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釣魚人都會遇見子線纏繞的問題,而大多數人又把子線纏繞歸于擡竿手法上。殊不知僅僅一個小配件的好壞就是解決子線纏繞的核心---八字環,那麼我們在垂釣中還有什麼會影響到子線纏繞問題呢?請看提綱:
最接由于無法出去釣魚,結果幾個漁友在家中用嘴“釣魚”,從如何綁鈎到垂釣大魚經驗無話不談其中談到一個話題就是:如何能夠避免子線冁然,結果大家衆說紛纭。我适當的給大家歸類一下,你們也就别吵了!
八字環隻要能用就行,沒必要那麼講究
八字環的最主要作用有兩個:
(一)卸掉擡竿時鉛皮旋轉産生的扭力:作釣中許多人都不在意鉛皮的形狀跟大小,幾乎什麼形狀都有甚至能裹出三角形。如果鉛皮可以随便裹的話,那就沒必要設計那麼多種類的長度和厚度的鉛皮了。之所以會有大小、薄厚的差異,就是為了讓裹完的鉛皮在水下盡量減小自身的旋轉力。
(本文中不特别介紹鉛皮跟鉛皮座之間的關系,大家可以去某寶上自行查看即可!)
(二)卸掉擡竿時子線和魚鈎共同産生的扭力:許多人都知道八字環會卸掉鉛皮的扭力,卻很少有人知道八字環也會卸掉子線跟魚鈎共同産生的扭力。
補充說明(一):當我們快速提竿時鉛皮會旋轉同時魚鈎也會旋轉這就造成八字環需要上下兩個鍊接處都需要可以無序旋轉,這時就需要我們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八字環了!
上面介紹了八字環在作釣中的作用,可能會有些釣友會嗤之以鼻的說:一個小小八字環,能轉就行了。凡是有這種想法的釣友趕緊把這想法消除掉,一個自轉非常好的八字環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主線跟子線打卷纏繞的風險。(凡是說這話的朋友一定沒有遇見過釣大魚時八字環斷裂的情況吧,别跟我說八字環不會斷那都是童話裡騙人的。)很久以前采訪過一家配件廠家詢問過他們為什麼八字環賣的能比魚鈎貴?他們給出的答案是:假如做100個八字環,最後真正合格的能夠一半就算不錯了。沒有人敢保證做出的八字環的自轉都非常好,這個是不切實際的!
鉛皮纏繞形狀跟子線纏繞沒關系
大家是不是覺得我這點跟上面所描述的有些沖突?
是不是感覺鉛皮扭力被八字環卸掉了為什麼還牽扯到子線纏繞上了?
如果我們鉛皮纏繞的比較“随意”的話會大大增加旋轉力,而這種旋轉力會造成附近的水形成一個小型的旋渦導緻子線跟魚鈎也會跟着旋轉。鉛皮卷的不夠整齊、不夠緊還會造成炸鉛皮,而所謂的炸鉛皮就是因為擡竿過猛導緻鉛皮卷旋轉速度過快導緻鉛皮從鉛皮座上炸開的統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瞬間的擡竿都能讓鉛皮卷炸開更何況是其相鄰的子線呢?所以一個好的鉛皮卷能夠大大降低跟水産生的摩擦力,從而連帶降低子線打卷的程度!
補充說明:許多人都會購買鉛皮闆來輔助卷鉛皮,如果我們沒有時可以通過我們的褲子或者一切磨砂表面即可!
尼龍線的好壞與子線纏繞沒關系
特寫鏡頭下的魚線
在某些人的印象裡是不是認為野釣玩家就應該是:拿個馬紮、帶着不知名的破竿子、用着幾塊錢的浮漂、綁着垃圾魚線最後買一盒蚯蚓,一做就是一整天?(我記得以前某領導(我并不想挖苦和诋毀誰,故此不點出名諱)跟我說過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野釣玩家消費能力不行,兩個人去水邊湊出5塊錢買一包藍鲫!)也許是我眼界過低,野釣十餘載至今沒碰到過兩個人去水邊湊錢買餌料的情況。我覺得如果有不一定是沒有錢,而是可能自己的私房錢比較少吧!
質量好的魚線比質量差的魚線不隻是強在拉力而更多的是魚線的延展性和恢複性!魚線經過長時間的拉扯(上魚)後會出現拉伸現象,而好的魚線會随着我們不斷擡竿而逐漸變直,而質量差的魚線被拉伸後會逐漸卷曲這也會嚴重造成子線纏繞情況而且還會大大降低子線的受重能力!大家可能認為我去野釣就要用便宜的,用貴的不值當。其實大家可以細細回想一下如果我們垂釣水域在無挂底的情況下,好的子線其實一天就一幅就可以了,而質量差的子線反而會不斷的纏線、切鈎等問題,使得我們垂釣體驗極度下降!況且現在20元~~~50元價位的魚線已經非常非常不錯了吧,50米的魚線大概可以綁100付鈎子足夠大家玩一陣子的吧。其他的就不用我多做說明了吧,明眼人一算就知道哪個會更省錢了!
