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歸來》電影對《西遊記》的全新解讀,引起了全國範圍的“猴子熱”,頹廢大叔版的孫悟空,被叽叽喳喳的童年版唐僧——江流兒纏得無可奈何。江流兒小朋友沒來得及問完的“十萬個為什麼”,就讓我替他來問(順便回答)吧!
大聖大聖,你有尾巴嗎?
身為猴子,一定要有尾巴!猿和猴的最明顯區别,就在猿沒有尾巴。最常見的一種猿,就是兩足直立的裸猿,當然,也沒有尾巴。
不過,在自高自大的裸猿看來,他的猿類近親和猴類遠親都差不多,反正都是毛茸茸,長胳膊,滿臉褶子——《西遊記》原作中提到有四種超脫神明與生物的妖猴:靈明石猴、赤尻馬猴、通臂猿猴和六耳猕猴。通臂猿猴的原型是長
臂猿。
古人認為長臂猿的兩條極長的胳膊,在腔子裡是通的,一頭“杵”進去,另一頭就可以“戳”出來很長,嗯,有點像帽衫的帶子。
巴巴裡猕猴
西方人同樣稀裡糊塗。歐洲語言裡的“猿”字,經常用來指歐洲的巴巴裡猕猴,凡是看不見尾巴的毛茸茸人形動物,都被叫做“猿”,但實際上巴巴裡猕猴是有尾巴的,隻是比較短而已。
《龍珠》和《西遊降魔篇》裡的孫悟空,發飙的時候都會變身大猩猩。雖然可以說是最霸氣的明星猿類,但是西方世界發現大猩猩是非常晚的。科學界第一次正式描述大猩猩是在1847 年,所以它們跟大聖可以說是一點聯系都沒有的。
更要命的是,賽亞人有尾巴!果然是外星動物……
靈長類大多有指甲而不是爪子,便于觸摸樹枝,還有掌紋和指紋加強抓握時的摩擦力。手的拇指和腳的拇趾,都與其餘的指頭分開對握,可以像鉗子一樣夾住東西,這些都是對樹上生活産生的适應。
後來裸猿回到地面,把對握的腳趾特征丢掉了。《大聖歸來》裡悟空的手指尖是圓鈍的,而妖怪是尖尖的爪子,而且悟空的腳趾和其他趾掰得很開,是标準
的猴腳,很良心。
大聖大聖,猴子隻吃桃子嗎?
說起大聖愛吃的東西,不是桃兒就是人參果,其實許多靈長類動物都能吃人所不吃的東西。獅尾狒狒90% 以上的食物都是草,金絲猴吃大量的樹葉、樹芽和地衣。
一些體型很小,具有古老特征的猴子,例如眼鏡猴,喜歡吃昆蟲。為了消化粗纖維很多,營養匮乏的植物,猴的消化系統也與人不同。金絲猴的身材至多是人的1/4,胃的大小卻是人的一倍半(容積3 升),胃内生活着許多細菌,可以分解粗糙的樹葉。
即使是非常精瘦的猴子,也經常會有啤酒肚,因為它們的消化系統體積太大了。大聖腰很細,是隻長條的猴子。電影裡面他吃魚和桃子,這點其實更接近于人類。
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當然也就用不着很長的腸子和很大的胃了。猴亞科(包括最有“大聖”潛質的猕猴和赤猴)的成年猴,很少拿食物給幼崽,小猴最多能從媽媽手裡搶或者從地上撿到點什麼,大型猿類中的黑猩猩和人類,經常和小孩分享食物。
江流兒把桃子給傻丫頭,大聖把大魚烤了分給江流兒,看來猴子還是有人情味的嘛。
大聖大聖,你是花果山的猴大王嗎?
提到猴群,就不得不提非洲的獅尾狒狒和埃及狒狒,這些長相猙獰的大型猴子,在一個地方可以聚集超過500 隻,除了人類,靈長類裡再沒有比它們更大的群體了。
最小的狒狒群,包括一兩隻雄狒狒和他的妻妾、孩子,叫做“一夫多妻繁殖單元”(One-male Unit),幾個單元組成一個大一些的群,叫做“Band”,幾個Band 組成壯觀的巨群,叫做“Troop”。
單身漢狒狒或者自己結群(叫做“全雄群”),或者在别人的群裡遊蕩。獅尾狒狒如果生了女兒,就留在母親的單元裡,兒子出去闖蕩。埃及狒狒則是兒子留家,女兒外嫁到其他猴群裡,這在哺乳動物裡非常罕見。
出嫁的辦法也很奇特,8~11 歲的成年公狒狒,會去别的狒狒群裡搶掠年齡隻有他一半的“少女”狒狒,如果她不服從,就咬她的脖子,如果她們聽話,他就會像父親一樣照顧她們……啊這部分小孩子不應該聽(捂住江流兒耳朵)。
在單元裡,雄狒狒的地位最高,但是他管不了單元以外的事兒,不存在能統治幾百隻猴子的狒狒王。《西遊記》裡面的猴群,不僅有美猴王,還有内部結構,有二元帥、二将軍,“三六九等”的劃分。
一群魚或者一群牛羚,隻要跟着同類走就可以,但像花果山這樣,保持複雜的社交關系,分出“王”和“臣民”,是非常耗費腦力的。
所以跟一隻猴子保持親密關系的猴朋猴友數量不會很多。黑猩猩的“夥伴”要多一些,人類更多,但我們仍沒有擺脫靈長類的限制:一個人名義上可以在萬人之上,但能夠和他/她保持親密關系的隻有一百多人而已。
文:陶雨晴(筆名紅色皇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源:網絡
編輯:張雪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