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對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認識

對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認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8:57:19

對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認識?來源:【内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對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認識?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對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認識(強農富民風景正好)1

對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認識

來源:【内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

重要之年,書寫不尋常的一頁。

2022年,糧食産量達到780.1億斤,總産量居全國第六位,糧食産量連續5年保持在750億斤以上。

2022年,大豆播種面積1833.1萬畝,大豆産量49.1億斤,創曆史新高。

2022年,牛奶産量734萬噸、肉類産量278萬噸,牛羊肉産量繼續居全國首位。

逆勢奪豐收,高位再增産。不斷“升級”的農牧業大區正向着農牧業強區邁出铿锵步伐,一幅“綠富美”的動人畫卷鋪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重農固本 北疆糧倉歲稔年豐

這幾天,李二珍一直忙碌在直播間。

“歡迎大家走進直播間,今天帶大家來到的是同聯村四隊、七隊發放顆粒有機肥的現場……”近日,巴彥淖爾市五原縣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員李二珍和廣大網民共同走進五原縣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鹽堿化耕地改良試點項目現場。不到半小時,訪問量已經超過1900人次。直播畫面裡,數名工作人員正忙着發放肥料,村民們興高采烈地領取有機肥。鏡頭前,技術員一邊推薦顆粒有機肥,一邊熱情地介紹着施用技術要領。

直播間内,李二珍和關注鹽堿化耕地改良的農戶頻繁互動,現場講解保護耕地質量、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同時耐心細緻地解答如何科學使用顆粒有機肥、促進鹽堿化耕地改良。

“直播間裡忙解答”,隻是我區各地不負春光、忙備春耕的一個縮影。我區提前部署、多措并舉,搶抓春耕備耕有利時機,打響了新一年保障糧食安全“第一仗”。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2022年,我區全力履行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大政治責任,牢固樹立大食物觀,着力擴大數量、增加産量、提高質量,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

——超額完成糧食生産任務。我區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把糧食生産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緊緊圍繞穩糧擴豆工作,牢牢把握糧食生産主動權。

2022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0427.7萬畝,糧食産量達到780.1億斤,糧食生産實現了“十九連豐”。

——強化肉類供給保障。以34個肉牛養殖大縣和27個肉羊養殖大縣為重點,推進肉牛擴群增量、肉羊提質增效。創建65家國家級生豬産能調控基地。出台動物疫病防控綜合改革意見,在20個養殖大縣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

——推進奶業率先振興。制定實施“奶九條”專項扶持政策,落實财政補貼資金8.3億元、專項債券19.99億元,設立奶業振興基金,自治區财政投入9.8億元,撬動各類資本82.2億元投入奶業振興項目,建設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2022年年底前建成30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場56個,提升改造中小養殖場和傳統乳制品試點251個。

來之不易的豐收背後,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的實際行動。一系列可操作、重實效的政策措施,也為内蒙古“十九連豐”提供了“硬核”支撐。

向良田要産量。出台“高标準農田十一條”專項政策,提前完成400萬畝年度建設任務。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1478.3萬畝、保護工程900萬畝,推進鹽堿地改良12.2萬畝。開展6個大中型灌區改造,改善灌溉面積120.05萬畝。

向種子要糧食。深入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優勢特色品種培育、良種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開展“揭榜挂帥”專項行動,8家企業被列入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國家級畜禽核心育種場達到15家,農作物良繁面積達到130萬畝。建成60個“看禾選種”平台,舉辦4場“賽畜會”活動,推動良種進場入戶。

強鍊固鍊 優勢産業提質增效

一組數據勾勒出我區優勢産業提質增效的發展态勢。

新創建内蒙古西部絨山羊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紮蘭屯大豆、科右中旗肉牛2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8個國家農業産業強鎮和4個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設國家和自治區級鄉村旅遊重點村鎮94個,編制四季鄉村旅遊主題線路94條;

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改造提升農村牧區物流基礎設施,新建果蔬産地冷藏保鮮設施187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達96.14%,農村牧區電商零售額達181.94億元。

如今,行走在内蒙古廣袤的農村牧區,田疇沃野處處湧動着發展的活力:農牧業産業更旺了、農牧民的口袋更鼓了……

産業興則農村興,産業旺則農村旺。全區上下聚焦聚力結構調整、優勢轉化、提質增效,提高農畜産品加工轉化率,深化農牧企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産業,促進産業全鍊條升級和農牧民就業增收。

