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湯臣一品為什麼賣得那麼貴

湯臣一品為什麼賣得那麼貴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23:33:06

005 - 第5篇原創 -

大家好,我是拉斯韋爾where。

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勇氣,現在一聽“錢”這個概念,不帶點動辄幾億的單位都沒啥觸動了,一瞧自己領着9500元都沒有的薪水,隻能安排一句:湯臣一品果然從不坑窮人。熱搜上看到花9500萬買的湯臣一品的房子也會被糞水漫貫十年之久,不由得想起來《安家》裡房似錦說過的話:沒有我房似錦賣不出去的房子!

真沒有嗎?确實,隻聽過窮人沒錢買房子,好像從沒聽過房子通貨膨脹不值錢,畢竟這年頭随便一個墓地都有“經濟适用墳”,生下來的嬰兒車、死之後的骨灰盒,沒個四四方方的東西約束着,人這一生好像就不能夠稱之為圓滿似的。

湯臣一品為什麼賣得那麼貴(9500萬的湯臣一品果然從不坑窮人)1

活着怎麼就非得買房?

《貝殼研究院:2021年新青年理想居住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3.7%)表示,可接受的月供收入比在10-30%之間,對于購房時最影響決策的因素在于還款壓力大(48.1%),大約21.6%的人群買房子缺首付。這也就意味着,過半的年輕人因為經濟壓力買不起全款房。房子成為了大多數愛情質量的一個天平托盤,成為了丈母娘口裡的一句必殺技。

湯臣一品為什麼賣得那麼貴(9500萬的湯臣一品果然從不坑窮人)2

那麼人為啥會對“房子”這個概念情有獨鐘?那這就得從人類的起源說起了。目前最被世界範圍認可的結論是“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先聽聽這個名字,為啥定語有個森林。

盡管受氣候因素影響,後續也是不得已到土地上活動了,但在老祖宗那輩進化到碼字和看文的你我之前,一直是樹居生活為主。高大茂密的枝葉足夠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遮風擋雨的空間,畢竟生物的肉身在對抗自然外界能量時渺小而無力,在沒有天然屏障的保護下,找個臨時據點也無可厚非。

之後的小農經濟、圈地運動、新航路開辟,古今中外這種領土意識始終是種信仰,哪怕到現在俄烏的問題也有地緣安全的摩擦關系,就算科技發達了咱也得到月球上看看,順便種點地啊。

即使後續文明的過渡也沒能讓這種土地情結泯滅,在人們情緒起伏時也習慣性聯想起“房”,隔壁的老王在人民廣場吃炸雞,用腳摳出三室一廳造了個宇宙中心曹縣的你

這種空間概念往往能使人獲得極大的安全感和歸屬感,燕子築巢、老鼠打洞,本質上來講,我們的行為動機并無區别,隻不過是把沒有意識的自然界習性搞成了社會化的産物,然後貼個“上風上水、在水一方、鳳栖梧桐”的标簽,又是樹、又是水,你這不還是個猴啊你?

湯臣一品為什麼賣得那麼貴(9500萬的湯臣一品果然從不坑窮人)3

話又說回來,如果說搞個房子就為了點擋風避雨的作用,既然返璞歸真,為啥房價這東西還是在漲?那就要考慮房子的附加值這個問題。

房子這東西本身價值在哪?

既然社會化了,房子這個東西不單單是鋼筋水泥、草木竹棚,就必然脫離了狹隘的原始居住需求。從這一層面考量,房子囊括了多重屬性,諸如居住屬性、投資屬性、金融屬性、學位屬性、租賃屬性等等。

在現行市場壓力下,個人買房必然要考慮到剛需、置換的現實問題,這又跟居住屬性緊緊挂鈎。地段、配套、學區每一條都讓一個居住的房子産生附加值,人人都想要交通便利的、大城市中心的、臨孩子學校近的,供需不平衡,那就先割一波韭菜。

當絕大多數人買房考慮到剛需問題時,就會必然受個人經濟實力影響,但是社會總資産并不會直接簡單地折射在個人的工資上,收入與房價極度不匹配的條件下,置換那就是比登天還難,那還想要社會紅利怎麼辦?理所應當就會把前期剛需階段的房産的升值潛力納入衡量範圍内,杠杆撬動了,房産的投資屬性也就來了。

湯臣一品為什麼賣得那麼貴(9500萬的湯臣一品果然從不坑窮人)4

怎麼看一個房子值不值錢,最直觀的就是看房子能不能變現成金錢,能不能放在銀行抵押貸款。往往大城市價格較高的房子具有好的交易價值,也有好的融資價值,無論是商鋪、寫字樓、工業用房、倉儲用房等商用房地,還是公寓、别墅、住宅樓,脫離了所謂的金融屬性,那跟空氣泡沫一樣還有誰會追捧?

電影《飛屋環遊記》中氣球帶着房子飛,但是實際情況來看,房子總得有塊地。舉家合力掏空積蓄,與其說買的是房,不如說買的是份黃金土壤。

假如說,有一天教育+醫療+就業+工作都處于理想的均衡化,你說鶴崗有沒有可能就是香港?

老破小vs遠大新

前幾天看到一新聞,女子花230萬在北京二環買下8平米的房子,房子不住,就為了給孩子鋪路。很多人不理解為啥有一些人會心甘情願花高價買一個老破小,三四線城市的房子不香嗎?

這個問題我隻能說,追求不同,選擇不同。就跟你想要諸葛亮輔佐你成就大業,那能讓他住在山那邊的茅草房裡指點江山嗎?你想要沒事野外釣個魚,你能跑CBD的噴泉水池裡丢個餌嗎?

湯臣一品為什麼賣得那麼貴(9500萬的湯臣一品果然從不坑窮人)5

有的時候,買房子這點事兒看似是在選擇一個供人居住休息的場所,實則在選擇一種環境、階層、生活方式、社會地位。不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但是為了實現自己的追求,那放棄舒适度和體驗感、按就近原則選擇生活也不能稱之為愚蠢。

再想想之前綜藝《夢想改造家》那個花100萬給農村老人整了個紅磚房的事兒,人們帶着固有的偏見和有色眼鏡去評定一個人的生活,農村老人就得光秃秃的住毛坯?人們習慣性将農村與樸實、城市與繁華相對立,語言表述出來的“老破小、遠大新”也無非是人為的在賦予“房子”這個符号額外的意義,與其說是現實生活改變了人們的認知,不如說本身人就習慣性被社會的車輪推着走。

某音上一個上海相親公園的視頻引來無數惡搞。

“上海沒房,老家有房。”

“老家的房子幾個能抵得了上海一個。”

“老家北京。”

是一線城市用房價來篩選人嗎?不是,是自己想靠這個絕大多數認知中“一線=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畢竟,天價房子就在那裡,不是我買不起,就是别人買得起。有一天我們都想開了,返璞歸真,回到樹上住也不是不可以。

湯臣一品為什麼賣得那麼貴(9500萬的湯臣一品果然從不坑窮人)6

作者:拉斯韋爾where,一個不愛學習的隔壁張大爺,人生兩大追求:吊兒郎當和靈魂自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