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22:14:41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我們古代儒家所推崇的理念,在儒家看來,個人與國家的命運的聯系在一起的。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國家養)1

而天下為公,大同社會,便是儒家想要最終達到的理想社會。

在這樣的社會裡,人人平等,物質财富滿足,老弱病殘都有人供養照顧,人們不再為了生計而辛苦奔波,沒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者。

事實上,經濟社會發展到了今天,已經很少出現無飯可吃,會被餓死的地步,但是貧困依然還是各個國家不可避免的一個難題,許多國家都在為貧富差距的縮短而絞盡腦汁。

即便是美國,經濟如此發達,2021年人均GDP達到了6.94萬美元,就算這樣,也還是有着許多的貧困人群,等待着救濟,貧民窟更是比比皆是。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國家養)2

然而,若是說,當今社會有一個國家,沒有“窮人”,你信嗎?而他就是卡塔爾。

小國卡塔爾的大福利

卡塔爾,位于卡塔爾半島,國土面積僅有11521平方公裡,2021年卡塔爾年中人口為250.49萬人。

這樣的一個小國,2021年全國GDP約為1795.71億美元,而人均GDP達到了71688美元,這樣的排名還在美國之上。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國家養)3

而若是提及到福利待遇,很多人第一想法都是歐洲,因為在人們的潛意識裡,歐洲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待遇相對完善。

但是隻要跟卡塔爾相比,還是相形見绌。

據傳,隻要是卡塔爾的公民,從出生那一刻起,教育、醫療和養老,都不用花錢,即便沒有工作,也能領取失業金每月約為2000美元。

而要是工作,據統計,卡塔爾人每天的工作時間平均為3個小時,更多人工作其實是為了興趣,畢竟沒有了生計所迫,可以去做很多想做的事。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國家養)4

畢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總是無所事事,也會出問題。

那麼,到底為什麼,卡塔爾會如此富裕?

卡塔爾的富裕來源

卡塔爾之所以如此富裕,可以負擔起全國人民的日常各種福利,歸根究底,就兩個字,資源。

在卡塔爾境内,有着龐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國家養)5

這兩種自然資源更是經濟支柱,在其境内,已探明石油儲量為20億噸,世界排名第13位,天然氣儲量為25.78億,在世界排名為第3位。

2022年7月5日(卡塔爾當地時間),卡塔爾統計局發布第一季度國内生産總值,達到了1662.6億裡約爾,折合人民币3049.2億人民币。

作為一個資源出口型國家,石油和天然氣是卡特爾經濟始終保持良好态勢的左膀右臂,其占比可以達到8成左右。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國家養)6

而根據國際天然氣聯盟的預測,卡塔爾北部氣田擴能項目投産後,卡塔爾液化天然氣出口額将會在2026年達到1.1億噸,而這樣的産量,将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如此的發展态勢,想來卡塔爾的經濟将進一步騰飛。

那麼,國家經濟發達,民衆福利完備,卡塔爾是否也有憂慮呢?

卡塔爾的缺陷

首先對于一個國家來講,廣袤的國土和充沛的自然資源以及足夠的人口,是走向世界大國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國家養)7

而幸運中的的卡塔爾擁有着當今社會各國都關注的自然資源,石油和天然氣。

但不幸的是,國土面積的狹小,人口不足,對外擴張之路就更别提了,隻能作為大國的後勤保衛加油站。

其次卡塔爾周邊國際環境并不和諧,卡塔爾親近美國,境内駐紮着美國軍隊。而整個中東國家對于美國,其實都是非常心生忌憚的。

畢竟美國出兵阿富汗以及伊拉克,幾十年間不斷插手中東事務,而周邊的一些國家都曾是旗幟鮮明地反美,而卡塔爾反而親美,這樣的态度更是與周邊國家格格不入。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國家養)8

事實上,2017年6月5日,沙特、阿聯酋等8個國家就曾與卡塔爾斷交,具體原因語焉不詳。

最後,而物極必反,卡塔爾本身完備的社會福利,也使得一些民衆求取之心不足,國内奢靡之風盛行,對外軍事并無可圈可點之處。

在2015年和2018年,卡塔爾曾先後向法國購買戰鬥機,此外還委托對方幫忙培訓己方飛行員和工程師。

結語

卡塔爾以其資源和财富,聞名于世,縱然經濟和福利,舉世矚目,也有着現階段看來,難以彌補的短闆。

卡塔爾的生活怎樣(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國家養)9

鮮花着錦,第22屆世界杯足球賽也将于2022年11月21日,在卡塔爾境内的多座城市球場舉行,相信以卡塔爾的财力,這一屆的世界杯開幕式想必非常令人震驚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