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農産品再生利用

農産品再生利用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16:18:26

農産品再生利用?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李彤)“2020年我國農産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同比上年增加1.2萬億元,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5%”在近期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科技創新引領農産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活動上,參會嘉賓表示,當前我國農産品加工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但也面臨配料依賴進口、梯次加工技術缺乏等現象,建議進一步完善協同創新體系,實現技術裝備自立自強,促進循環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農産品再生利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農産品再生利用(提高農産品加工業循環利用)1

農産品再生利用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李彤)“2020年我國農産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同比上年增加1.2萬億元,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5%。”在近期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科技創新引領農産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活動上,參會嘉賓表示,當前我國農産品加工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但也面臨配料依賴進口、梯次加工技術缺乏等現象,建議進一步完善協同創新體系,實現技術裝備自立自強,促進循環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

據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農産品加工業,精深加工、産後減損和綠色供應鍊産業化關鍵技術裝備取得突破;建立了較完善的農産品品質安全監測、标準法規體系,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三産融合新業态、新模式、新産業不斷湧現,顯著拓展了農民增收的空間。

“農産品加工業是構建鄉村産業鍊的核心,是體量大、産業關聯度高、農民受益面廣的鄉村産業。農産品加工在減損保鮮、鞏固脫貧成果、促進鄉村産業興旺、提高産地溢價和‘三創一體’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農業科學院相繼攻克技術難題,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技術并快速應用,實現了加工設備由“跟跑”向“跟跑、并跑、領跑”并存的轉變。

參會嘉賓表示,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農産品加工業還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介紹說,我國在關鍵酶制劑和配料依賴進口,還面臨“卡脖子”現象;産後損耗大存在技術短闆,缺乏綠色精準的減損保鮮技術,缺乏智能化冷鍊物流技術;梯次加工技術缺乏,附加值低;對資源綜合利用缺乏部署;農産品加工裝備自主創新能力較弱。

孫坦認為,要以構建現代鄉村産業體系為着力點,統籌支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協調發展。推進要素集聚,以一村一品、農業産業強鎮、特色産業集群等項目為抓手,建設一批農産品加工産業園,創建一批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要推進科技創新,攻克一批農産品加工工藝和設備瓶頸難題,集成創新研制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廣的加工工藝及配套裝備;推進主體培育,扶持一批農産品加工大型企業,創建一批加工示範企業,推介全國農産品加工業百強企業,促進循環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孫坦說。

王鳳忠強調,要進一步完善協同創新體系,開展基礎理論研究、提供理論支撐,重點突破農産品自動化采收貯運、綠色保鮮、在線分級分選等農産品現代化加工保障共性關鍵技術,推進國家級科研平台的建設。

在活動上,北京市科協調研宣傳部副部長李磊表示,北京市科協一直緻力于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希望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進一步加強合作,更準确、科學地做好農産品加工領域的傳播,把優秀科技人物、好的科技成果推廣出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