擡竿不會造成子線纏繞
許多人看見頓口後會激動的快速擡竿,殊不知這樣的擡竿方式不僅容易切子線而且更容易讓整體線組上産生不可恢複的暗傷。而這些暗傷在我們中獲大魚或者挂底時就會給我們造成不小的麻煩,如果我們此時使用質量較差的子線則又會産生卷曲從而造成子線纏繞。
野釣中要學會小臂刺魚而不是整個大臂刺魚,大家在電視上或者視頻上看到釣手雙手擡竿的原因多數是因為目标魚個體較大,魚嘴唇較厚我們需要一次性刺穿魚嘴才會使用雙手擡竿(而且大多數此時的竿長不低于7.2米)。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擡竿時往左或者往右擡竿,這樣會讓魚鈎受到慣性的作用瞬間抖動到子線上部造成纏繞。說到擡竿我發現許多人擡竿時都喜歡往斜上方擡竿,我至今不知道這種擡竿跟直接擡竿有什麼區别?對了,許多人擡竿到一半後會有一個停頓動作,此動作是極其容易發生纏線。
最後一種情況就是當我們空槍和脫鈎後我們需要往左或者往右帶一下,不要讓鉛墜和魚鈎通過慣性從而挂到子線或者主線上。(很多,很多人纏大線和子線都是因為這點,此點需要我們多加練習才可以掌握)
抛竿不造成子線纏繞
找不到相關圖片,找一張好看的大家欣賞一下吧
現在随着釣魚運動的普及以及大部分水域的開放使得釣魚人越來越多,由此會看到許多釣友的抛竿動作非常不标準。有人會說:我能把餌料安全的抛到窩點内不就可以了?這裡面還有什麼講究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大師們的抛竿動作是不是覺得很優美而且不管有沒有風和走水,也不管是多長的魚竿大師們是不是每次都能準确的抛到窩點内呢?其實大師們之所以這麼抛竿并不是為了耍帥,而是這樣的抛竿動作不僅可以準确的達到窩點還可以極大地降低子線纏繞的風險。所以奉勸初學釣魚的朋友們,抛竿動作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下面給大家指出幾個錯誤的抛竿案例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有人喜歡利用魚竿的韌性将餌料彈出去,這點是非常非常錯誤的動作!往往我們子線在半空中就很有可能糾纏在一起,導緻我們擡竿後子線直接打個死結無法解開。
(二):有人喜歡抛竿時把魚竿擡的太高,這種情況不僅我們無法保證每一竿都在一個窩點外更可能讓鉛皮先入水這就會導緻餌料附近的子線會跟八字環附近的子線纏繞!
(三):有人喜歡猛烈抛竿而且總覺得自己甩的不夠遠,往往這時候也是很容易子線纏繞的!
補充說明:正确的抛竿動作網絡上大把大把的視頻,大家可以觀摩一下。之所以不跟大家說的原因是:會的人不用學,不會的人也看不懂!抛竿一定要自己多多練習,熟能生巧用在釣魚界裡簡直太合适了!
子線打結後繼續作釣會有什麼影響
跑魚大家大部分拍不着吧,所以我也沒找到照片
不要因為懶惰而耽誤了釣魚!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子線打結後必須更換的理由:
(一)結節拉力:這是釣魚圈裡經常說的一個話題,也是大部分釣友都明白的一點。整根魚線最薄弱的環節就是打結處,而不同的打結方式産生的拉力值也會不一樣(今天就不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了)。所以當我們子線打結後中魚,打結點就成為最薄弱的環節。很多時候切線不是因為魚太大了,而是你的子線可能打結了!
(二)浮漂吃口:子線打結後會嚴重影響出口信号,設想一下子線原本25公分結果打結後變成15公分了吃口肯定會不一樣。
(三)釣目的改變:子線打結不可能總是垂直打結,不規則的打結會導緻釣目随之改變此時就會嚴重影響我們作釣!
總結:平時垂釣中經常發現旁邊的釣友不在意子線打結,每次看到都有一個沖動想要給他揪下去然後送給他一幅子線。子線的纏繞看似無關緊要但在實際作釣中卻會嚴重影響我們作釣時的判斷,這不利于我們建立正确的作釣理念會很容易把我們帶入歧途。所以子線纏繞後一定要及時更換,這對于我們練習看漂和調釣尤為重要!我是柯南小餌,您的關注和您的評論與支持是我繼續下去的動力!謝謝,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