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視角
在《雍正王朝》中,用隆科多是康熙艱難的選擇,因為此前的隆科多有功無過。
隆科多是皇親國戚,是佟佳氏第四代代表人物。而佟佳一族與愛新覺羅家族已經聯姻三代,出了兩個皇後,一個貴妃了。
更何況當年打準噶爾,烏蘭布通一役,佟佳氏第三代佟國綱為國捐軀;自從鏟除明索二黨,佟國維更是康熙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佟半朝”,成為整個朝廷的中流砥柱;更關鍵的是康熙又是被隆科多本人從死人堆裡扛出來的。
從賞功的角度,無論如何佟佳氏都應該在自己身邊處于最最關鍵的角色。但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佟佳氏有功無過。
說白了,沒有小辮子抓在康熙手裡。這就讓康熙非常為難,這樣康熙事實上就不太敢把一些重要的活交給佟佳氏來做。特别是像九門提督這樣的掌握整個京城安危的重要角色。
隆科多的前任九門提督托合齊在胤礽謀逆的時候,“站錯了隊”,導緻了康熙一度相當被動。所以康熙非常痛恨托合齊,最終托合齊被挫骨揚灰。這件事情也充分印證了在九門提督的人選上,康熙是有多麼的重視。
而在權利交接的當口,九門提督這個角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他的站位直接可能決定是否能夠按照康熙遺願,令帝國繼承人順利接位。
所以康熙必須想方設法“拿住”隆科多的把柄,或者讓隆科多覺得自己欠康熙的,才敢将九門提督這個位置交給隆科多。
康熙拿捏隆科多,首先要打壓隆科多,讓他落魄,然後重用隆科多時,隆科多才會感恩。
隆科多在前線救了康熙之後,本以為會立刻受到重用。然并卵,除了禦賜寶劍之外,他什麼也沒得到。
對于這件事隆科多始終沒想通,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嗎?但貌似什麼也沒做錯。但是自己就是沒有得到提升,這不合理。
于是隆科多偷偷從前線跑回來,跑回來之後,甚至自己為了償還國庫欠款,不得不“楊志賣刀”,把康熙賜給自己的寶刀給賣了。甚至自己的四叔佟國維卻始終打壓自己,讓自己幹那些小角色,甚至去理藩院做牢頭,仍然沒有重用自己。可謂備嘗艱辛。
但實際上,佟國維這隻老狐狸早早看出了康熙的心思。而一直在按照康熙的思路在替隆科多鋪路。佟國維鋪的不是隆科多一人的路,而是佟佳氏第四代的路。但是自己又不能明說,所以沒走一步,告訴隆科多一個道理。直到佟國維和康熙暗中達成協議之後,徹底退了下來,才将關鍵的和盤突出。
備受打壓的隆科多,突然得到重用,做了九門提督,才懂得感恩。然而在關鍵時刻,康熙仍然不放心,因為還差一步,缺個把柄。
那就是必須恩威并施,兩個方向使力,才能鉗制住隆科多。為了加恩給隆科多,康熙不但贖回了寶刀,還贈給隆科多,而且和盤突出了不是佟國維打壓他,而是自己打壓他,目的就是為了鍛煉你,給你挑更重的擔子。
但是隆科多真沒有把柄啊,這就難了。但這難不倒康熙,沒有把柄,不代表不可以制造把柄。于是硬是說他跟胤禩有瓜葛,欲圖謀逆。這可把隆科多搞懵了吓壞了。但實際上這是沒證據的,但康熙如果就說你有,那想殺你,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但是康熙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置隆科多于死地,而是希望隆科多能夠在自己臨終之時,堅決地按照自己的遺願執行命令。
所以這個莫須有的罪狀就揣到了張廷玉的袖子了裡。當然了打一巴掌還要給個棗,還有一封如果你按旨意辦事,就給你高官厚祿的旨意同樣塞在張廷玉袖口裡。
結局如何康熙已經無法算到了,但是康熙生前能做的都做到了。他已經盡自己最大可能給胤禛鋪路了。
但實際上炒米在另兩篇文章(雍正繼位當夜和八王逼宮之時)裡也分析了,張廷玉袖口裡的兩道诏書其實并沒有什麼卵用,所以張廷玉從來也沒拿出來過,而隆科多從來也沒有放棄自己觀望和投機的态度。這也是隆科多自己最終悲劇結局的根源。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