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高效又智慧還生态的種花模式是什麼樣的?雲南安甯玫瑰現代産業種植園基地的模式“打了個樣兒”。
從高效來說,以前一個人管三畝,澆水、施肥都是人工,忙起來手忙腳亂的;現在一個人管四五畝,隻要摘芽、剪花,活少了,幹起來井井有條。從智慧來說,溫室大棚裡的玫瑰花是無土栽培,花株養在半米高的泡沫種植槽裡。一排兩株花苗,中間是滴灌帶,棚裡有智能感應探頭,花株缺多少水,缺什麼肥料,缺多少肥料,都能感應到。感應探頭另一端連着水肥車間,工作人員根據花株的實際情況調節參數,自動配肥,自動給水,再通過滴灌帶上的滴口澆水、施肥。不僅如此,大棚内的遮陽網會根據光照強度自動開關;環流風機根據溫度、濕度自動開關。
從生态來說,種植槽上半部分是約15公分厚的椰糠,花株根紮在裡面;下半部分是排水溝,灌溉的餘液通過椰糠滲透到排水溝裡,順溝到水肥車間二次處理後再利用。“我們的種花過程中,沒有一滴廢水流到土裡。”安甯諾斯沃德花卉産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子西說。
雲南安甯玫瑰現代産業種植園基地2009年建成,占地一千多畝,種植面積六百多畝。基地建成後,保持傳統的土壤栽培模式。近幾年,無土栽培因節水省肥、可控、環保、高産高質等優勢成為趨勢,2020年8月,安甯諾斯沃德花卉産業公司對園區傳統種植模式進行提升改造,預計2020年投建416畝。
據了解,無土栽培每畝每年産花15~18萬枝,土壤栽培大約在6~8萬枝,無土栽培的産量大約是土壤栽培的2~3倍,而無土栽培的人工和農肥使用量隻是土壤栽培的三分之二甚至是一半。
同時,鮮切花的品質還體現在采後處理環節。安甯諾斯沃德花卉産業有限公司擁有智能先進的鮮切花處理車間,從田裡采摘後的鮮花需要經過标準的采後處理流程,整個車間是恒溫封閉環境,确保鮮花在加工過程中的品質。車間日均最高産量可達60萬枝鮮花。高效、智慧、生态在基地随處可見。
目前,基地占地158畝的單體薄膜大棚正在修建,年産鮮切花可達3000萬隻的單體大棚,建成後将成為亞洲最大的單體花卉大棚,此大棚通過自動感應探頭自動控制棚内的溫、光、水、濕、氣。整個大棚将實現全自動化的管養。更為重要的是,導緻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碳,将在新的大棚中發揮作用。
“人們普遍認為,二氧化碳是有害氣體,但二氧化碳也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其為植物生長所需。”王子西說,新大棚投入使用後,公司将委托第三方公司提供二氧化碳氣。原理是通過收集工業廢氣,将其中的二氧化碳提純後供應給基地。二氧化碳将增加玫瑰花光合作用的效能。不僅提高廢氣利用率,還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更能種植出高品質鮮花。
記者了解到,利用二氧化碳種植花卉的方法并不複雜,隻需在現有滴灌帶中再鋪設一條管道即可。王子西介紹,這種方式是目前設施花卉種植基地的方式,既提高花卉的産量品質,又為環保作貢獻。
在當地黨委政府看來,利用二氧化碳種植花卉,是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的有益嘗試,有助于豐富綠色實踐,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進而推動安甯城市高質量發展。(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