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蔣四辯成名又任複旦教授,主持人蔣昌建優秀的背後是巨大的焦慮——引言
【本文主筆:七月】
江蘇衛視大型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目前已經播到了第七季第八期,下一期将迎來婁雲皓戰隊和前任腦王聯合戰隊的對決賽。
一路走來,參賽選手從最初的幾十人到如今的八人戰隊,中途不斷有人遺憾地離開舞台,相比較于七季以來流水一般的選手,主持人蔣昌建可以說是鐵打的主持人。
從《最強大腦》開播至今,他一連主持了七季,很多人認識蔣昌建也是從《最強大腦》開始的,然而除了主持人身份之外,少有人知道蔣昌建人生經曆究竟有多閃光,年過半百的他可不僅僅隻是一個主持人那麼簡單。
蔣昌建出生于福建廈門,小時候的成績就一直很優秀,他的父母都不太愛幹涉蔣昌建的生活,簡單地說就是不太管他,這使得蔣昌建很小的時候就自己要求很高,自尊心和好勝心都挺強,生活和學習也非常自律,這些好品質都為他日後優秀的履曆打下了基礎。
本科時蔣昌建就讀于安徽師範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學校的附屬中學教書,可優秀的蔣昌建注定是一個不安于平凡的人。彼時,外貿公司的發展都非常好,于是他拒絕了分配好的工作,果斷地南下去了一家外貿公司,并且做得非常出色,成功拿下這一行之後,蔣昌建感覺這種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思考過後,他轉頭回到學校考研究生并且順利考上複旦大學國際政治系,也正是在這期間,蔣昌建迎來了自己人生最高光的時刻。
1993年,新加坡電視台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了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年僅28歲的蔣昌建參加了這場幾乎轟動整個華人圈的辯論賽。
(上圖左一蔣昌建)
在這場萬衆矚目的辯論賽上,蔣昌建用敏捷的思維和冠絕群雄的邏輯口才征服了所有觀衆,一番引經據典,窮古博今震撼了太多人,那一年,蔣昌建所在的複旦大學獲得最終勝利,他本人也榮獲“最佳辯手”稱号,堪稱“最強大腦”。
這一場空前絕後的辯論賽後,蔣昌建的人生高度幾乎達到頂峰,人封“蔣四辯”,這也是他至今身上最閃光的标簽。随着時光的流逝,蔣昌建在台上舌戰群雄的英姿也永遠留在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裡。
(上圖右一蔣昌建)
辯論賽的出現也改變了蔣昌建的人生軌迹。在辯論賽之前,蔣昌建一頭猛紮進了大熱的房地産行業實習,同樣幹的風風火火,十分出色,可臨到要大賺一筆的時候,辯論賽出現了,這讓他開始考慮繼續鑽研學術。
下定決心後,蔣昌建開始攻讀博士并且成功考上了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執教耶魯大學辯論隊,直到學成歸來,回到母校當起了老師,如今的蔣昌建已經是複旦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和副教授。
學術和教書是他的人生底線,而主持人則是他在教書之外的業餘拓展活動。除了主持《最強大腦》,蔣昌建還曾出任陽光衛視訪談類節目《楊瀾訪談錄》的總策劃,作為嘉賓參加談話類節目《實話實說--唇槍舌劍》和真人秀節目《跟着貝爾去冒險》等等。
蔣昌建是一個精于學術的人,但不是一個隻精于學術的人。
回顧蔣昌建的整個人生,可以發現,他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自己清晰的規劃,他總會在人生的關鍵節點稍微停下來,尋找最适合自己的路,他就這樣一路乘風破浪,打造了自己閃光的奇迹人生。
蔣昌建的優秀毋庸置疑,可優秀的背後是足以匹配的巨大付出和努力,從小就對自己有着嚴格要求的蔣昌建在獲得成功的同時,也有着一直難以消除的焦慮和煎熬,最嚴重的時候是在2016、2017年時。
彼時的蔣昌建在社交平台上發了很多情緒負面的動态,生活中的他情緒已經嚴重崩潰到無法跟家人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隻能自己躲在黑暗的房間裡獨自進食。
因為嚴重焦慮,他被迫跟學校請了一個學期的假,暫時告别了自己視為底線的教書事業,甚至在坐飛機時也會産生巨大的心理障礙。
好在,一切都被慢慢治愈,一向無往而不利的蔣昌建這次同樣戰勝了焦慮,他又變成了那個站在《最強大腦》舞台上那個睿智、沉穩的主持人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