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一年級一般9月初開學,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們即将開始全新的學習和生活,有一些變化,面對變化有些家長感覺心裡沒底,總害怕哪裡沒有做到位,孩子剛去習慣不習慣啊?學習跟上跟不上啊?在學校會不會被欺負啊?沒大人接小孩兒怎麼辦?
家長們不要過分緊張,學會主動擁抱變化,需要提前知道變化在哪裡,以便及時做好應對。本文從作者自身的實際經驗和同其他家長溝通的心得,給大家分享一些心得,講述一下小學一年級那些事情。
先講一下孩子進入小學後,同幼兒園有哪些不同,以及學校是如何應對的,家長應該怎麼做,最重要的是如何放松心态。
變化1,基本的自理能力和習慣。
自理能力: 吃喝拉撒。幼兒園小朋友中午吃飯,老師會盛好給孩子; 孩子大小便老師會幫忙照應。小學階段,任課老師不會做這些事情了也沒有精力做。所以,家長送孩子到大門口,孩子要自己找教室進去。孩子要自己會盛飯。課間大小便要自己會,比如褲腰帶要會解,屁股要自己擦,不要弄到身上。放學自己收好文具、餐布、水杯,放進書包。
習慣: 早睡早起的習慣。因為小學不允許遲到的甚至要提前早讀,如果孩子睡不醒就起不來,遲到的紀律要求比幼兒園嚴格的多。
獨立洗漱的習慣。早晨起來,牙自己刷臉自己洗。晚上睡覺自己洗腳自己洗襪子。這個有很多孩子幼兒園都能做到。
今日事今日畢。這個主要提現在報課表準備書包和寫作業上。明天上什麼課,需要帶哪些東西,一定要晚上睡前準備好,第二天現準備肯定要出狀況。當天作業當天必須寫完,絕對不能拖到第二天。
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洗手,不亂吃東西等。這個孩子們基本都能做到。
其他學校規定需要養成的習慣。這個各個學校要求不一,根據學校的要求來。
變化2,新的甚至完全陌生的環境。
這個主要需要着重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有的孩子在小學能碰到幼兒園同學但不在一個班,有的孩子可能誰都不認識,沒有保育老師和幼兒園老師那般“熱情”的照顧孩子感到很失落……
這個心理上的變化必須要家長認真觀察。現代父母的鼓勵教育,孩子會感到自己的安全感、中心地位和優越感,到了大群體中尤其是陌生的環境,會讓孩子産生不适應的心理變化。比如出現不想上學,上學哭鬧這種幼兒園甚至都不存在的情況。及時發現及時疏導,千萬不要吵罵,結果會适得其反。比如有小朋友要家長在校園外一直等他放學,這可能是缺乏安全感,隻需要口頭答應他,在放學的時候提前等他放學,然後告訴他你一直在等他就可以緩解他的安全感壓力。
關于小學一年級的校園霸淩事件。這個幾乎是不存在的,家長盡可放心。孩子和同學發生口角時一定要詢問清楚事件來由,并告訴老師和對方家長。
變化3,學習内容和方向。
這個是家長最關心的,也是暑期關注最火爆的,甚至大多數培訓機構直接用“幼小銜接”這個詞直接概括,其實這隻是幼小銜接段學習方面,是一部分。
家長擔心的原因是什麼呢?是課程的更新、學習習慣和文化教育攀比,同家長時代已經大大不同。比如字母、拼音的讀法,字的筆順及寫法,數字0到9的寫法,可能同家長那時候大大不同。而一年級前半期主要是練習學習的規範,所以這些至關重要,怎麼練習都不為過。文化教育的攀比,家裡小孩兒學習表現和成績高人一頭,哪個家長不是“趾高氣昂”?這點兒傲嬌還是要有的,不在學習上争強好勝,怎麼在以後脫穎而出呢?
不過這點兒家長也可以放心。因為一年級前半期老師的節奏不會因為學生都學了幼小銜接文化課程而變得很快。因為東西就那麼點兒,老師要求的不是孩子認識,孩子會讀,而是要求孩子讀得标準,寫得規範,學習要認真,要培養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小學生在後面的馬虎不認真,可能都是前期沒有按照标準、規範和認真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吃提前學習的老本以為都會而忽略規範。
變化4,可能沒有彈性離校。
放學了學校可能要求家長把孩子接走。那父母都要上班怎麼辦?這個需要留意一下學校附近的托管班,他們會提供接孩子的服務,有的還會教孩子作業。
總結一下吧,家長在孩子步入小學校園前,應該從日常着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按時作息習慣和讀音寫字規範習慣。洗漱得自己會吧,小便褲子自己會脫吧,自己會擦屁股吧,在學校跟同學好好相處吧,讀音要讀準,比如aoe的o怎麼讀?字筆順要對等等。步入校園後,多多留意孩子心理變化,有問題及時疏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