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魚”字的演變
二、“魚”字的本義
三、“魚”字的現代含義
【名詞】(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魚形。本義:一種水生脊椎動物)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頭冷血脊椎動物,包括圓口類、闆鰓類和具有軟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鰓水生脊椎動物〖fish〗魚,水蟲也。象形。魚尾與燕尾相似。——《說文》豚魚吉。——《易·中孚》魚木精。——《論衡·指瑞》魚十有五。——《儀禮·特牲禮》魚網之設。——《詩·唐風·新台》鮮魚曰脡祭。——《禮記·曲禮》魚上冰,獺祭魚。——《呂氏春秋》白魚躍入王舟中。——《史記·周本記》
風魚鼎
【姓氏】
古匋
【動詞】“漁”的古字。打魚,捕魚。
漢印
四、姜太公釣魚 —— 釣的什麼魚?
姜太公釣魚 —— 願者上鈎。這個曆史典故可以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無度,殘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艱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為,就躲到渭水河邊過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帶是諸侯姬(jī)昌的管轄範圍,姬昌胸懷大志,很愛惜人才。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邊釣魚。他的魚鈎是直的,沒有魚餌,離水面有三尺高。他一邊釣一邊說:“魚兒呀,你快點上鈎吧!”有人好意地告訴他這樣釣不到魚,姜子牙隻是笑着說:“魚兒自己會上鈎的。”人們嘲笑他,他也不理會。
結果這件事傳到姬昌耳裡,姬昌心想他可能是個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請。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還繼續釣魚,嘴裡念着:“釣、釣、釣,魚兒不上鈎,蝦米來搗亂!”士兵隻好回去報告。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請,姜子牙看見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裡又念着:“釣、釣、釣,大魚不上鈎,小魚來搗亂!”大臣也隻好回去報告。最後,姬昌就準備了豐厚的禮品,親自拜訪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尋找賢能的人,就答應輔佐他。姬昌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就封他為太公。
後來姜子牙連續輔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中國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侯馬盟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