初春時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無定河鎮堵嘎爾灣村村民郭培軍格外忙碌。

近幾個月,他家陸續賣掉了30多頭肉牛,收入30多萬元。“養牛有補貼,當年就能見利。秋收後的稭稈可以當飼料,節約成本的同時還能增收。再加上政府的養殖好政策,我養牛的勁兒更足了,明年還要繼續‘牛’。”郭培軍樂呵呵地說。

養殖産業“旺”,種植産業“興”。這段時間,在準格爾現代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五家堯育苗基地的溫室大棚裡,瓜農們培育的香瓜苗已經郁郁蔥蔥。“由于瓜類作物根系病菌對土壤侵害大,必須三年以上才能重茬。采用嫁接技術後,香瓜苗既繼承了南瓜苗的生長特性,又解決了重茬問題,還可提前上市期。”瓜農們都說,自從采用了新的嫁接育苗技術,種瓜的效益又提升了一大截。

“一産重塑”是鄂爾多斯市放出的又一個“大招”。該市圍繞瓜果蔬菜、小雜糧、肉牛和奶業等産業先後出台相關政策,做強做大特色優勢農牧産業,推動農牧業優質高效轉型。

透過鄂爾多斯産業的“華麗轉身”,可以清晰看到内蒙古加快全産業鍊建設、推進農牧業綠色發展、深化農村牧區改革的一個個堅實腳印。

綠色發展引導産業轉型。以“一湖兩海”、察汗淖爾流域和沿黃流域等重要生态區為重點,持續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和稭稈綜合利用項目,化肥農藥持續減量,稭稈綜合利用率達90.2%,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1.5%。在全國率先創建綠色食品畜牧業标準化基地試點,農畜産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達99.4%。

深化改革促進産業發展。建設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平台,一站式辦理土地流轉交易2.3萬筆,發放貸款36.6億元。在10個旗縣持續開展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盤活利用試點。

内外兼修 鄉村更美農民更富

“年味兒”是春節假期鄉村旅遊的最大賣點,這個春節呼和浩特市的哪個鄉村人氣最旺?新城區惱包村當排第一!

據不完全統計,從農曆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六這段時間裡,惱包村文旅産業平台各項産業營業額達6000多萬元,實現了“開門紅”。

走進惱包村,林蔭道、石拱橋、民俗建築充滿詩情畫意,一派生态宜居的美好景象。近年來,惱包村利用區域優勢,提出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理念,精心打造産業布局,以商養文、以文促旅,全力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

如今的惱包村,不僅成了文化旅遊街區、美麗鄉村的典範,更成了鄉村旅遊新地标品牌、鄉村振興實踐地。先後榮獲“全國首批鄉村治理示範村”“國家級森林鄉村”“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榮譽。

村莊還是那些村莊,人還是那些人,但思路變了、資源整合的方式也變了。内蒙古農村牧區不斷煥發新生機,處處釋放着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帶來的“紅利”,上演着淨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的美麗鄉村“蝶變記”。

走進赤峰市林西縣城北街道東街村,幹淨整潔的鄉村小道、道路兩旁的村規民約展現在眼前。為推動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促進村莊文明和諧,東街村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常态化開展“清潔家園”、清理衛生死角等活動,在全村範圍内打響村莊清潔保衛戰。

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三合村,硬化、美化、綠化、亮化,讓小村莊換了容顔,村民的生活質量、精神面貌也有了大幅提升。2022年,三合民俗風情步行街項目開工,以民俗和旅遊為突破口,充分利用村内現有景觀進行建設,培育民俗文化旅遊觀光特色産業,形成具有規模、點線結合、動靜适宜的觀光景點。

外有“顔值”,内有“氣質”。我區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農村牧區生産生活條件持續改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紮實推進。

——不斷改善農村牧區人居環境。58.5%的行政村建立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完成574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在462個鄉鎮、1206個嘎查村開展綠化美化行動,增加鄉村生态綠量7.8萬畝、提升鄉村綠化質量29.6萬畝。

——持續推進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村莊布局分類,7430個嘎查村編制完成“多規合一”規劃,占應編總數的86.41%。新開工建設農村牧區公路7785公裡。農村牧區自來水普及率達79.5%。行政村5G網絡覆蓋率達26.8%。

——有效提升農村牧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改善鄉村辦學條件,新建校舍3.1萬平方米,對旗縣級以下薄弱學校開展組團式幫扶。不斷豐富農牧民文體生活,加強鄉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開展烏蘭牧騎下基層等惠民演出7000餘場。

強農富民,風景正好。從美麗鄉村到産業強鎮示範帶動,從合作社到龍頭企業的不斷壯大,從産業園到産業集群的全産業鍊發展,内蒙古向着農牧業高質高效、農村牧區宜居宜業、農牧民富裕富足邁出新步伐。

本文來自【内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