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學記》
1.地位:《學記》是中國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專著。
2.教學原則:
⑴教學相長。
⑵尊師重道。
⑶藏息相輔。
⑷豫時孫摩。
⑸啟發誘導。
⑹長善救失。
此外,《學記》還主張“學不躐等”,即教學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循序漸進;同時,重視學生的學習,指出“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
02/孔子,蘇格拉底
1.孔子:
(1)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和“禮”
(2)教育對象上主張“有教無類”
(3)論教育内容
孔子整理修訂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礎。在孔子的整個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孔子的教學内容偏重社會人事、偏重文事,輕視科技與生産勞動。
(4)論教學原則與方法
第一,啟發誘導;第二,因材施教;第三,學、思、行相結合;第四,溫故知新。
2.蘇格拉底:
西方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蘇格拉底問答法(産婆術)包括諷刺,定義和助産術。
03/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對象,可分為個體發展功能和社會發展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為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現形式,可分為顯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04/影響個體身心發展因素
(1)遺傳:前提,可能性,但不能決定人的發展。
(2)環境:提供多種可能,是動力,不決定人的發展。
(3)教育(學校教育):起主導作用。
(4)個體主觀能動性:内在動力,是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态轉向現實狀态的決定因素。
05/個體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
06/學校文化
在課程類型上屬于隐性課程
(1)觀念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包括辦學指導思想,教育觀,道德觀,思維方式,校風,行為習慣等。
(2)規範文化(制度文化):是保證,包括組織形态,規章制度,角色規範。
(3)物質文化:物質基礎,包括環境文化和設施物質文化。
07/學制類型
(1)雙軌制:西歐(英國,德國,法國等);
(2)單軌制:美國;
(3)分支型學制(Y型學制):中國,蘇聯。
08/素質教育
(1)内涵: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力為重點的教育。
(2)特點:全體性、全面性、基礎性、主體性、發展性、合作性和未來性。
09/教育目的層次結構
(1)國家的教育目的
(2)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标
(3)教師的教學目标
也有人認為,教育目的的層次分為四個層次:教育目的、培養目标、課程目标和教學目标。
10/教師勞動特點
(1)教師勞動的複雜性和創造性;
教師勞動的創造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因材施教;
②教學方法上的不斷更新;
③教師需要“教育機智”。
(2)教師勞動的連續性和廣延性;
(3)教師勞動的長期性和間接性;
(4)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和示範性;
(5)教師勞動方式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群體性。
11/教師職業素養
1.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
⑴對待事業: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⑵對待學生:熱愛學生;
⑶對待集體:團結協作;
⑷對待自己:為人師表(良好的道德修養)。
2.教師的知識素養
⑴政治理論修養;
⑵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本體性知識);
⑶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
⑷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條件性知識);
⑸豐富的實踐知識。
3.教師的能力素養
4.職業心理健康
12/師生關系
1.師生關系的内容:
⑴師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學上結成授受關系;
⑵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關系;
⑶師生在社會道德上是互相促進的關系。
2.師生關系的基本類型:
⑴專制型師生關系;
⑵放任型師生關系;
⑶民主型師關系。
13/教師專業發展階段
(1)“非關注階段”(初高中);
(2)“虛拟關注”階段(師範教育,實習);
(3)“生存關注”階段(新手期);
(4)“任務關注”階段(熟練期)
(5)“自我更新關注”階段(專家型教師)。
14/學生特點(兩體一人)
(1)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客體);
(2)學生是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主體;
(3)學生是發展中的人。
15/課程類型
(1)課程内容的固有屬性:學科課程(分科課程,最古老,便用範圍最廣泛一六藝,七藝);活動課程(經驗課程,強調興趣動機和經驗,杜威)
(2)課程内容的組織方式:分科課程(學科課程);綜合課程(關心榮譽)
(3)對學生學習要求的角度:必修課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一共性);選修課程(個性).
(4)課程設計,開發,管理主體: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
(5)課程任務:基礎型課程(讀,寫,算);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
(6)課程表現形式(影響學生的方式):顯性課程;隐性課程。
16/三維課程目标
(1)知識與技能;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17/教學過程基本規律
(1)間接性規律: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2)雙邊性規律: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
(3)發展性規律: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
(4)教育性規律: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
18/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的類型:
(1)根據教學評價的作用,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2)根據評價采用的标準,分為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和個體内差異評價;
(3)按照評價主體的不同,分為外部評價和内部評價。
19/教學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4)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
(5)以情感陶冶(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
20/教學原則
(1)科學性和思想性(教育性)相統一的原則;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3)直觀性原則;
(4)啟發性原則;
(5)循序漸進原則(系統性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因材施教原則;
(8)量力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