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萬物複蘇,這也是孩子們長個子的季節,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證實,孩子的生長發育有顯著的季節性,其中春季(3~5月)長得最快,身高的生長速度是秋天的2~2.5倍。
各位家長們的心思也開始活絡了起來——有沒有辦法能讓我的孩子多長高幾厘米?
在浙江,有幾個流傳很廣的長高偏方,裡面最常出現的食材就是小公雞、三七、海參,可在生長發育專家王春林看來,濫用偏方造成了太多的悲劇,這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在朋友圈裡感歎:“門診工作中遇到太多因盲目吃小公雞,三七,海參而錯過最佳幹預時機的孩子。”
網絡配圖,來源:視覺中國
直到一年前,小肖的身高在158厘米停步不前,而周圍的同學一個個奮起直追,超過了他大一截,小肖的媽媽又重拾起炖小公雞的“絕招”,可連吃幾個月,還是不見效,越來越着急的她,這才帶孩子來看專家号。
為什麼小公雞會讓小肖長高7、8厘米,而最後身高又落後同學這麼多?
王春林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小公雞以及三七、海參類似,能增加營養促進骨骼生長、促進生長發育,可總是吃這些“大補”的食品,性腺軸會提前啟動,第二性征提前出現,“這就像拔苗助長,吃了這些補品後,可能短時間内身高蹿了蹿,但是壓縮了長高的整體時間。”王春林說,半年長5厘米,隻長了2個半年;跟半年長3厘米,長了4個半年,到底哪個長得更高,這筆賬家長要算清楚。
說起來,王春林的親弟弟也是這樣偏方的“受害者。”
王春林兄弟三人,他是老大,老二的身高和他一樣,170厘米,而老三身高165厘米,“在我上中學的時候,媽媽經常給我們兄弟三人做的炖菜裡面加上三七吃。”那也是王春林的母親打聽來的長高偏方。
可受影響最深的還是年紀最小的弟弟,“現在分析起來,我和第二個弟弟年紀隻差1歲,我們差不多過了生長發育的最後的年紀,最小的弟弟比我小3歲,還在發育,有長高空間,但是骨骺就這樣閉合了。”
所以到底該怎麼長高?王春林給各位父母這樣總結:
1、營養均衡。就是要葷素搭配,包括動植物蛋白質搭配、動植物脂肪搭配、精糧與粗糧搭配,使之能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須的脂肪酸、礦物質和維生素。此外,還要注意攝取特殊的營養素,即高密度不飽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是生長發育的必須物質。這種物質主要來自魚類食物。
2、多跑跑跳跳。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多做室外縱向運動和肢體伸展的運動:如跳繩、摸高、投籃、吊環、引體向上、遊泳、打羽毛球、打籃球等。室外活動,讓孩子能得到較長時間的陽光照射,促進機體維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鈣的吸收,也可促進身高增長。
3、多睡覺早睡覺。睡覺可使大腦神經、肌肉等得以松弛,解除肌體疲勞;另一方面,孩子深睡眠後,體内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長高。
4、及時治療疾病。影響孩子長高的疾病有數百種,有些可以治療,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激素缺乏症等可以通過激素替代補充治療改善身高,如哮喘、先天性心髒病等原發病治療好了身高也會有追趕生長;有些遺傳性疾病目前尚無好的治療方法。矮小孩子需要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檢查,查找病因,對因對症治療。
5、精神愉快有利于促進兒童生長,精神壓抑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因此,家長應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平和的環境,讓孩子愉快地成長。
兩張孩子身高體重對照表請家長惠存對照 :
本文來源:錢江晚報
已獲權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