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人生效率手冊》中看到一句話:
“聰明人善用工具,愚笨的人自己造工具,或者根本不用工具。”
深以為然。
我剛開始寫作時,都是直接在公衆号後台寫文章,經常遇到網不好或者電腦卡了的情況,然後内容就沒有了,隻能憑記憶重新寫。
吃了幾次虧,才開始學着使用工具。
張萌萌姐認為,使用工具有兩大好處:
第一,提升效率和效能
曾聽一個博主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她看到一個寫網絡小說的作者,每天都更新一萬多字,她也想提升寫作速度,就向對方請教。
對方告訴她,用訊飛語記就可以,人說話的速度比打字速度要快,用語音說完,簡單修改文字就好。
這裡的工具,就是訊飛語記。
第二,使用工具就是實踐
内化知識的最好方式是實踐,而使用工具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
比如,你學習了寫讀書筆記的方法,具體寫的時候,肯定是要用某個軟件的吧。
用軟件寫讀書筆記的過程,就是在實踐你學到的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現在市面上的各種工具非常多,今天和大家分享我讀書和寫筆記中,使用頻次比較高的三個。
微信讀書一開始我是讀紙質書的,因為我覺得翻起來更有感覺,而且需要找什麼内容也方便。
但是随着家裡的書越來越多(已經囤了100來本了,看過的隻有1/3[捂臉]),我開始用微信讀書。
真的是超級方便,大部分的書在微信讀書上都可以免費讀,還可以關注好友,查看好友在讀什麼書。
如果你不知道該讀什麼書,可以從首頁點擊分類、書單、新書等等,進去看看有沒有能吸引到自己的。
閱讀的時候,順手對重點内容進行劃線,寫想法或感悟。
筆記可以等讀完後一次性導出,也可以讀的時候複制出來,粘貼到寫筆記的工具裡。
而且,微信讀書還能在電腦上登錄,直接并排顯示,左邊讀書,右邊寫筆記,那種感覺,簡直不要太爽!
Word/Excel寫東西的時候,我喜歡用Word,沒有什麼原因,就是個人習慣。
一般寫一兩段會快速點一下保存,避免内容丢失。
看紙質書的話,就把閱讀架放左邊,電腦放右邊,一邊看一邊寫筆記。
看電子書時,一般讀完内容後再寫筆記。
Excel我大部分是用來記錄一些東西,尤其是那種需要對比才能看出差别的東西。
比如,每次給我媽開藥我都會進行記錄,還會寫上單價。
這樣,方便我算出下次需要開藥的時間。
前幾天,我本來想直接從網上買藥的,把價格和醫院的一對比,發現貴了很多,覺得不劃算,就還是在醫院開。
有道雲筆記寫好的筆記,我會放在有道雲筆記裡進行保存。
不管是看書、觀影、還是輸出文章,我都會複制内容粘貼到有道雲裡去。
之前也嘗試過直接在有道雲裡寫,但是它有一個弊端,你在軟件裡空行了,複制粘貼到其他地方,空行就沒有了。
這樣我在公衆号後台還要一段一段的空行,很不方便,索性就用Word寫了。
有道雲還有一個超級好用的功能,就是能建立多個層級,可以将不同的内容分類整理,找的時候也方便。
此外,我還會用一些其他的工具,不過使用頻次不高。
比如,用日程本寫每日清單,避免忘記要做的事;讀書的時候手邊放一張白紙,順手寫下一些感悟之類的。
寫在最後關于工具的選擇,我認為是簡單就好。
如果選擇過于複雜的工具,還要花費時間去學習它的各種功能,有些本末倒置。
最好的工具,是最适合自己的那個。
文:阿朱
圖:網絡(侵删)
End.
往期精彩:
《人生效率手冊》:一個核心,9大招式,助你輕松度過中年危機
2021年10月第一周丨讀書3本,更文5篇,觀影2部
《聽懂另一半》:如何才能擁有幸福的親密關系?聽懂ta的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