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後花園
——條條河濕地公園,
榮獲2021四川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
條條河濕地公園
進一步完善了“綠道 ”的概念,
充分發揮生态修複、慢行交通、休閑遊覽、
文化創意、體育運動等功能,
緻力打造“公園城市”網絡上的最美海綿濕地。
條條河濕地公園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後花園
總占地面積:約23萬㎡
位置: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條條河連接生物城内四大産業組團(生物服務、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醫學),且在一湖六濕地的生态骨架下,完善綠道體系串聯連接園區東西兩側綠地系統,是産業園内重要的生态廊道。
條條河濕地公園現已成為
全齡友好、林翠水澤的生态公園。
讓河道‘呼吸’:通過污染控源,建立深度淨化區全面修複河道生态系統。
讓公園‘喝水’:全園透水海綿綠道攜濕地緩沖帶降低面源污染負荷,改善區域内澇。
讓生活‘變色’:自然的藝術化,多場景的生活化,精配套的定制化,都投影在了這座天府國際生物城的後花園裡。
——中建西南院景觀二所所長朱新華
會“呼吸”的河道
條條河濕地公園通過污染控源,
建立深度淨化區,
先鋒植物群落、
水下森林、生态浮島等措施
全面修複河道生态系統。
上遊強化淨水區
先鋒沉水植物群落,構建生物基 人工水草技術。
花香陣陣,林翠水澤,
水面倒映着白雲晴空,
帶來“天空之鏡”般的視覺享受。
中遊深度淨化區
水下森林淨化系統,構建生物鍊調控系統。
秋色傾斜林蔭深,
水清草豐花芳芬。
微風拂過,
泛起一波彩色的漣漪。
下遊強化淨水區
水下森林淨化系統構建生物基技術、生物鍊調控系統。
2.3萬㎡海綿綠道
全園透水海綿綠道攜濕地緩沖帶
是園内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排洪消落區,
降低面源污染負荷的同時
将大大改善區域内澇情況。
園内鋪設了2.3萬㎡的透水混凝土海綿綠道,
是園内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排洪通道,
防洪規劃按照50年一遇的标準制定。
這些道路像海綿一樣,
每秒能“喝”掉15毫米的水,
也就是說,不到20秒
就能吸幹特大暴雨24小時的降水量。
海綿綠道不僅喝水能力強,
而且色彩斑斓,
形成了一道道公園内亮麗的風景線。
定制化植物景觀
植物是條條河最大的亮點之一。
54000餘棵樹木、
110餘種水生、陸生、藥用植物
構成了濕地公園的生物群落。
進入濕地公園,
琳琅滿目的清幽之綠就給我們帶來
無盡的回歸自然之感。
森林帶給人們治愈的綠色。
聽蟲鳴鳥叫,聞青草芬芳。
花海與草地,
野趣盎然,色彩斑斓。
蜿蜒曲折的條條河環繞其間,
形成一幅幅惬意的畫面。
公園裡的運動場景
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
羽毛球場、乒乓球場、趣味運動場,
還有滑闆愛好者和極限運動場地,
都融入在這座後花園中。
大家不僅可以在這裡運動健身,
還可以在這裡享受“城市綠肺”帶來的清新。
趁假期,
來打卡吧!
信息來源: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觀設計院
編輯:李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