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黃桷坪當代美術館簡介

黃桷坪當代美術館簡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3 11: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黃桷坪當代美術館簡介(劉家坡藝術活化)1

村民手工打造的石頭蓮花水池。

黃桷坪當代美術館簡介(劉家坡藝術活化)2

劉家坡村代表性藝術民宿祖屋倉舍,高大屋脊上的垛潲飛檐展示着當地村居獨特的魅力。

法國著名設計師保羅·安德魯來了、在日本倡導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福武總一郎來了、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來了。當然,比他們來得更早的是山東财經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專業張淩雲教授的團隊。他們為什麼要到這個叫劉家坡的小山村?

劉家坡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魯村鎮,曾是藏在深山裡的省級貧困村,名不見經傳。誰也想不到,它有朝一日會磁石一般吸引海内外藝術家、文化人的目光。

發掘石頭村之美

應沂河源田園綜合體項目邀請,張淩雲教授一踏進劉家坡,就被滿眼的石牆、石屋、石街、石垛震住了!

這是個“石打石”的“硬”村,精緻、罕見手工打造的石頭院落,幹插手法建造的石牆,茂盛的爬牆虎、石闆路縫隙裡冒出的青草、牆角盛開的野花,織就出一幅打動人心的鄉村圖景。但這個村莊好像被時間老人忘記了,光陰斑駁地掠過,隻留下寂靜和荒涼。很多房屋已經坍塌,從廢墟裡長出碗口粗的大樹。如果不搶救性保護,村莊或将無聲無息地消失。

2018年3月16日,張淩雲帶着6個人的團隊正式進駐劉家坡。走訪、摸底、測量、統計……他們穿梭在田間地頭,考察當地的自然生态、民俗風情,發現、發掘寶貴的文化資源,尋找創作依據和靈感,希望用藝術活化鄉村,喚醒村莊的生機與活力。他們這一階段的勞動成果——規劃設計圖,彙集起來有整整16本,鋪了滿滿一地。

張淩雲用“三生石代”概括這個項目。“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生”既代表了這個永恒的石頭地帶對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又代表着“生産、生活、生态”同步,打造藝術田園、幸福鄉村“處處皆藝術、人人都幸福”的目标。

這場藝術活化鄉村的實踐,采用“公益基金 專業公司 合作社 農戶”模式,輸血與造血同步,突出項目自身的造血功能,力争實現多業态融合發展,打造活力鄉村,探索可複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齊魯樣闆模式。在藝術上,則通過對原址院落的建築結構進行修複與重建,彰顯鄉土主體元素,同時啟用綠色建築與全新的節能“被動房”,對功能布局進行重新設計及藝術化呈現,創建“方院子”的全新理念,實現精品民宿的藝術化、高端化。

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劉家坡不足100戶人家,有31套石屋閑置。

起初,老百姓很難接受和理解“藝術活化鄉村”這個概念,“怎麼‘活化’?聽着頭皮發麻。”在他們看來,活化鄉村的想法,就像挂在半山腰的雲一樣,不接地氣。

随着廢棄宅基地的再利用以及相關合作模式的深入推進,問題像一大堆亂麻堆在了眼前。關鍵時刻,村委會研究決定,閑置石屋收歸集體管理,地上物品補償給個人。

2018年5月16日,藝術活化改造工程正式開工。在外地打工的石匠、泥瓦匠都回來了,自覺地參與到工程中,每月收入四五千元。這些能工巧匠在家門口找到了存在感。

要喚醒一個古老的村莊,不但需要全新的理念,還需要實實在在地給村民創造增收的機會。石屋改造完成後,還有多少村民能在家門口就業?

村中央的廣場上設計了荷花噴泉,周遭40多個巨石花瓣,都是村民們用青石親手打制,每一片花瓣都是人工磨平的。他們把憋了若幹年的勁兒全都用在了這裡。他們說,要是在5年前,劉家坡人哪有這樣的“閑情逸緻”?

事實證明,這一工程在提升鄉村面貌的同時,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更多村民無需背井離鄉,便可獲得較高收入。既能建設家鄉,又能提高收益,他們都真心實意地積極支持項目推進。

“活化”,也是“火化”,火化舊觀念,也把“貧窮”徹底火化,活化出父老鄉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單位主動加入到“藝術活化”工程中來。比如山東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他們安置了40多位村民就業,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

藝術與鄉土文化融合

2018年6月12日,原本安靜的劉家坡鑼鼓喧天,村民們用自己的方式迎接設計大師保羅·安德魯的團隊到來。面對一座座極具中國特色的石頭院落,保羅·安德魯說:不管法國還是中國,我們文化的根基都在鄉村,可人們把目光更多投向了城市。我們應該返回來關注鄉村。幸運的是,鄉村都還在,我們還有機會重新發現它們。

當年6月26日,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也帶領團隊來到劉家坡考察,被雨後的劉家坡深深吸引。

國際藝術家們的加盟,給張淩雲團隊“藝術活化”劉家坡以巨大推動。經過多方努力,這一實踐項目終于大功告成。

如今來到劉家坡,會看到一個有棱有角、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小山村。

藍色的燕喃藍舍整體結構保留了北方民居的原有特色,又通過對牆體、門窗與院子的設計改建,打造出地中海風情。兩株從尚屋青舍屋頂冒出的青桐,像指路牌一般引人注目,這裡還有陽光房中的梧桐、砌在圍牆中探出枝丫的洋槐等,植物全部保留下來,又根據農舍、院落等環境做了調整。祖屋蒼舍讓人觸目感懷百年滄桑,近百平方米的石頭房舍,凝聚了村人劉世彩家族三代30多口人共同生活的溫暖記憶……

這裡還有許多既傳達了強烈時代氣息,又散發出濃濃地方韻味的建築:位于小村最高點的三生書院,輕鋼、鋁材、玻璃等材質與傳統地道的石砌牆融為一體;村頭雕塑家李懷傑的藝術館,與書屋遙遙相對,互為呼應;山野間,由集裝箱式箱體組成的民宿三三兩兩散落于楊樹林、柿子林與桃樹林邊,卧室還可通過占了一半屋頂的天窗觀星……

劉家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藝術氣息與鄉土文化深度結合,融進了這個小村落;中西方建築美學、設計理念、構件元素等的融合在這裡有了極好的體現。

張淩雲說:“我們希望挖掘鄉村的美,把劉家坡不朽的‘石頭地帶’推向國際,以文化、産業、藝術賦予鄉村獨有魅力,用世界藝術品位吸引更多人重新關注鄉村。增強鄉村活力這個初期目标,我們做到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