲
真正在蒙古草原稱霸的捕食者可能是狼,不過也隻是體型中等的狼。
從外表上看,老虎好像怎麼都比狼要強許多,既然狼可以有足夠的獵物,老虎為什麼不行呢?
圖注:蒙古狼
其實,就捕食能力而言,狼是不輸老虎的,它們是群居動物,而且還有捕食策略(群居動物往往更聰明,因為它們需要配合狩獵),而老虎卻是單打獨鬥。
老虎的捕食缺陷
所有老虎都生活在深山老林裡,“虎落平陽被犬欺”,從這句諺語中就能看出老虎離開深山的戰鬥力。
老虎适應了叢林捕獵沒錯,隻是有一點我要辟謠一下,老虎身上的顔色并不是很多人說的那樣起作用的。
你會發現,老虎的顔色在叢林裡是非常顯眼的,所以很多人說它的顔色讓它隐蔽在樹木中有點不對,但也不是完全不對。
這個是因為,老虎根本不需要考慮這個顔色,因為幾乎所有的非人類哺乳動物都是“色盲”,一般都是雙色視覺。
老虎那顯眼的黃色在它的獵物眼裡根本看不出來,它把自己隐蔽起來的更多原因是這個,而不是簡單的顔色融入樹木。
(題外話: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還會發現大部分哺乳動物皮毛的顔色都驚人的相似,這是因為哺乳動物隻生産真黑素和黑色素,這個也是非常有趣的知識點。)
圖注:老虎鼓鼓的腳掌
為了配合自己隐蔽在叢林裡,老虎腳上有非常厚的“氣墊”,可以讓它無聲無息地靠近獵物,然後發起緻命一擊。
在蒙古大草原上沒有老虎捕獵的條件——隐蔽和悄悄靠近,所以它們的捕食能力會大打折扣。
其實就速度上而言,老虎瞬間的爆發應該是比狼快的(具體我沒有找到相關數據),但是它們絕對沒有狼的耐力。
因此,即使食物允許的情況下,老虎也無法複制狼在蒙古草原上的成功。
最後
老虎很少主動進入人類社區,就拿這次進入黑龍江村莊的老虎來說吧,它進入村莊的原因可能不是因為環境變好了,而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食物緊缺。
它們不來打擾我們也是它們能夠在亞洲(蒙古除外)立足原因之一,因為我們對老虎這樣的大型捕食者從來都是很有驅趕精神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