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這一人類最早用來計數的工具,對于大數據時代的興起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數字”已經滲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今天,局限于自然學科領域“算數”、拘泥于“點-線-面”層級“計數”、習慣于“就數而論數”的思維“用數”,已不利于醫學健康大數據的挖掘與運用,更難以滿足人民醫學健康要求。由于醫學健康尚從屬于社會保障、國家政策和生态環境等諸多因素,需有益于醫學健康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支撐方能達成。故将“數字立起來”思考,并融入社會學科和人文學科等已成為時代必然。
王立祥主講《立體數字》
數字在人類漫長的生活實踐中,由于記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逐漸産生。現在世界通用的“數”的概念、數碼的寫法和十進制的形成都是人類長期實踐活動的結果,縱觀“數”的變化曆史可以歸結為:一是從“點數”上觀,可定靶點、尋方向,但是無長度、無寬度;二是從“線數”上觀,具單一性、定向性,但是有長度、無寬度;三是從“面數”上觀,能縱橫、能擴散,但是有長寬、無高度。雖然可以相對地達到認識某一方面的全面性,但是它仍然囿于某個平面的全面,并不能反映對象整體性的全面數。如何讓數字展示原本内涵之美,揭示外延世界之美,整合社會、人文、自然立體之美——“立體數字”應運而生。
立體數字是指跳出點、線、面“計數”的限制,從時間、空間、世間維度去“算數”,集自然學科、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等産生的“數值、數據、數理”合數之總稱。其主要特征為從時間維度觀“過去昨天之數、現在今天之數、将來明天之數”,從空間維度觀“人生長度之數、社會寬度之數、天地高度之數”,從世間維度觀“物質文明之數、精神文明之數、身心文明之數”的“厚數”。
挖掘醫學健康領域創新力的重要源泉,不可不識立體之數;認識促進醫學科技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不可不識立體之數;保障經濟社會愈加堅實的重要支柱,不可不識立體之數。立體數字對于多學科跨領域交叉融合協同發展已成共識的今天,計算機、大數據、雲技術的日益發展為我們采集立體數字奠定了基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共生發展明确了方向。
立體數字理念将通過設置立體數字理論研究院、開發立體數字采集信息軟件、建立立體數字資源信息庫,為我們更好地“識數、變數、用數”,讓“數”“立起來、活起來、動起來”為“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服務。(作者:王立祥,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文化委員會主委,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主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